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恒 “一本正经”的西部童话

时间:2022-07-09 03:49:20

吴恒 “一本正经”的西部童话

位于中国西北部的宁夏西吉县,因为土地荒漠化严重,气候温差大,严重缺水,并且饱受自然灾害侵袭,而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评定为“地球上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而复旦大学的研究生吴恒却主动来到这里,开始了自己为期一年的支教。

可是吴恒没有想到,那片贫瘠的黄土地给他的感动和震撼,改变了他一生,或许,也改变了那里孩子们的一生。

西部支教之旅

吴恒是湖北荆门市京山县人,本科就读于武汉大学。刚刚读完研一,他就报名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支教活动,“想趁着自己还没有太多顾虑的时候,理想一把,为自己的青春留下一些灿烂的回忆”。8月31日下午,经过长达42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吴恒和同伴们到达了宁夏固原市西吉县三合村,在那里,三合中学的校长早已等待多时。吴恒看到了这所学校的全貌:两栋三层的楼房,这已经是他们进入三合村后见到的最好的建筑物。旁边学生和老师的宿舍则和当地的居民住房一样,属于半坡的泥砖结构。盛夏的校园里没有一株绿色的植物,学校四周都是黄色的土坡。

按照事先的安排,吴恒将担任六年级三班和四班的语文老师。

两个多月的时间,吴恒渐渐习惯了这边的一切,他开始和学生们一起吃两块钱一碗的浆水面,和所有老师一样每天自己担水用,每个周末固定的要去学生家家访……

傍晚时分,因为教室里没有开灯,孩子们在操场上借着微弱的光亮看书,吴恒心里充满了疼痛和感动,是怎样的毅力和求知心,让他们能站在零下五六度的操场上饱受着风沙的吹打;他们一日两餐,却依然能在课堂上用最嘹亮的声音读书。吴恒知道,他们就是这片贫瘠的黄土地上充满希望的绿色。

盗版字典的辛酸

2009年12月的一天,依然是严寒干燥的天气,吴恒与往常一样,为六年级三班的孩子们上课。

吴恒在课上一直鼓励学生可以随时对板书和讲课内容发表意见。每当这时课堂气氛总是很活跃,加上语文本来便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学科,故而讨论总是会很欢乐。但是这一次,却是例外。在讲到课文中的一个词时,吴恒联想到“首末倒置”这个成语,解释含义后随手写在黑板上。一会,底下传来一个声音,“老师,你的‘末’字写错了!”

“嗯?……没错呀。”

“错了!“末”字下面的一横应该比上面的长。”

“呃。那个是‘未’吧,‘未来’的‘未’,不是这里的‘末’。”

“真的错了。词典上就是这么写的!”

“嗯?”

“不信你看。”

吴恒拿过他手中的词典,上面果然赫然印着“首未倒置”,他震惊了。“其实接过词典时就大致明白缘故了――词典的纸质和字体清楚的表明了自己盗版的身份。我一时无语,这样的黑色幽默,已超出了我的承受能力。”和所有的语文老师一样,吴恒在开学初起就一直告诉学生们要扩大自己的阅读量,在课外阅读时不懂的生字生词要积极的查字典。但万万没有想到,他们不仅在衣食住行上和城里的小孩不同,甚至连使用的字典都不同。他们写了错别字的唯一原因便是认真的查阅了字典,这实在是太讽刺了。接下来,吴恒检查了班上学生的字典,基本上没有几本是正版,而且都破旧不堪,字典的侧边往往写着不止一个名字,通常是他们的哥哥姐姐用过的,而且他们用过之后,会再留给弟弟妹妹们用。

事后,吴恒越想越心酸。“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都聪明伶俐、活泼可爱,都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和城里的孩子相比,凭什么他们就容易受伤害的多。是因为他们家境贫寒,没有更多的购物选择?还是因为他们没有见识,不知如何表达不满?”

第二天,吴恒将自己的发现告诉了其他老师,同是来自复旦的彭先红随后发现了学生用的英语字典也存在盗版情况。

而吴恒私下里开始打算,想办法为学生每人配一本正版的字典。他算了笔账,三合中学目前有六、七、八三个年级,共715名学生。如果为每一个学生配一本《新华字典》、《成语词典》、《英汉字典》以及一本经典名著,所需要的钱款总额为44402元。

对还身为学生的吴恒来说,这是一笔无法负担的巨款,他陷入了沉思。两个月过去了,就要放寒假了,可是吴恒却还没有想到有效的方法。

“一本正经计划”

2010年2月份,吴恒利用寒假时间到北京参加英语培训,他将困惑了自己几个月的事情告诉了老师罗永浩。“你可以上网发贴寻求帮助啊。”罗永浩的一句话提醒了他,吴恒决定通过网络发起募捐活动。

经过一个月的策划和准备,3月20日22点51分,吴恒将自己的设想命名为《一本正经计划》,并把这个设想发到了自己的MSN和人人网的主页上。在详述了自己的支教经历和半年多的感受后,他写下了《一本正经计划》的初衷:

要彻底改变他们的命运,我们能做的其实很有限,但如果因此什么都不做,他们的未来会更加渺茫。而现在,就有这样一个机会在我们面前,可以让孩子们从此用上没有错别字的正版《新华字典》,可以让他们在课外阅读时准确的查生字,如果有更多的资助,孩子们就可以与经典为伴,也许他们就能遇见能启发他们并改变他们一生的那些书――他们应该拥有一次这样的机会。

虽然准备了三个多月,但是吴恒对自己还是没有多少的信心,他做好了打持续战的准备,他把活动的结束日期放在了2010年6月1日零时,那是最后的期限,也是他支教期满,将要离开他所喜爱的学生的时候。

第二天上完四节课后,带着些许期待吴恒打开了电脑,一条留言映入眼帘:“看了你的文章很感动,支持你!虽然不多,希望能帮到孩子们。”复旦学妹高思源的留言让吴恒感动不已,这是第一个关注并支持自己的人,吴恒及时的跟帖答谢。半个小时后,他提供的捐款帐号多出了159元,这是高思源支付宝中仅存的余款。

随后一段时间,留言越来越多,大多都是吴恒的同学和朋友,他们都对吴恒的所作所为表示支持。第二天早上,共有15个同学捐款,金额达到2496元。

3月21日,关注的人越来越多,许多几年没有联系的同学在看到吴恒的求助信后主动联系了吴恒。这让吴恒既惊讶又感动。那些遥远的支持和祝福温暖了吴恒,他也开始变得越来越有信心,为了保证募捐的透明度,吴恒邀请了当地的老师王学珍一起共同监管这些善款。

“一本正经计划”求助信两天之内在人人网上被许多同学转载,许多同学的同学或是校友开始关注。一位留学在外的同学在看到消息后打来了越洋电话,询问具体的事宜,她希望可以在美国搞些募捐活动。还有些身在国外的同学拜托国内的家人捐款,所有的一切都深深的感动着吴恒。

到3月23日,捐款金额已经达到了7000多。但也就在此时,捐助计划遇到了瓶颈,吴恒明白,前三天捐款的主要是自己的同学和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这些说到底都还有着一层人脉关系,认识的人都差不多捐了,可后面3万多的余额该怎么办呢?

就在吴恒为此担忧的时候,他的老师罗永浩在自己的牛博网(现名为焉牛博)上转发了吴恒的求助信,并放在了首页推荐,这对吴恒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就在帖子发出不久后,许许多多的社会人士找到了吴恒,他们不仅捐款捐物,还积极的献言献策。许多网友将求助信转帖到各大论坛或是自己的空间博客中,截至3月25日00:16,捐款金额达到了45170.47元。短短五天的时间,求助信以惊人的方式传递着,网友们强大的爱心让吴恒提前实现了他的计划。

虽然“一本正经计划”已经达到了预期的捐款金额,但是网友们的热情和爱心并没有就此停止,四面八方的捐助源源不断的向三合中学的孩子们涌来。截至2010年4月6日,“一本正经计划”一共接到了70126元,共接受了六百多条捐款记录。

4月12日,通过半个多月的选购,吴恒给全校715名学生配套的三本字典和经典书籍全部发放到了学生们的手上,孩子们那声真诚的谢谢,让这个青年人热泪盈眶。

“一本正经计划”让三合中学的孩子们拥有了正版字典,但爱心并没有结束,许多网友接过了爱心接力棒,开始关注其他乡村孩子,他们是不是也在用劣质的盗版字典?

“相信不久,西部地区每一个孩子都会有一本正版字典。”吴恒和他的朋友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上一篇:庞九洲的“奇草妙道” 下一篇:黄斌 游走在中加文化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