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教育能力研究综述

时间:2022-07-08 11:44:56

心理教育能力研究综述

摘要:心理教育能力是教师胜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能力。心理教育能力的概念须以积极心理学的思想为指导,涵盖心理问题诊断、咨询和心理品质培养、潜能开发两个方面。目前相关研究将心理教育能力结构划分为动力因素、知识因素、操作因素、人格特质因素;将心理教育能力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初步形成阶段、继续教育初级阶段、继续教育提高阶段、继续教育高级阶段。针对以往的研究,未来心理教育能力的研究需关注心理教育能力评估工具的开发,对学科渗透的心理教育能力的研究,寻求理论研究指导心理教育能力教师培训实践之道。

关键词:心理教育能力;能力结构;发展阶段;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1)11-0052-04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维护需要具有心理教育能力的教师来担任,而实际教学中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不足,严重滞后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探讨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目前心理教育能力的相关研究,包括心理教育能力的涵义、心理教育能力的结构与发展阶段、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最后对未来中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研究进行展望。

一、心理教育能力的内涵

心理教育的任务包括发展性心理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人格特征和治疗性心理教育――诊断、咨询心理问题[1]。因此,心理教育能力应将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心理辅导能力包含在内。

不同研究者对心理教育能力做出了不同的界定。其中代表性的观点有两种:一种从能力的定义衍生出心理教育能力,认为心理教育能力是符合心理教育活动要求影响心理教育效率的个性特征的综合[2];一种从心理教育定义衍生出心理教育能力,认为心理教育能力是有效地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发展良好个性的能力[3]。这两种视角为我们理解心理教育能力的内涵提供了参考,但是前者对心理教育能力缺少明确的、具体的界定,失之过宽;后者将心理教育能力局限于对心理品质的培养,忽视了对心理问题的诊断与咨询,失之过窄。

理解心理教育能力,必须从心理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以积极心理学的思想为指导,强调心理问题诊断、心理问题解决的同时,更要注重对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因此,心理教育能力是教师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引导学生积极适应生活、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开发学生心理潜能、健全其心理素质的一系列活动的能力。

二、心理教育能力结构

1.心理教育能力结构

根据中小学学科心理教育目的和任务,将学科心理教育能力分为发展学生心理素质的能力、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能力和开发学生心理潜能的能力;根据中小学学科心理教育活动对教师自身能力素质的要求,将学科心理教育能力分为学科心理教育设计能力、学科心理教育课堂教学能力、学科心理教育评价能力和学科心理教育研究能力[4、5]。

2.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结构

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结构的探讨缺乏一定的标准,各个研究者对能力结构的具体内容的划分各不相同。研究者倾向于将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划分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必备能力和促进能力。必备能力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心理教育的意识,心理辅导与咨询的角色意识)、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心理健康的标准,学生的年龄特征)、诊断知觉学生心理状况的能力(与学生沟通能力,知觉判断学生的心理状况的能力,对心理健康标准的把握与应用、洞察力、甄别力)、辅导咨询能力(采取、选取、制订、实施辅导策略的能力,对咨询策略技能反思认识的能力,对咨询效果的评估和巩固能力)[6、7];促进因素是在咨询和心理教育中能够促进教育效果和咨询效果的因素,包括人格特质(热情、大方、豁达、真诚等)、共情[8、9]。

3.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特征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与教师胜任力有关,对中小学教师的心理教育胜任力特征进行分析可以区分出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特征分析发现,教师的胜任力特征包括工作技能(教学与咨询知识、技能、理念)、个性特征(责任心、应变力、亲和力、平和宽容、主动性、创新性、真诚)、职业态度(职业道德、职业人格魅力)、自我意识(自我认同)四个特征群[10-13]。

综述心理教育能力结构的相关研究,心理教育能力结构包括心理教育的动力因素(心理教育的教育意识、问题意识、咨询与辅导的角色意识)、知识因素(心理健康标准知识、学生年龄特征知识、心理咨询知识)、操作因素(诊断鉴别能力、心理咨询与训练能力、教学与咨询效果评估与反思能力)、特质因素(人格特质)。

三、心理教育能力的发展

心理教育能力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初步形成阶段、继续教育初级阶段、继续教育提高阶段、继续教育高级阶段[14],每个阶段都要完成相应的阶段任务,才能保证进入下一阶段,否则心理教育能力的顺利发展将会受到影响。

1.初级形成阶段

高校师范生处于心理教育能力的初步形成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在于提高师范生自身的心理素质,不断增强师范生的心理教育意识[15],让师范学生系统、全面地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引导师范学生树立起心理教育的意识,自主建构学科心理教育能力的基本结构,在这一阶段,师范生不仅要掌握关于心理学系统的理论知识,包括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还要掌握关于心理咨询、心理卫生等技能,辅以教学实践,最终在师范生毕业时具有心理教育能力的基本结构和进行心理教育的教育意识。这一过程的阶段任务概括起来就是:掌握知识,树立意识。

2.继续教育初级阶段

初任教师的适应阶段为继续教育的初级阶段。这个过程中,课堂教学能力需要教师熟练把握备课、上课的技巧,具体说来包括选择合适的教学主题、确定教学目标、选择相应教学方式方法技巧、界定教学内容、课后进行教学自我评价与教学反思,做到能够完整合格地进行心理课堂教学;心理咨询需要教师学会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心理潜能,合理选择与应用相关的咨询与辅导技巧对学生的心理进行训练。这一阶段概括地说就是:学会上课,学会咨询。

3.继续教育提高阶段

经过适应阶段的教师,心理教育能力发展到了继续教育的提高阶段。这个阶段就是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所掌握的技能更加深化,灵活应用。在实际的教学和咨询中,不断总结心理教育的实践经验,将经验与理论相结合,对理论进行内化吸收,提高对理论知识的应用技巧。这一过程概括起来说就是:熟练上课,灵活咨询。

4.继续教育高级阶段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及理论学习,教师进入继续教育的高级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做到得心应手,形成系统的、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式,独具一格的心理咨询手段,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也别具一格,自成一家。真正做到特色教学,特色辅导,形成自己的理论成果。

四、对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评估

心理教育能力的评估主要依赖于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访谈的结构和问卷编制的维度依赖于对心理教育能力结构的理解,但由于对心理教育能力的结构的划分存在着不同,所以心理教育能力的评估工具尚未统一。但一致发现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随着教龄增加、职称的升高而增强,只是心理教育能力的各个构成因素发展速度上存在着差异。

研究者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胜任力界定为教学与咨询能力、职业人格魅力、研究与指导能力、工作品质、对学生真诚关怀、寻求个人发展的能力六个维度,以此为问卷调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胜任力水平,发现其胜任力处于中等水平,且随着心理健康教育教龄增加不断提高[16]。

另外,研究者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分为心理问题意识、心理教育知识和心理教育技能三个维度,通过调查发现,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处于较高水平,中小学教师总体上心理健康教育能力随教龄、职称增加不断提高,但能力的各因子水平排序略有不同,且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对教师的工作绩效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效应[17]。

五、未来研究方向

心理教育能力是教育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探究心理教育能力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教育能力的了解。基于以往的研究,将来的研究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概念的界定

对心理教育能力培训、测量的前提是对心理教育能力的涵义和结构进行明确界定。国外积极心理学思潮的兴起以及国内心理素质教育的开展,给心理教育赋予了新的目标、任务和内容,心理教育的任务由诊断、治疗转变为预防和发展为主要任务,转变以往仅仅对消极心理的关注,转而关注消极心理的同时,注重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潜能的开发,因此心理教育的内涵界定要随之改变,心理教育能力的结构也应该随着心理教育的新的任务、目标的设定而改变。尽管目前对心理教育能力的研究较多,但由于研究视角的不同,心理教育能力结构的研究结果也是众说纷纭,没有一致公认的结论。要统合心理教育能力结构的首要工作就是对心理教育的内涵加以界定。

2.开发心理教育能力测量工具

目前对心理教育能力进行测查的工具大多是基于个别访谈和个人经验编制的问卷,问卷的维度也各不相同,导致研究结果的对比、交流具有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开发标准化的心理教育能力测量工具。

3.对学科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能力开展研究

随着心理教育开展的深入,心理教育开展的模式已经由单一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学科渗透、个别辅导等,研究者将心理教育能力划分为学科心理教学能力和学科心理渗透能力[18],而目前对于心理教育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心理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对于教师进行心理教育的学科渗透的能力研究相对较少,这不利于未来心理教育多种模式的开展。因此,需要探讨学科渗透的心理教育能力与学科心理教育能力的异同。

4.加强对教师心理教育培训的研究

由于时代的不断变化,心理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也随之变化,需要具有一定心理教育能力的教师与之适应,因此需要对在校师范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对心理教育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目前对心理教育能力的研究相对较为丰富,但是对于研究成果在培训中的实践应用研究相对较少,由理论成果向培训实践的转化需要我们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方案,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征,施进华.高校辅导员心理教育能力培养试探[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6).

[2]郑和钧.论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J].教育研究,1998(11).

[3]邹杰华.浅议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结构与培养[J].广西教育,2000(3).

[4]刘本剑.中小学教师学科心理教育能力培养微探[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3.

[5]孙银莲.师范生学科心理教育能力及其培养微探[J].学前教育研究,2005(12).

[6]申继亮,王凯荣.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构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

[7]彭文涛.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结构研究[D].兰州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10.6.

[8]李慧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新探[J].课程・教材・教法,2006(7).

[9]肖京林.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能力结构研究――以S大学为个案[D].云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0,5.

[10]邢延清.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力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4.

[11]陈虹,叶一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胜任力探析――以福建省为例[D].教育评论,2006(1).

[12]曾玲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力培养初探[C].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2007,712.

[13]曾玲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力培养初探[J].心理科学,2007(4).

[14]郑和钧.论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J].教育研究,1998(11).

[15]姚宁平.师范教育必须重视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1(10).

[16]陈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6.

[17]李照.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特点及其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6.

[18]刘金明,孟四清.教师心理辅导能力的性质和构成要素[J].天津教育,2006(1).

Review of Studies on Mental Education Ability

XIN Zhong-yi & ZHENG Jia-ying & LIU Yan-l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Abstract: Mental education ability is teacher's basic skills for qualified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whose concept must be guided by positive psychology, including the diagnosis of mental problems and counseling, and psychological trait of training andpotentiality development. Current studies divide the structure of mental education ability into dynamic factors, knowledge factors, operating factors, personality factors. Its development has four stages: the initial formation stage, continuing education primary stage, continuing education improving stage,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advanced stage. The future studies should focus on mental education ability assessment tools' development, penetration of mental education ability among all subjects, and the way of guiding the practice of teacher training.

Key words: mental education ability; ability structure; stage of development; review

上一篇:“基本活动经验”视角下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下一篇:行为消失技术在儿童行为矫正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