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前准备活动在大学英语听力课上的应用

时间:2022-07-08 08:28:03

听前准备活动在大学英语听力课上的应用

摘要:事实已表明,英语听力是中国大学生尤其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学习中最大的难点。一提到英语听力课,学生总是会把它与“枯燥”、“痛苦”、“茫然”等词汇联系起来,在这样的心理和情绪环境中产生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因此,英语教师如何提高学生对英语听力课的兴趣就显得尤为急迫。唯有学生对这门课产生了兴趣和动机,他们的听力提高才会成为可能。

关键词:英语听力;听前准备;活动

1 引言

目前中国大学的英语听力教学状况不容乐观,主要是因为多年来,传统的听力教学方

式依然盛行:学习新单词,反复听材料,回答问题,核对答案……这样的听力练习模式与其说是“训练”(training),不如说是“测试”(testing)。因为学生不过是反复听材料,然后做一些机械的练习,而不是去学习怎样听,如何解决听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因此不会的依然不会,一学期下来听力水平还在原地踏步(Anderson & Lynch, 1988; Field, 1998)。

很多学生已经厌倦了听力课上从头到尾听材料做机械练习的训练模式。自然,如果学生没有了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如果教授和学习的方式永远一成不变,这门课的效果又如何能得到改善?本文将着重讨论如何通过应用听前准备活动增加英语听力课的趣味性,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听力。

2 听前活动:听力训练预热阶段

著名的语言教学研究者Brown &Yule (1983)和Rixon(1986)都强调语言课上“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的重要性,当然听力课亦是如此,学习者需要交际,即有效地获得和表达信息。获得---重组---表达,这是听力课堂呈现的链条式的学习原理,它是语言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和其他语言学习的方面不可分割(Emmert, 1994)。

听力训练通常经历三个阶段,分别为:听前(pre-listening)、听的过程(while-listening)以及听后(post-listening)。本文着重讨论“听前”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帮助学生作好听的准备,从而改善听的效果。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此次听力训练的目标及重点,让他们产生听的动机,了解相关背景;其次,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直观的非文字的材料让学生对将要听的内容作出假想,比如,关掉声音播放听力视频,提醒学生在图像的提示下设想人物对话的情景及内容,在之后听的过程中,再去证实和完善自己的设想;最后,听后习题(after-listening questions)是听前活动的重要资源,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快速地浏览所有问题的选项,并从字里行间去预测将要听到的材料会是关于哪方面的内容,以及即将会被问到什么样的问题(Rubin,1995)。

3 听前活动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好的开始意味着成功了一半(A good beginning means half success)。听前活动作为听力训练的第一个阶段,它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具体到听力教学的实践活动中,听前准备活动的重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3.1 学生需要动机

正如Broughton(1978:41)所说:“动机是所有教学的最基本原则……对于语言学习者,当他感觉到所学得语言真正具有交际功能的时候,他会有最强的学习动机。”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对于语言教学至关重要。而事实上,很多教师恰恰相反,他们忽略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只是一味地用那些机械的练习题把学生“填满”。

(1)认知需要背景

心理学已经证实:对新事物的认知需要必要的背景联系(The cognition of something new needs a context)(Rixon,1986)。听力训练本质上是让学生接收新的信息,如果毫无准备、突兀地播放听力材料,不符合认知的规律,势必会影响学生接收信息的效果。正如一个进入新的工作环境的员工需要通过迎新会先了解公司政策规章、工作程序等方面的信息,才能正式进入工作状态一样,听力课上的学生也需要先了解目标、必要的技巧等方面的东西,才能顺利地进入下一阶段。

(2)听力训练需要教会学生,而不是测试学生

“教会”是让学生逐渐掌握听的方法,从而达到有效获得和交流信息的目标;而“测试”只是让学生把他们目前的水平呈现出来而已。要达到“教会学生”的目标,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就应选择那些强调听的过程、帮助学生提升能力的,而不是强调单纯记忆、充满简单机械练习的活动。一堂英语听力课上如果只让学生听完材料,然后做一些诸如正误判断一类的练习题的话,只能检验学生都记住了多少文本内容,而不太可能真正发展了他们抓住要点、厘清细节等方面的能力。

4 听前准备活动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在语言能力相当的前提下,学生在听力课上表现如何主要取决于他们的准备活动做得怎样(Penny Ur. , 1984)。从这个观点出发,教师应该着手考虑采用一些新的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改善他们的听力课堂。在多年的英语听力教学实践中,笔者不断地探索总结,现将这个过程中获得的经验点滴与同仁们分享研讨。

4.1 读相关故事

大多数学生都喜欢听一些生动有趣又简单不带来太大压力的小故事。听力训练本身比较枯燥,又有问题的任务压力,如果在之前能让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的氛围,又在内容上有所提示,学生就会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进入听力训练,效果自然会大不一样。我的做法通常是:选择一篇与听力材料内容相关、语言难度较低的短文,用正常语速读1-2遍,然后提几个能够将短文内容串起的问题,或者让学生简单复述,有时甚至去掉结尾,让学生想象、讨论,再加上自己喜欢的一个结尾。

4.2 设提问时间

课堂需要参与和互动,语言课尤其如此。给学生制造不断反馈的机会是保持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良好方式,而提问正是驱动学生“反馈”。我的“提问时间”一般是课堂的前5-10分钟,提一些与话题相关又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比如我们即将要听一篇有关某人旅行经历的文章,之前就可以作如下提问:

Do you like travelling?

Where have you ever travelled?

Would you share with us about your favorite travelling experience?

在学生兴致盎然地进入这个话题之后,为了引导他们进一步接近将要听的材料,再提问如下:

Now, we are going to listen to a passage about Nancy’s travelling. While listening, consider:

Where did Nancy travel?

Did the travelling go ahead as she expected?

What problem was she faced with?

How did she feel about her travelling experience?

这些“听前问题”,既活跃了氛围,增强了师生互动,又为将要听的材料拟定了一个提纲,让学生听的时候条理更清晰,目标更明确。

4.3 使用图片

图片是重要的教学用具,因为它能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专注于所涉及的话题。有吸引力的可视资料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动机和集中他们的注意力(Striking and stimulating visual aids are likely to heighten students’ motivation and concentration)(Penny Ur., 1984)。当然,图片是最方便获取的可视资料,可以是纸质的也可以是电子的。

我经常会精心选择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并且学生会感兴趣的图片在听力课上使用。学生看到图片往往会不出所料地表现得积极兴奋,随之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根据图片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头脑风暴”图片相关词汇、用句子“描述图片”、甚至在图片的提示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编故事”。在这些过程中,学生仔细观察、积极表达、自由想象,情绪愉快地做着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全然不似在曾经令他们痛苦厌倦的听力课上。

4.4 唱英文歌曲

把英文歌曲引进英语课堂有诸多好处:让学生自然地习得英语表达方式;大量地补充词汇却不觉枯燥;在快乐中学习……此外,英文歌曲还包含了社会,文化,情感等多方面的元素,内容丰富,学法轻松,能够有效地激发和保持学生听的兴趣。

歌曲是学生普遍接受和喜欢的娱乐方式,在课堂上采用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增强自信心,独立性,甚至为他们在课后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英语拓展了空间。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会非常主动非常卖力地去记歌词,因此他们以这种方式习得的新词量远远大于在一堂中规中矩的课上学到的,而且不容易遗忘。

笔者在所教的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2011级学前教育(英语方向)专业的两个班(共108名学生)实施了英语听力课上听前准备活动的强化。期间除了观察到学生课堂上情绪、态度、效果等方面的变化,也在策略实施一年后在对学生的问卷中得到了积极地反馈(见表1)。

该问卷表明:大多数学生对听前准备活动感兴趣,能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认为对他们的听力提高大有帮助。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课堂使学生把他们听英语的兴趣延伸到了课外:他们开始更多地自主听英语广播、磁带,看英文电影,听英语歌曲。

5 结论

听前准备活动对于大学英语听力课的巨大作用在本文中已经显而易见。当然,听力训练是一项包含了多种方式和技能的复杂活动,所面临的对象也千差万别,并不是某个固定的课堂模式就可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探索、实践、总结,也需要积极、热情、全身心地投入课堂,这样才能激发和保持学生对于这门课的兴趣,才会使他们的英语听力真正取得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Anderson, A.& T. Lynch. Listen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2] Rubin, J. A Guide for the Teaching of Second Language Listening. San Diego: Dominie Press, 1995

[3] Penny Ur. Teaching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4] Field, J. Skills and Strategies: Toward a New Mothodology for Listen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5]张正东. 英语听力教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6]卢志君,张鹏飞.大学英语听力课中英文歌曲的辅助教学[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7(9)

上一篇:基于绩效视角的高职体育课程教学评价研究 下一篇:探讨特教律动课教学成功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