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影像学检查催眠剂研究

时间:2022-07-08 08:43:43

小儿影像学检查催眠剂研究

[摘要]

目的:比较小儿影像学检查中三种常用镇静催眠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行影像学检查时应用镇静催眠剂的小儿436例,根据所用药物分为水合氯醛组206例、地西泮组145例、苯巴比妥组85例,对三组患儿镇静催眠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水合氯醛组、地西泮组、苯巴比妥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9.81%(185/206)、97.93%(142/145)、94.12%(80/8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65%(24/206)、3.45%(5/145)、3.53%(3/85),三组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影像学检查应用的水合氯醛、地西泮、苯巴比妥这三种常用镇静催眠剂中,地西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最高。

[关键词]

镇静催眠剂;影像学检查;有效性;不良反应

随着超声、放射等医学影像技术的临床应用,接受影像学检查的婴幼儿越来越多。为获得满意的检查效果,需要求婴幼儿在检查时保持不动,但由于恐惧等原因导致患儿多烦躁、体动,常常造成影像学检查中断,因而小儿影像学检查中常需应用镇静催眠剂[1]。本研究对我院小儿影像学检查中应用水合氯醛、地西泮、苯巴比妥的有效性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以供临床参考。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彩超、CT检查的患儿436例,检查前均应用镇静催眠剂。其中,男287例,女149例;年龄3个月~6岁[(3.00±0.50)岁];彩超检查261例,CT检查175例。根据所用镇静催眠药物不同分为三组:水合氯醛组206例,其超129例,CT77例;男137例,女69例;年龄(2.90±0.50)岁。地西泮组145例,其超86例,CT59例;男97例,女48例;年龄(3.10±0.50)岁。苯巴比妥组85例,其超46例,CT39例;男53例,女32例;年龄(2.80±0.60)岁。三组患儿在检查项目、性别、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镇静催眠剂用法用量

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标准执行。水合氯醛组:10%水合氯醛口服液(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批准文号:粤H20070039),一次剂量按体质量50mg/kg计算,总剂量不得超过1g,于检查前20min口服。地西泮组:地西泮注射液(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H31021864),一次剂量按体质量0.25mg/kg计算,3个月~5岁最大剂量为5mg,5岁以上最大剂量10mg,缓慢静脉注入,边注射边观察患儿反应,直至患儿入睡。苯巴比妥组:苯巴比妥钠注射液(广东邦民制药厂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H44021888),一次剂量按体质量3mg/kg计算,于检查前臀部肌肉注射。患儿均在入睡后进行彩超、CT检查。

1.3有效性评价[2]

每例患儿用药一次,用药效果分为优秀、良好、无效。优秀:患儿用药后5~30min进入深睡眠状态,检查中配合良好,能顺利完成检查,影像学图像质量清晰,无伪影;良好:患儿用药后5~30min能进入浅睡眠状态,检查出现无意识活动,虽然能完成影像学检查,但部分图像有伪影,图像质量仅能达到诊断要求;无效:用药30min后患儿未能进入睡眠,不能进行医学影像学检查,甚至患儿哭闹、愤怒、恐惧等症状加剧。其中优秀、良好为镇静催眠有效,有效率=(优秀例数+良好例数)/总例数×100%。

1.4安全性评价[3]

观察用药后患儿呕吐、过敏反应、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患儿镇静催眠效果比较

水合氯醛组、地西泮组、苯巴比妥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9.81%(185/206)、97.93%(142/145)、94.12%(80/85),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62,P<0.01),地西泮组的镇静催眠效果最好。

2.2三组患儿用药后不良反应比较

水合氯醛组、地西泮组、苯巴比妥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65%(24/206)、3.45%(5/145)、3.53%(3/85),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13,P<0.05),地西泮组的安全性最高。

3讨论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快速发展,患儿能接受到的医学影像学检查的种类和方法也越来越多。在检查中为了达到影像诊断要求,常常需要患儿保持不动、安静。但患儿由于自制力、自觉性不强,不能理解检查的意义,而不配合甚至拒绝检查的情况常有发生。因此,小儿影像学检查中常需应用镇静催眠剂。目前,国内小儿常用的镇静催眠剂有醛类(如水合氯醛)、苯二氮类(如地西泮)、巴比妥类(如苯巴比妥)等。水合氯醛是三氯乙醛的水合物,属于中枢镇静药物,是目前临床上小儿影像学检查前最常用的镇静催眠剂,可口服或灌肠给药。其主要抑制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催眠作用温和,不缩短快相睡眠时间,效果类似于生理性睡眠。水合氯醛口服给药,口感差、有异味,对上消化道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患儿易出现拒服,容易引起恶心、呕吐,胃痛、呛咳等不良反应[4];直肠灌注给药虽能减少不良反应,但给药过程中患儿、灌肠导管插入深浅、灌肠液体温度等都能影响药物效果[5]。本研究中,水合氯醛组有效率为89.81%,用药安全率为88.35%,与有关报道[6]类似。水合氯醛组有21例患儿催眠无效,可能与以下几方面原因有关:(1)患儿刚睡醒即来接受检查;(2)用药时,患儿受到惊吓、产生恐惧心理和烦躁不安,大脑皮层处于高度兴奋状态;(3)用药后,患儿呕吐造成血药浓度过低等。此外,2例患儿出现呼吸抑制,可能与患儿呛咳造成药物进入肺内有关。因此,临床应用水合氯醛镇静时应足量给药,口服给药时可与糖水或牛奶混合,以改善口感,利于患儿接受;灌肠给药时应适当稀释并加热,以减少药物对肠道的刺激,减少便溺。地西泮属于苯二氮类药物,与脑内的γ-氨基丁酸(GABA)受体结合后易化GABA受体,促进GABA诱导Cl-内流,进而引起细胞膜超极化,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超极化,抑制神经元的放电,从而达到镇静、催眠、抗焦虑、抗惊厥作用。地西泮能缩短睡眠诱导时间,延长睡眠持续时间,药效维持时间短,检查后患儿清醒快,不良反应少,易于患儿家长接受。本研究中,地西泮以静脉注射方式给药,剂量按体质量0.25mg/kg计算,地西泮组有效率为97.93%,用药安全率96.55%,与有关报道[7]类似。地西泮组3例患儿催眠失败,可能与患儿用药时过于兴奋、刚刚睡醒有关,或与患儿药物耐受有关;2例患儿出现呼吸抑制,可能与患儿对药物的敏感性过高有关。因此,应用地西泮镇静时应密切观察患儿的反应,防止呼吸抑制的发生。苯巴比妥属于长效巴比妥类药物,能激动GABA受体,通过延长Cl-通道开放时间增加Cl-内流,产生抑制效应,抑制谷氨酸介导的除极化,通过抑制Na+、K+通道产生中枢抑制作用。因此,大剂量苯巴比妥可以麻痹延髓呼吸中枢,导致呼吸抑制。本研究中,苯巴比妥钠以肌肉注射方式给药,剂量按体质量3mg/kg计算,苯巴比妥组有效率为94.12%,用药安全率96.47%,与有关报道[8]类似。苯巴比妥组有5例患儿催眠失败,也可能与患儿用药时刚刚睡醒等有关,建议临床选择适当的用药时机,减少药物剂量,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上述三种镇静催眠剂中地西泮的镇静催眠效果最好。临床应注意用药时机的选择,若在患儿疲劳时或睡前使用,有助于达到镇静催眠目的,还能减少药物用量和降低药物不良反应。但患儿应用镇静催眠剂后均存在呼吸抑制的风险,应密切注意患儿的呼吸状况,做好急救准备,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给患儿吸氧,注射纳洛酮进行抢救。

作者:周庆春 滕录霞 梁金花 单位:广东省鹤山市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黄媛,黄春丽,许鲁宁.小儿影像学检查常用镇静药物的合理应用[J].海峡药学,2012,24(11):245,263.

[2]杨丽,武太华,杨贞振.CT检查时安定与水合氯醛对学龄前儿童镇静效果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16(5):532-533.

[3]金立红,许文妍,白洁,等.水合氯醛用于小儿影像学检查时镇静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29(7):678-680.

[4]曹宇,邢颖,郑策.18例水合氯醛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3,10(11):687-689.

[5]王军华,刘胜,何杰书,等.肌肉注射咪达唑仑治疗儿童急性惊厥的疗效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14,20(6):13-15.

[6]罗金香,曾晓华,刘忠.学龄前儿童CT检查时药物制动作用比较[J].医疗设备信息,2006,21(3):64,68.

[7]黄庆,苏文婷.咪唑安定和水合氯醛用于小儿心脏彩超检查镇静效果的观察比较[J].中国医疗前沿,2011,6(3):39,37.

[8]黄晓红,李沁晏.两种不同药物镇静方法对小儿腰椎穿刺制动效果的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0,17(4):36-37.

上一篇:骨折患者影像学评估分析 下一篇:肿瘤患者化疗优质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