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支撑带动 产业强区富民

时间:2022-07-08 08:05:27

园区支撑带动 产业强区富民

近年来,广元市元坝区抢抓灾后重建、扩大内需和广元次级交通枢纽建设三大历史机遇,立足区情,围绕“工业强区、产业富民、城乡统筹、加快发展”的总要求,以加快发展为主线、以城乡统筹为方略、以工业强区为主导、以项目建设为支撑,把园区建设作为产业培育的载体、民生改善的平台和经济发展的引擎,开辟出一条山区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之路,开创了经济总量快速扩大、结构不断优化、效益持续提高、收入显著增加的新局面。

打造三大园区:产业基地从粗放分散向集约集群转变

一是注重科学规划。根据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和区位特点,按照“集约用地、产业关联、优势互补、适度超前”的总体思路,聘请大专院校、专业机构专家高起点、高规格编制了工业园区、农业园区、旅游园区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实施规划。充分利用城郊区位优势,规划了4.64平方公里的元坝工业发展集中区,重点发展食品饮料、建材等主导产业,推动了园区产业集聚集约发展、关联发展、成链发展。坚持“点状分布、线型辐射,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编制了《100万头生猪10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划,科学制定了“十二五”猕猴桃、烤烟、蚕桑、蔬菜、林果产业等专业规划。聘请上海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等知名专家编制了昭化古城景区、大朝古驿道开发、红军山景区控制性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为打造精品景区提供了科学的蓝图。

二是注重基础配套。着力优化园区软硬环境,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出台优惠政策,提升服务水平,增强园区承载力和吸引力。先后整合各类项目资金近6亿元投入到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中,开发建设面积达到3.8平方公里,先后实施生态防洪河堤、园区道路和供排水管网、污水处理厂等30多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提高了园区产业承载能力。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近1.5亿元,重点投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道路、电力、渠系等基础设施,建成生猪标准化圈舍5000栋、沼气池10000口,硬化村道300公里、入户路200公里。围绕完善旅游要素,筹集建设资金1.35亿元,重点投入景点、公路、旅游配套服务等设施建设,重点打造了以昭化古城墙城门、县衙、龙门书院、春秋苑、汉寿客栈、辜家大院等为主的旅游景点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昭化古城成功创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三是注重规模拓展。以泉坝和傅家店组团为核心规划中国食品产业发展重点园区,以长坝组团为核心规划新型建材产业园,以胜利组团为核心大力延伸煤焦化产业链,推进工业产业分片集中“抱团发展”。按照“河谷菜、东西烟、中部桃、全区猪”的产业布局,以核心区带动辐射区,连片开发,建成昭化、平乐和紫云3个现代农业园区,累计建成以生猪、猕猴桃、蔬菜等特色产业为主导的区、乡级产业小区120多个,促使农业向重点领域和区域集中,实现了规模化集群发展。

培育三大产业:经济结构从单一农业支撑向三次产业互动转变

一是突出特色发展。工业形成四大板块,即以福润、钏琰生物科技等为代表的食品饮料产业,以升达林业、佳普建材等为代表的新型建材产业,以飞达模具、南洋微电子等为代表的机械电子产业,以星荣焦化、新利煤业为代表的煤焦化产业。农业上形成四大特色产业,即以生猪产业为主导,以猕猴桃、烤烟、蔬菜等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的“1+3”农业产业体系。旅游业重点培育三大文化市场,即以昭大旅游线为主的三国文化市场,以太公红军山为主的红色文化市场,以平乐为主的乡村旅游文化市场。

二是突出品牌发展。从产品、企业、园区等多个层面,强力推进品牌化战略,以层级推进、集束提升的方式形成塑造“区位品牌”的综合力。先后通过省级和农业部无公害生猪生产基地认证及产品认定,成功创建部级生猪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注册“元坝生猪”、“紫云猕猴桃”两个国家标志证明商标,“昭化韭黄”、“三清大米”等农产品畅销省内外。食品工业园获得“中国食品产业重点发展园区”,新型建材产业园被省科技厅等10个厅联合命名为“新材料高科技产业化基地”。

三是突出开放合作。抓住沿海地区加快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积极构筑优势承接平台,充分运用产业招商、以商引商、援建招商、感恩招商等多种方式,狠抓一批重大项目,“十一五”引进市外到位资金突破50亿元。不断深化区域合作,携手剑门关、七曲大庙成立川北旅游联盟,整合沿线各种资源和要素,促进川北旅游环线形成,带动沿线旅游产业发展与乡村旅游开发,构建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创新三大机制:发展动力由后劲不足向强势突破转变

一是创新资金投入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建立了“政府引导、企业参与、金融支持、社会共建”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资金投入机制。采用“政府投一点、项目倾一点、业主出一点、农民拿一点”的方式,统筹灾后重建、新农村建设、土地整理等项目和资金投入园区基础建设;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资金瓶颈领域,在昭化古城旅游产业园区建设中,政府先期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经市场培育孵化成熟后,引进四川中大公司走市场化经营模式,成功实现了政府引导――园区孵化――市场出口的资金投入方式。协调升达林板、钏琰冻干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民专合组织、金融机构三方签订合作协议,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三方合作兴产业、五方联动建园区”的新路子。

二是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按照“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方式,利用园区企业的技术和市场资源优势,将农户的分散资源与主导产业链有机融合,将分散的农民单体有机的整合到园区经济产业链上来,企业吸纳园区农民务工,让从田间劳动的农民不仅得到土地租金,还能从养殖、种植、就地务工中得到工资和利润分成,实现农业产业发展与企业壮大互动共促。围绕入驻园区企业带来的人气、商气,鼓励和支持园区农户发展第三产业,引导当地群众积极参与园区经济多层次利益分配,实现企业与个人利益取向的一致性,形成园区、企业(业主)、农户长期多次利益分配机制。

三是创新科技支撑机制。依托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技术力量,建立了工业园区技术研发平台,加大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推广运用力度,改造传统产业,形成了“市场拉动、业主自动、政府助动”的科技推广模式,努力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实现三大突破:发展方式从资源消耗型向可持续性转变

一是实现资源利用杠杆化。将有限的资源加以杠杆化运用,以资源撬动资金,以增量带动存量,整合外部资源,弥补自身资源的不足。通过借助产业园区、国有资产融资平台和技术研发平台,引进了中纺集团、江苏雨润、升达林板、铁骑力士、畅洋实业等国内知名企业,使山区资源产生了乘数效应。

二是实现比较优势动态化。立足自身动态比较优势,利用新生的技术、知识、信息、制度诸要素改造传统要素, 找出那些真正能与本地的优势相结合的新兴产业,即“既要围绕资源转化抓工业,又要创新思路无中生有上项目”,实现动、静态比较优势的有机结合,将处于竞争中的被动保守态势转化为主动进攻的战略格局, 从而为自身赢得发展的主动地位和良性循环态势。

三是实现发展模式低碳化。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严格园区项目准入和环保制度,积极鼓励企业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着力引进和培育一批产业关联的企业。大力推广“猪-沼-果”、“猪-沼-菜”、“猪-沼-电”等生态农业循环模式,构建“生态养殖+再生能源+绿色种植”的特色循环链,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可持续发展,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调研组)

上一篇:“一臂独擎” 下一篇:“更加幸福”:我们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