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职教育中的实践技能教学

时间:2022-07-09 02:16:41

浅论高职教育中的实践技能教学

摘要: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是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实践教学比理论教学更为重要。高职院校要想在众多本科高校中突出自己的特色,就必须在实践教学部分下功夫花大力气,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还要加强教师队伍质量及实践基地的建设,以此来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现状以及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分析,阐述了实践技能教学对学生就业以及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职教育;实践技能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003-2851(2009)11-0180-02

一、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意义

(一)有助于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实践教学注重于职业技能的培养,在职业技能的训练中,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才能被良好的运用、消化和理解。根据调查资料统计,有70%的学生认为实践操作有利于理论的消化和理解;有20%的学生认为有作用,但还不够;只有10%的学生认为实践操作对理论的学习没有帮助。可见,实践技能教学是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模式,也是高职院校立足于市场、立足于社会的必备手段。

(二)实践技能的培养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调查资料的说明,大多数学生认为学校开展实践技能的培养很有必要,认为通过实践技能的培养锻炼在团体意识方面、克服困难方面、判断分析能力方面、应变能力方面、创新能力方面、以及表达沟通能力方面等会有所提高。

(三)有助于增强个人品质。实践技能的培养锻炼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情感和实践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责任意识,以及实事求事的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坚韧不拔的工作作风,培养探索求新的精神。

二、现状

近年来,很多高职院校在实践技能教学方面有所改进,但总体来说还存在许多问题,学生在基本技能掌握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情况不容乐观,许多高职院校“相对独立的实践技能的培养体系尚未形成”。从总体情况看,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与目前社会的需求的还存在很大差距,他们的水平和质量都难以满足社会的现实要求这一现状得不到重视与改善,将会成为阻碍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严重因素。

三、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课数量少。理论课占据的课时数居多,而实践性教学课时则相对较少,是高等职业院校课程设置的一大特点。从目前国内多所高职院校的总体课程设置来看,实践课时数占总课时数的15%―30%之间,而理论课所占份额相对更多,与实践课时数的比例是8∶2至7∶3,可见教学安排中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设置并不合理。目前能将实践课课时落实到40%以上的院校很少,将实践课程单独开设的更是少之又少。

(二)教材脱离实际近几年来,各高职院校编写的教材在结构和内容方面,仍然只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构建。教师的授课内容都只强调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实践技能的训练,脱离了社会的实际和需求,是学生的知识结构比较浮空模糊。另外,教材内容过于陈旧,可操作性不强,难以满足当今日新月异的社会需要和将来工作岗位的需要。

(三)教学力量薄弱。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实践课程的教学力量显得薄弱,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师资力量薄弱。高职院校大部分教师的学历都不高,本科以上水平的寥寥可数,且大多数教师自身所具有的专业能力与所教专业不对口,这样就缺少所教专业的专业技能,在讲授知识时显得空洞,泛泛而谈,教学质量低下。第二,教学设备薄弱。高职院校往往缺乏必要的实践教学设备和场地,即使开设了一些设施也都较为落后陈旧,难以满足不断更新的实践性教学的需要,影响教学。

四、建议

(一)、采取有效的措施,以保学生的实践技能有效提高

1. 增加实践课的课时数

学生大多好动,单纯的通过理论课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实践课的加入比起理论课来说就更为有效,因此,要抓住学生的心理和特点,在保证理论课程够用的前提下,增设一些相关的实践课,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循序渐进地开展实践课程

在实践技能教学中,有些实践技能是不需要学生过多掌握理论知识就可以学会的,如简单的机械拆装,钳工中的锉或锯的使用等,因此,可以把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在理论课程学习之前,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另外有些技能是必须在充分掌握理论知识后才能动手操作的,如电器设备的安装、零件图的测绘、机床加工等,这一类的实践环节就要安排在理论课之后或穿插在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对知识掌握得更牢固,理解更深刻。

3.培养学生得探索性实践技能

在实践教学中,如果单纯的只是由指导教师将结合模范式操作,或只让学生模仿指导教师的动作行为进行进行盲目的实践训练,即使可以完成实践课的要求,但这样的教学方式属于机械性教学,不具有探索性,所以学生不能熟练牢固地掌握技能,在训练中大脑得不到思考的训练,思维能力也得不到提高。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必须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一定量的任务,而分配的任务就必须要贴近就业岗位的需要和所学专业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在完成实践任务的过程中,帮助进一步深化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养成探索性的学习习惯,从而达到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也提高了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还为将来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打下基础。

4.严格进行实践教学的考核工作

和理论课的考核相比起来,学生不够重视实践课相关考核,这和高职院校没有严格的考核制度有关。为了切实(下转182页)(上接180页)配合达到实践课教学效果,高职院校就必须制定一系列严格的考核标准和考核制度,将学生的实践质量、动手能力等进行严格的考核,并严格按考核标准评定成绩。另外,在学生认真掌握各环节实践技能的前提下,应多鼓励学生参与相关的知识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取得与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使学生与实际就业岗位进一步贴近,进一步满足社会的要求,学校并以此作为实践技能评价的一个标准。

(二)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与管理

实验室和实践基地是高职院校开展实践教学的场所,是实践教学的基本保证。高职院校应根据不同专业打造不同的实践场所,为学生创造出真实或仿真的职业氛围,让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职业角色,熟悉不同岗位的特点和职责,达到使学生较快适应工作的目的。实践基地一方面能够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相关专业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训练的条件。另一方面,一些实践基地由一些当地实存企业设置,使学生处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在这种真实的工作环境下进行实践,不仅能培养学生在工作中的问题解决能力,能陶冶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使学生真实有效地进行职业规范化训练。

(三)规范实践教学体系,体现专业特色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应包含实验、实习和实训三个缺一不可的环节,且培养学生在实践教学中能独立完成不同的任务。比如在会计专业教学中,只有通过多层次的会计实务教学,学生频繁的接触财务账本和报表以及相关的财会操作,才能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和消化理论教学内容。

四、总结

当今国际的竞争,实质上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面对国际上的激烈竞争和依照我国的国情,职业教育肩负着很大的使命,必须切实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熟练度、培养出大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任务,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教育者应根据现实社会不断对目前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探索,并通过对职业岗位的系统分析,确定教学目标,并以此来设计课程,合理安排教学,切实提高学生今后在社会上的生存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建奇.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陈丹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特点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

[3]贾献文.教育艺术论[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8.

[4]俞仲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5]王正良.高等职业教育的技能教学研究[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3,(2).

上一篇:浅议重庆饮食习俗与习惯 下一篇: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