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伟、陈天浩、巍崴、张扬、林添福作品

时间:2022-07-09 09:33:22

徐伟、陈天浩、巍崴、张扬、林添福作品

徐伟:

第三届全国人像摄影十杰,目前正忙于开设两家新影楼。

摄影有自己的发展历史,也有着自我发展规律,从目前的艺术人像创作看,已形成了仿画类、纪实类、环境人像类等等形式,随着数码摄影,电脑合成的技术日渐完善,又为人像的创作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这些优良的条件拓宽了;创作的空间。人像创作存在的问题是,许多人在创作中忽略了什么是人像艺术,什么是人像摄影,盲目地随波逐流,以怪为美,这样不利于艺术人像的创作和发展。

陈天浩:

台湾芝麻婚姻广场创始人,上海21世纪摄影网俱乐部主持,正筹备上海21世纪摄影网俱乐部,合作成立“两岸之地摄影交流中心”,传递三地最新资讯,从而促进两岸摄影界的交流与共同发展。

中国目前的艺术人像创作可分为“南宗”及“北宗”,前者如“泼墨山水”,重神韵的掌握;后者如“金碧山水”,讲究形体的逼真。摄影之为艺术,殊途同归,所追求的美,无非意境的开发,以无弦之琴弹弦外之音,是艺术人像创作的真实映射,而求情于体外之趣!一位艺术人像创作者如何做才能达到顶峰呢?首先,将艺术人像创作当作是“产品概念”,因为广大市场尚未全部接受它,必须经过大家认可才能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第二,将艺术人像创作经过“包装”,而进行第二步的“行销概念”。第三,寻找良好的创作环境,不受影响及干扰之下才能发挥更高水平的创作。

巍崴:

第二届全国人像摄影十杰,最近在筹备商业广告摄影公司,想尝试设计摄影的新形式,下一个创作主题可能是有关幻想未来的主题。

我愿意将人像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影楼模式的艺术人像,二是时装摄影流派的人像作品,三是纪实类的人像作品。在影楼模式中的人像作品大都讲究形式、表面的理解,例如花俏的布景、光线,摆布的姿势。时装摄影流派的创作对时尚元素把握较多,创作空间较大。纪实类的人像作品讲究报道的直观和对社会人物、环境的解释。

有的摄影师可能会去尝试时装摄影,但要逃脱影楼的模式也需要不断否定自己。还有一种风气是抄袭,抄袭不是摹仿,只不过是表面的拍照,他们只会跟在别人后面,今天别人拍什么,他们就拍什么。

应该是流派呈现现的时候了,将会出现很多有独立个性思维的风格,当模仿进入到一个成熟的阶段后,自我的创作领域将变得宽广,将会出现前卫、另类、纯影像、时装、古典文化等的交融。

张扬:

第三届全国人像摄影十杰,正在筹划着一个自己的人体摄影展,展览的地点、时间、赞助商都还没有确定。

我理解中的艺术人像与服装摄影不同,其实人像摄影是更应该注重思考性和创意性的,它的画面构成除了光影变化多端以外,更积累了作者多年的美学基础和生活体验,这种体验与服装无关,与模特无关。可以说它是一种更个人的东西,饱含情感。中国的体制导致了中国大部分摄影师步入中庸之道,太尖锐的无人接受,太异类的没有市场,太前卫了连编辑关都过不去,更谈不上与大众见面了。我比较羡慕外国同行,他们的创作首先是个人的、先锋的,其次才是大众的,这中间的过程是一个大师的成长过程。

这是一个承认摹仿的时代,这是一个克隆万岁的时代,许多时候,摄影匠比摄影家吃香得多。我觉得摄影界应多关注一些原则性的东西,不被一些表象所迷惑,力求推出该领域该行业的顶尖之作。

林添福:

第三届全国人像摄影十杰,最近正准备为《VOGUE》杂志拍摄2001年的春夏流行时装专题,着手整理十年来为《ELLE》和《VOGUE》杂志在中国所拍摄的服装专题。

中国的艺术人像创作进步很大,质与量都有很大的提升,虽然许多创作仍停留在模仿与操习的阶段,缺乏自我风格的影像观点,但这是必经的过程,我感受到一批有潜力的年轻人像摄影师将诞生,为人像艺术创作注入更激烈的促进与竞争。

人像艺术创作就整个思维上看,显得相当狭隘,这是受到国情与交流较少的影响,在思想与做法上都未完全解放出来。目前,国内专业及相关的媒体过度注重商业性,炒作出的人像也是阻断创作人视野的一个重要因素。

艺术人像本就是摄影艺术创作的永恒主题,随着中国进入WTO,国际间媒体的障碍逐渐清除,艺术人像原有的广阔前景,将很快来临。然而中国人像摄影机制,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这将绊住艺术人像发展的脚步,总之,中国的人像创作之路,还得绕个圈子。

上一篇:土洋人像 第4期 下一篇:影室人像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