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氨蝶呤与子宫动脉血栓治疗38例剖宫产切口妊娠疗效比较

时间:2022-07-08 07:53:06

甲氨蝶呤与子宫动脉血栓治疗38例剖宫产切口妊娠疗效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甲氨蝶呤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剖宫产切口妊娠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早期妊娠患者38例,随机分为甲氨蝶呤组和子宫动脉血栓,每组19例,甲氨蝶呤组患者一次性肌注甲氨蝶呤75mg,最后检查到子宫局部无血流或血流明显减少至血β-HCG定量

【关键词】甲氨蝶呤;子宫动脉栓塞;剖宫产切口妊娠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163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536-02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增高,切口妊娠的发生率也有增高的趋势。目前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及保守治疗两种方法。本文对甲氨蝶呤与子宫动脉栓塞两种保守方法在治疗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方面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早期妊娠患者38例,经血β-HCG测定、经阴道超声检查以及其他辅助检查得到确诊。随机分为甲氨蝶呤组和子宫动脉血栓组,每组19例。两组的年龄都在20-3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5.34±4.06岁。两组病例在年龄、孕次、产次、平均停经天数、治疗前盆腔包块直径及妊娠试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甲氨蝶呤用药方法甲氨蝶呤组患者采用一次性肌注甲氨蝶呤75mg,复查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根据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下降的多少,可在一星期后再加75mg的甲氨蝶呤。当子宫血流减少至HCG定量

1.3子宫动脉栓塞术的方法穿刺右侧股动脉,将导管放置在第4腰椎下缘、第5腰椎上缘处,再连接高压注射器,注射非离子造影剂碘海醇,再将导管超选择性插管至子宫动脉。分别于双侧子宫动脉内注入甲氨蝶呤各12.5mg,再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双侧子宫动脉。

1.4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χ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

3讨论

剖宫产切口妊娠是一种异位妊娠,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危险性。甲氨蝶呤组的治疗原则是抑制DNA的合成,因为甲氨蝶呤是叶酸拮抗剂,可与二氢叶酸还原酶形成假性结合,具有不可逆的、强大而持久的特点,从而使四氢叶酸生成障碍,最终抑制DNA的合成[1],此法有经济、简单,但疗程较长,患者难以配合,而且药物在肝,产生一定的副反应;自1972年Rosch等[2]首次报道了应用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技术治疗胃肠道出血获得成功以来,此方法在治疗妇产科疾病如产后出血、子宫肌瘤、宫颈妊娠中得到广泛应用[3]。子宫动脉栓塞具有快速、安全、效果较好,失血量明显减少,并可保留子宫等优点。

从本次试验我们也可以得到子宫动脉栓塞术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甲氨蝶呤组并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欧俊,吴效科.异位妊娠的治疗现状.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5):309-311.

[2]Rosch J,Dotter CT,Buown MJ.Selective arterialembolization:a new method for control acute gastro intestinalbleeding.Radiology,1972,102:303-306.

[3]Saliken JC,Normore WJ,Pattinson HA,et al.Embolization ofthe uterine arteries before termination of a 15-week cervicalpregnancy.Can Assoc Radiol J,1994,45:399-401.

上一篇:饮食健康教育路径在2型糖尿病患者限食疗法中的... 下一篇:24例肺炎型哮喘患儿准确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