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公路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督的探析

时间:2022-07-09 04:28:53

关于农村公路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督的探析

甘肃省秦安县交通运输局

【摘 要】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公路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公路的通达深度,通行能力及公路网的基础水平,同时,也是改善农村基础条件,搞好“三农”工作,体现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农村公路;建设;公路工程;质量

一、当前农村公路管理存在的问题

1.工程前期准备不充分。

工程项目前期主要包括: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由于工程咨询公司或设计部门本身工作比较繁忙,对农村公路重视程度不够,致使工程项目是否可行、方案的优劣、造价的高低、设计的好坏等不能进行深入论证,有时走过场、摆样子,对工程项目的实质内容很难全面了解,从而造成前期准备不充分,给今后工程带来隐患。

2.工程招投标不规范。

虽然现在农村公路全面推行公开招投标制度,但肢解工程规避招标、假借资质参与竞争、暗中勾结透露标底、转包工程获取利润等现象时有发生,致使一些施工能力差的单位中标,甚至有的纯属“皮包”公司,借用资质投标,施工机械、技术管理人员都是从“五湖四海”拼凑来的,工程质量自然就难以保证。

3.质量保证体系不完善。

(1)政府质量监督力量薄弱。按照质量监督规定,县级公路、重要乡道、中型以上桥梁新改建项目由市质量监督站进行监督,其他一般乡道和村道由县级质量监督站负责。

(2)工程监理人员数量不足。监理人员数量不能够按照监理办法足额配备,且业务和素质较差,不能正确监督和管理合同、工期、质量、造价,不能真正发挥“质监卫士”作用。

(3)施工自检重视程度不够。有的施工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质量自检体系,每道工序完成后不能及时进行自检,甚至自检不合格后对自检资料凭空编造,弄虚作假,欺骗监理人员,给工程质量埋下了很大隐患。

4.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

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质量意识淡薄,单纯追求进度和利益,对质量问题不关心、不重视,只想偷工减料、弄虚作假;现场管理人员配备不足,不能做到每道工序都进行严格把关,施工期间工地经常出现“空档”现象,致使施工现场混乱,人员涣散,施工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

二、多方面加强农村公路工程质量管理

1.加强勘测设计和施工图审查。

勘测设计和施工图是公路工程施工的第一道关口,必须要严格把关和审查。首先,要委托资质高、业务精、口碑好的勘测设计单位,对于无资质、无信誉的单位坚决不能使用;其次,设计单位人员进行实地测量、地质勘探时,要充分考虑农村公路穿越农田、灌溉区的因素,及时加强与附近村庄的联系沟通,在线形、边沟设置等方面征求当地意见,满足当地群众出行和经济发展需要,防止出现边施工边修改设计现象。施工图完成后,要按照程序由设计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总工程师、总经理等层层把关审查签字,并要委托具有一定资质的单位进行审图,出具图纸审查合格报告后方可正常使用。

2.加强公路工程招投标监管。

招投标在公路工程施工前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必须要严格按照《公路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实行公开招投标,排除人情干扰。在招标过程中,要严格加强对投标单位中标前和中标后的资质、业绩、人员、机械设备等方面的审查,坚决杜绝弄虚作假、施工转包和违规分包现象;开标过程中,要聘请纪检监察、财政、发改委等部门相关人员现场监督,防止;评标过程中要遵循公平、公正、客观、准确的原则,不得参加影响公正评标的任何活动。

3.加强公路监理工作。

随着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推出和应用,监理人员的业务和数量已不能适应公路工程发展需要,必须要与时俱进,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才能更好地履行监理职责。

(1)谨慎选择监理单位。对于不用公开招标的农村公路工程项目,在选择监理单位时要选择具备资质的单位,并要具有懂技术、懂经济、懂法律、懂管理的监理人员,具有良好的工程监理业务技能和实施经验,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和监理经验。

(2)明确监理工作职责。要建立完善的监理组织,配备好总监办、驻地监理办和各专业监理工程师、现场监理员。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监理人员职责和任务,加强对质量、进度和费用的有效管控。

(3)加强监理业务培训。要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不定期组织业务培训,提高监理人员综合业务水平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4.严格控制材料质量。

对公路工程所需原材料如沥青、石灰、粉煤灰、碎石、水泥、钢筋等,在进场时要向厂家索要材料的试验报告、出厂证明或质量证明书、合格证等材料;进场后,各种原材料都要按有关试验检测规程和技术规定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一律不准使用。

5.加强试验检测工作。

试验检测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的优劣,质量监督站中心试验室和施工单位工地临时试验室都要配置相关试验检测设备,配备专职试验检测人员。

(1)精心管理试验设备。只有试验设备运转正常才能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要加强试验仪器设备的管理,建立日常使用台账,使用前要对设备进行计量检定、校准,使用后要及时进行清理和保养。

(2)配备试验人员。目前,县级交通部门试验室普遍存在着试验人员少、业务素质差、流动频繁等特点。为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必须要加强试验室人员的配备,需有足够数量的试验检测工程师和检测员,熟悉试验检测标准、规范、规程及仪器设备的原理、性能和操作,具有试验检测经历和水平,爱岗敬业,勤劳踏实,并且要保持相ξ榷ā

6.落实全面质量保证体系。

落实思想保证体系,教育每一名施工人员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意识,促使他们自觉加强质量管理,严格把好每个关口;落实组织保证体系,建立以项目经理、总工、副经理为一级管理层,以施工队长、工程质检部、试验室主任等为二级管理层,以各班组长为三级管理层的人员组织机构,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人员组织网络;落实控制保证体系,实施全面系统的质量控制,包括施工组织方案的控制、材料机具的控制、分项工程施工控制等。

7.加强质量监督检查。

(1)严格质量监督程序。建设单位在项目开工前向质量监督站申请质量监督手续,资质、人员、机械、施工组织安排等符合建设程序要求的,下达《质量监督通知书》,未办理质量监督手续的不准开工,从源头上遏制质量管理的漏洞。

(2)把好竣工鉴定关口。对于完工的建设项目,质量监督站要根据竣工验收办法、质量鉴定办法等要求,及时对公路工程项目的宽度、标高、横坡、厚度、强度以及弯沉等项目进行检测,符合要求的出具质量鉴定报告,对不符合要求的进行返工整改。

(3)加大巡视督查力度。要采取综合督查和专项督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工程质量管理行为、施工工艺和实体质量进行全面督查;对工程重要部位、关键工序和主要指标进行针对性督查。

(4)加强质监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素质过硬、业务精通的质量监督队伍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必须要从人员学历、资历、专业知识、职称以及职业道德等方面不断提高质监队伍的业务素质和水平,选聘学历高、专业对口、公道正派的人员充实到质监队伍当中。

三、结束语

总之,农村公路在建设过程中要因地制宜,牢固树立工程质量意识,强化质量保证措施,加强政府监督,专业监督和群众监督,严把各个施工环节,建立健全质量保证机制,确保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贾海艳,陶颖.关于农村公路建设问题的思考(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2]吕海澜.浅谈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南公路工程,2004(1).

上一篇:土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论述 下一篇: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