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分析

时间:2022-07-09 07:58:39

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分析

摘要:农民增收滞缓会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通过层次分析法定量分析,增收缓慢的主要原因是经济规律与宏观经济环境发展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提高农民收入,根本上要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

Abstract: Farmer additionally receiving slow will affect the entir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social stability, through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quantitative analysis, will additionally receive the slow primary cause is the economic law and the macro economic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change combined action result. Must enhance the farmers' income, on basic must speed up the industrialization, the urbanization advancement.

关键词: 农民增收 滞缓 制约因素 分析

Key word: Farmer additionally receiving Slow Restriction factor Analysis

作者简介:任中玉(1969――),男,汉族,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方向:经济管理、经济数学

基金项目:本论文是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贫困地区农民增收问题研究》(编号B590)的阶段性成果。

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是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其意义重大深远。促进贫困农民脱贫致富,解决“三农”问题,核心是农民增收。

一、农民增收滞缓的现状

近年来,虽然我国耕地和粮食播种面积有所减少,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但粮食总产量仍然呈增长态势。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农民并没有因农产品丰收而增收,相反出现收入下降趋势,出现了粮食增产不增价,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象。我们调查走访了卫辉市狮头乡水峪村、封邱县黄德镇、辉县市盘上村、沁阳市紫陵镇坞头村,尽管这里的农民千方百计挖掘土地潜力,像绣花一样耕耘土地,但收入了了。的确,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单纯依靠增产已经难以成为农民增收的因素,财政投入对农民增收的边际效应降低,利用提高农产品价格政策增加农民收入的空间和作用越来越弱,农民收入增幅明显回落,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历史的经验证明,农民收入上不去,就会农业衰退,农村落后,这时即使城市有些现代化,根基也不稳,甚至使整个社会不稳定。由此可见,解决农民增收难问题迫在眉睫。

二、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

制约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因素,是自然条件、历史沉积、体制机制、政策安排、工作方法、人的素质和领导意识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包括恶劣的地理环境及旱、涝、虫等自然灾害;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面广,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环境污染严重;农产品供求格局发生变化;农业生产周期长;农产品市场波动剧烈,农民增收日益受市场约束;农业人口多、人均资源量少,生产分散经营;和农民信息不灵技能缺乏;农业生产成本高,利润薄;国家对农业的资金投入、技术支持不足;非农产业发展速度较慢,城镇化进程滞后,非农收入较低,劳动力转移困难,增收渠道不宽等等因素。当前,影响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表现,但是,抛开个别地区的个别情况,我们将以上影响农民增收的共性制约因素分门别类,划分为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

(一)社会因素(Y1)

1.农业人口多、人均资源量少,生产分散经营(Z1)。

2.国家对农业的资金投入、技术支持不足(Z2)

3.非农产业发展速度较慢,城镇化进程滞后,非农收入较低

劳动力转移困难,增收渠道不宽(Z3)。

(二)自然因素(Y2)

1.恶劣的地理环境及旱、涝、虫等自然灾害(Z6)。

2. 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面广,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环境污染严重(Z5)。

3. 农产品供求格局发生变化、农业生产周期长的特点与市场波动剧烈的矛盾(Z7)。

(三)经济因素(Y3)

1.农民增收日益受市场约束和农民信息不灵,技能缺乏的矛盾 (Z4) 。

2.农产品供求格局发生变化、农业生产周期长的特点与市场波动剧烈的矛盾(Z7)。

3.农业生产成本高,利润薄(Z8)。

三、农民增收制约因素的定量分析

当前,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有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其中,哪些因素是主要原因哪些是次要原因,需要我们作深层次的分析,然后才能抓住主要矛盾,对症下药。解决好“三农”问题。在此,本文根据上述分析,建立农民增收制约因素的层次结构模型,定量分析农民增收问题。

(一) 分析

建立如下农民增收制约因素的层次结构模型。

构造判断矩阵,并求出最大特征值、特征向量、一致性指标和一致性比例。

构造判断矩阵X―Y:

构造判断矩阵Y1―Z:

构造判断矩阵Y2―Z:

构造判断矩阵Y3―Z:

层次总排序如下:

总排序的一致性检验:

通过一致性检验。

对于农民增收来说,制约因素相对优先排序为:Z7 、Z3 、Z5、 Z6 、Z2 、Z4、Z1 、Z8

(二)结论

从该模型分析得到的结论,不难看出,制约农民增收的深层次原因或者说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以往认为的农产品供给充裕,价格下跌造成的,更主要的则是经济规律与宏观经济环境发展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农产品供求结构格局的变化(Z7),非农产业发展速度缓慢与城镇化进程滞后,农民非农业收入锐减(Z5)以及农业生态环境恶化(Z3)等。这些因素排在前列,构成了农民增收的主要制约因素。而自然灾害、政策资金支持、农业生产成本等责任和社会因素排序靠后,已经不再是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而退居次要地位。由上面结论知,该模型分析的结论与农民增收制约因素的作用大小现实相吻合较好地反映了现阶段中国贫困地区农民增收问题的现实状况和特点。

当然,中国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不仅只有如上八个,例如,农民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及思想观念、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也是制约因素,还有一些特殊地区的特殊制约因素等。即便是本文所列的上述八个因素中,在特殊地区某个因素也可能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例如在西部地区,干旱这一自然因素可能就是主要因素了。这些情况,因其不具有一般性,故不再本文分析之列。

四、农民增收制约因素的定性分析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业获得突破性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家庭承包制对生产力的解放,农民增收得益于农产品收购价格的提高与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这一时期,农业增产与农民增收是同步的。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农业生产按不变价格依然增长较快,农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8%,但农民实际收入增长停滞,年均增长下降为-0.7%,出现农业增产不增收。这是改革开放以来首次出现的新问题。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因素:一是我国农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资源约束为主了,而是转为需求约束为主了。相应的,困扰我国农业的主要问题,已不再是农产品能不能生产出来,而是市场上需要农民生产什么样的农产品,什么品种的农产品能卖个好价钱,否则,就会导致农业增产农民不增收。农产品供求结构格局的变化(Z7),农业结构的调整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农民依靠农业增收越来越困难的直接原因。二是粗放式发展的乡镇企业后劲不足却未能完成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纷纷倒闭,导致非农产业发展速度缓慢与城镇化进程滞后,农民非农业收入锐减(Z5),影响农民增收。并且导致我国农业领域里沉淀了过多的劳动力,从而严重地制约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是课题组在沁阳市紫陵镇调研时得到的结论。三是过度耕耘,导致水土流失、土壤变质等农业生态环境恶化(Z3)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这种状况在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等政策后有所好转。

现阶段我国“三农问题”,表现出来的是收入增幅趋缓问题,其实质则是就业不充分问题,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剩余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当前我国农民收入增幅减缓问题,不仅仅是农业内部结构问题,还有农业外部结构问题,即城乡结构问题。这不能仅仅理解为是乡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同时还应理解为农村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消费方式的转变。也就是说,在农村除经营农业外,还要发展二、三产业,只有这样,农村生产力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农村经济社会面貌才能根本改观,农民才能走向富裕道路,我国的“三农”问题才有可能获得根本性的解决。

参考文献:

[1] 陈军,“十一五”期间湖南农民增收亮点及制约因素分析,湖南国调信息网

[2] 蔡红霞,当前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理论前沿,2009,(17)

[3] 于思魁,论政府对农民增收的主导作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9)

[4] 韦幼玲,新农村建设中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14)

上一篇:内河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论高星级酒店大学生员工流失的原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