种粮大户先进事迹材料

时间:2022-07-09 10:16:12

种粮大户先进事迹材料

二十多年前,××曾经发誓这辈子不当农民。二十多年后的今天,被评为全国十大种粮标兵、全国劳动模范的××,不但安心当起了地地道道的农民,还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

“××模式”激发现代农业梦

1986年,高考落榜的××回到家乡——××县××镇洲头村。

××不安心于传统农耕生活,一心只想跳出“农门”,按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只要不当农民,干什么都可以”。但偶然发生的一件事让他重新产生了种田的想法。

“那是1997年的夏天,我在××做麻袋生意,有一次走进××区农村,看到那里全部实行机械化耕种、收割,根本不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情景。”××回忆道,“那壮观的景象真是让我大开眼界,至今难忘。”这时,一个念头在他心中升起:把××模式带回家,回家当农民去!

顽强拼搏克服创业种种艰辛

1998年,××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镇黄湖圩内五万亩农田遭灾。村民们纷纷离乡背井外出打工,村里留下了1018亩低洼田无人耕种,眼看就要抛荒。这一千亩撂荒的农田,就像一块巨大的石头压在××心里。1999年,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横下一条心,以每亩160元的价格一举承包下这些农田,下定决心要学一学××的现代农业模式,试试这条种田的新路子。

说干就干,××注册了××实业有限公司,把前些年做生意积蓄的30多万元钱全都抖了出来,交了租金和押金之外,还购置了4台拖拉机和农具,雇了20个农民当职工,由一个生意人轰轰烈烈地当起了农民。

崇尚科学当科技兴农急先锋

农业历来是靠天吃饭的,要摆脱靠天吃饭局面,唯有加大投入,提升耕种和管理手段。××来到省气象部门,以一年500元的价格订制了专业气象服务,以便24小时电话查询天气情况,成为预定天气预报指导生产的“××农民第一人”。

记得1999年夏天,正是双抢时节,××从气象局得知将有持续10天的晴朗天气,马上安排人员和农具进行收割,一天收割200多亩、10多万斤稻谷入库。那场“双抢战”的壮观景象,惊呆了四邻八舍的乡亲。大家惊叹:“原来田还可以这样种,农民还可以这样当!”

这一年,××除去各项开支,纯收益10多万元。尝到了科技甜头的他开始大规模投入,他大胆创新传统农作模式,引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特别是由他探索出的“一田三用”种养新路子,将一亩地的纯收入足足提高了3倍。

惠农政策成就示范龙头企业

在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扶持下,××的现代农庄茁壮成长。截至2008年,他承包的土地中,有水稻1.1万亩、水面1万亩、养鸭4000多亩,创造年总产值1.5亿元。

“正是有科技为依靠,有惠农政策的扶持,种田十年,才成就了我的梦想。家乡的土地养育了我,给了我一份欣欣向荣的事业,让我再当五十年农民,我也愿意!”谈到未来的发展,××满怀信心地表示,2009年,他将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公司产业结构,提高科技含量,力争到2010年,将公司打造成“示范作用明显、辐射带动农民致富面广、产业链条完整、品牌竞争力强”的现代化综合性农业龙头企业。

上一篇:独家原创:施工企业的文化建设论文 下一篇: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