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305A合同段导线复测报告文字说明

时间:2022-07-09 03:28:51

G305A合同段导线复测报告文字说明

摘要:国道g305线东山湾至宝日勿苏断头公路工程a合同段,由孟州市公路局工程公司中标承建。本文将探讨本标段导线控制点与基准点如何进行复测。

关键词:导线 复测 基准点 控制点

1 复测情况简介

国道g305线起于辽宁省庄河,终点为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东镇,是南北贯穿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跨省公路,是联结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区与环渤海 经济 区的重要公路,是赤峰地区联络辽宁西、南部的通道;直接影响着赤峰市与发达地区辽宁省的经济交往及接受发达地区的辐射,同时又是赤峰地区至大连口岸最为捷径的出海通道。现东山湾至宝日勿苏段公路除东山湾至哈拉道口段(与国道111线重合段)为油路外,其余段落均为砂石路、大车道、线形很差,缺桥少涵,为断头公路,严重制约了本地区的经济 发展 。

本合同段为g305线东山湾至宝日勿苏断头公路工程a标,公路按二级标准设计,路线全长约27.6公里,起点桩号为k567+600,终点桩号为k594+200,由辽宁省第三公路工程监理咨询事务所监理,由孟州市公路局工程公司中标承建。

2007年11月18日指挥部下发了本合同段《一阶段施工图设计》共七册,并组织了交桩工作,2007年11月19日设计院传真过来《东宝线测区面坐标及四等水准成果》,2008年5月份接到设计院的变更设计图纸,我部人员依据《一阶段施工图设计》和《东宝线测区面坐标及四等水准成果》。根据2008年4月变更的设计图纸同时 参考 2007年12月02日递交批准的导线复测报告,开始对路线沿线控制点重新进行施工复测,于2008年7月1日完成复测外业工作,7月15日完成了业内测量成果的

在测量过程中,我们配备了日本宾得r-322nxm全站仪一台,其精确度为2″,仪器进行了标定(标定书见复印件),允许误差在有效范围内。

2 存在的问题

在复测过程中,我们发现存在有以下几点问题:

2.1 有多处控制点遭到破坏,d08、d019、d025、d026和d032被完全破坏,且2007年12月02日递交的导线复测报告中加密导线点部分破坏严重,已无法满足施工生产要求,对此我们将所有被破坏的导线控制点和未被破坏的导线控制点进行重新埋设、加密处理。

2.2 部分控制点选择不当,易遭破坏或不通视。如d025选的位置不当,被坟堆所占,d020在原道路右边缘。

2.3 在核查施工图以及变更后的施工图放线资料时,设计院未提供线路逐桩坐标表,结构物放样坐标表(k590+275头道沟中桥除外)仅有交点坐标,为此我部对线路中桩坐标、结构物放样坐标进行了 计算 ,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校核。

3 导线复测说明

根据图纸,本合同段路线共由29条曲线和若干条直线段组成,交点桩为jd4至jd31。该路线穿越平原乡镇丘陵,路线较长,路线用地范围内地形多变,给复测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本次复测工作主要包括:复查控制点成果,增补控制点,按图纸提供的桩号恢复中线,放样界桩。

本次复测工作人员有:任绍瑜等。

驻地高监办派现场监理一人:代斌(测量工程师)会同我部共同复测。

具体测量成果如下:

基准点闭合情况

根据图纸,设计提供的控制点分别为d02、d03、d04、d05、d06、d07、d08、d09、d010、d011、d012、d013、d014、d015、d016、d017、d018、d019、d020、d021、d022、d023、d024、d025、d026、d027、d028、d029、d030、d031、d032、d033、d034(设计提供的控制点见附表)。d02、d03、d04、d05和d033、d034分别为与我标相邻的东山湾大桥和b标共有的控制点,为保证相邻标段间的衔接和贯通,控制点复测将上述六点中四点纳入复测范围,即与相邻标段进行了联测。基准点复测是按照jtg f10-200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和《公路勘测规范》的要求进行复测。

3.1 测量方法 由于本合同有27.6公里的路线,因此我部将全线导线点分为4段进行复测,复测时以d04、d05作为已知点观测附合到已知点d010、d011,再以d010、d011为已知点附和到jd15-1、jd15-2,再次以jd15-1、jd15-2为已知点附合到d028、d029,最后以d028、d029为已知点附和到d033、d034。观测两个测回,角度与平距读出数据后取其平均值作为观测 计算 数据。

3.2 精度要求

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为了保证导线精度,导线起讫点应与设计单位测定结果比较,测量精度应满足二级导线测量精度要求,测角中误差不超过8″;角度闭合差不超过±16″√n(n为测站数);相对闭合差为1/10000。

附合导线起终为已知,如果测角和量边没有误差,那么符合导线坐标增量代数和在理论应等于起终的坐标差。即

∑x理=x终-x始

∑y理=y终-y始

∑x理=x终-x始

fx=∑x测-∑x理

fy=∑y测-∑x理

f=√f2x+f2y k=f/∑d

fxfy为坐标增量闭合差,f为导线全长闭合差,k为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其值可用来衡量导线测量的精度。计算过程及其附助计算内容详见导线近似平差成果表。

4 结论

平差结果表明基准点闭合差在规范规定范围内,精度满足要求,所有平差资料与计算过程、附注计算及最终导线点坐标成果表,另见附件。

控制点增设

经实地勘测路线和地形,为保证今后施工需要。我部增设了控制点:dx1、dx2、dx3、dx4、dx5、dx6、dx7、dx8、dx9、dx10、dx11、dx12、dx13、dx14、dx15、dx16、dx17、dx18、dx19、dx20、dx21、dx22、dx23、dx24、dx25、dx26、dx27、dx28、dx29、dx30、dx31、dx32、dx33、dx34、dx35、dx36、dx37、dx38、dx39、dx40、dx41、dx42、dx43、dx44、dx45。该点埋桩位置与相邻导线点间相互通视,其桩用混凝土预制,桩顶埋置钢筋且钢筋顶部刻划十字标记,还采用规格为30×5×5cm的木桩,底部四周采用c10混凝土加固,上部用钉子做标示,所埋位置土质坚实,不易破坏。加密导线点成果另见附件。

上一篇: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网络体制分析 下一篇:对配电网络重构模型及基本理论的简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