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后山佛手山药高产栽培技术

时间:2022-07-08 06:20:28

黄石市后山佛手山药高产栽培技术

后山佛手山药是产自阳新县枫林镇后山山区的肉质根个头大、单产相当高的农家品种,其地下肉质根单根重一般为2.5~3公斤,大的达4公斤,是普通佛手山药的3倍,其一般亩产量为6000公斤,高产的达7000公斤,是普通佛手山药的2倍,且每亩用种量仅为普通佛手山药的50%;其栽培效益大大高于普通佛手山药。

1 整地施基肥

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前3年未种过山药的沙壤土或壤土耕地作为后山佛手山药的栽培地。播种前每亩均匀施入腐熟猪粪4000公斤或腐熟鸡粪2000公斤或腐熟菜饼200公斤或腐熟豆饼100公斤,加氮磷钾含量各15%的进口复合肥50公斤作基肥;再深翻耕地、整碎土块、耙平地面;然后取好耕地排水用的围沟和腰沟,按1.2米的宽度包沟开畦,畦面宽0.8米,畦沟深12~14厘米。

2 种块准备与处理

生产上,后山佛手山药一般以肉质根作种繁殖,作种的肉质根要选择形状整齐、个头大、蒂大、表皮光滑、无腐烂霉变、无病虫害的肉质根。播种前用锋利的快刀将作种的肉质根切成30~50克大小的小种块,每个种块必须都有种皮,每亩栽培地要准备小种块2230~2360个,每亩栽培地需种量90~100公斤。切好后的小种块先要晒种2~3天,以打破休眠,促进发芽;然后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浸种消毒5~10分钟,取出放置于通风处晾干即可播种。如果栽培者草木灰资源充足,也可将每个小种块的每个断面都蘸足草木灰并置于太阳下晒种3~4天,晒干伤口即可播种。

3 播种

当气温稳定回升到12℃以上、地温稳定回升到 10℃以上时,即3月底至4月中旬为后山佛手山药的播种期。播种时用小挖锄配合,每畦种两行,行株距均为40厘米,播种深度7~10厘米,山药小种块要横摆于穴内,即有一面种皮朝上,播种后当即盖土整平畦面,一般亩栽2220~2250株;然后用1.2米宽的地膜覆盖于畦面,取畦沟细土将地膜四周覆盖严实,地膜破损处也用畦沟细土覆盖严实,以达到保温、除草、保肥、保湿、防强降雨的效果,并促进提早出苗和出苗整齐。

4 引苗出膜

播种后13~15天,幼苗会陆续出土,此时要及时用刀片给幼苗上方的地膜划开一个小口,让幼苗出膜生长,并取用畦沟的细土将小口四周的地膜覆盖严实;以后地膜如有破损,要及时用畦沟细土将破损口覆盖严实。畦沟土壤通过几次取用,畦沟的深度就会加深到14~16厘米,也正好有利于排灌。

5 搭架

当山药主藤蔓长到30厘米长时,每棵植株用1根2米长的竹竿搭好“人”字架,即搭架时每相邻4根竹竿的上部用塑料包装带捆绑牢固,以增加架材的承载力并有利于抵御风灾;搭好架后要及时引蔓上架,以后还要注意适时引蔓上架。

6 植株调整

当山药主藤蔓长到5厘米左右长度时,要及时间苗,即每株只留2根健壮苗,其余幼苗全部间除;2根健壮藤蔓上架前的所有侧枝全部摘除,上架后的侧枝则任其生长;以后藤蔓上如有零余子形成,要及时摘除,以免影响地下肉质根的生长。

7 除草

后山佛手山药栽培地只要畦面地膜的四周和幼苗出口处、竹竿插入处能及时用畦沟细土覆盖严实,地膜的破损处也能及时用畦沟细土覆盖严实,畦面长出的杂草就难以承受地膜内的高温、少气而闷死;畦沟长出的杂草可人工适时锄除。如果遇上长期阴雨天气,导致畦内土壤湿度过大,畦面长出的杂草有的会顶破地膜,此时要用畦沟土壤镇压杂草,使杂草无光少气而死亡。

8 叶面追肥

从7月下旬开始,每隔10~15天喷施1次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共喷3~4次,以增强山药植株的抗逆性并促进生长。

9 排灌

为了促使根系向下生长,加上后山佛手山药本身的抗旱性很强,所以后山佛手山药生长的前期一般不用浇水;炎热夏季如过于干旱,可在早晚凉爽时适当灌水抗旱;8月下旬至10月中旬为地下肉质根形成和生长期,如畦内土壤干旱要及时灌水抗旱;始终保持畦内土壤处于较为湿润状态。抗旱时,要将水先灌入畦沟,再让水慢慢渗透进入畦内土壤,以湿润畦内土壤,切不可让水漫过畦面。平时进行田间管理时要注意疏通围沟、腰沟、畦沟,以确保雨天能及时排渍、耕地不积水。

10 害虫防治

10.1 地下害虫防治

后山佛手山药的主要地下害虫有小地老虎、蝼蛄、蛴螬等,如发现地下害虫危害,要及时用90%敌百虫晶体的30~50倍液拌炒香的麦麸或菜饼、豆饼、青菜叶碎片制成毒饵,于傍晚撒于幼苗旁边诱杀;也可给植株浇灌90%敌百虫晶体或80%敌敌畏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的1000倍液进行杀灭。

10.2 地上害虫防治

后山佛手山药的地上害虫主要是叶蜂和斜纹夜蛾,可选用对叶蜂和斜纹夜蛾均有防治效果的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50%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25%吡虫啉乳油3000倍液、25%灭幼脲3号悬浮剂2000倍液等药液交替喷雾防治。

11 病害防治

后山佛手山药的主要病害有炭疽病、褐斑病和枯萎病。可在炭疽病、褐斑病发生初期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雷多米尔可湿性粉剂25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药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雾一次,共进行3~4次。可在枯萎病发病初期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0%甲霜恶霉灵600倍液、10%双效灵水剂200倍液、50%菌毒清水剂200~300倍液、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400倍液、70%敌磺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药液灌根,每隔7~10天灌根一次,共进行2~3次,每次每株灌药液0.3~0.5公斤。

12 收获

从10月下旬开始,植株地上部分逐渐枯黄,此时后山佛手山药的地下肉质根已充分成熟,可根据市场行情陆续采收,采收期可一直延续至下年的2月下旬,肉质根收获后在常温条件下一般可以保质30天左右;采收时应将地下肉质根小心挖出,尽量不要碰伤或折断,并注意采收要在晴天进行。

13 留种

在植株生长健壮、基本未发病、产量高、具有本品种特征特性的后山佛手山药栽培地,选择个头大、蒂大、表皮光滑、表皮颜色浅、商品性状好的肉质根留种;采收后的种用肉质根可沙藏或窖藏至下季播种时使用。

参考文献

1. 景立魁,封雪,丰春英。山东聊城灵芝山药高产栽培技术[J]. 北方园艺,2011(22):60-61.

2. 郜红利。山药的优质高产规范栽培技术[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4(2):57-58.

3. 李辉,温庆文,王蕾。无公害山药网架高产栽培技术[J]. 西北园艺(蔬菜),2012(6):21.

4. 陶玉池。蔬菜奇葩――武穴佛手山药[J],农村百事通,2014(2):31.

5. 马宾。山药的贮藏与保鲜[J]. 农业知识,2004(11):28.

上一篇:企业价值观建设的基本原则、构建思路和实现方... 下一篇:厚皮甜瓜春季凉棚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