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流产失败原因分析

时间:2022-07-08 04:22:46

药物流产失败原因分析

摘要:目的对早孕药物流产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对2009年3月1日~2010年10月31日到我中心的4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95例中,药物流产失败65例,失败率为13.13%。失败的原因与年龄、孕龄、孕产次、孕囊直径大小、子宫位置等有关。结论药物流产导致失败的因素较多,临床医师要严格对适应症及禁忌症的掌握,以减少药物流产失败的发生率。

关键词:药物流产;失败;相关因素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对早孕的终止已经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但始终存在个体差异等原因,造成流产不完全甚至是失败。为进一步提高完全流产率,减少阴道出血量,缩短阴道出血时间,本文对2009年3月1日~2010年10月31日到我中心进行药物流产的4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年3月1日~2010年10月31日在我中心门诊要求药物流产终止妊娠的健康妇女495例,年龄17~41岁,平均年龄29岁。平时月经规律,停经时间≤49 d,尿 HCG(+)。经过妇科检查、白带RT检查、血RT检查、B超检查确诊为宫内早孕,孕囊直径在10~30 mm,无严重心肝肾疾病、出血性疾病及前列腺素使用禁忌症,自愿要求终止妊娠,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第1天晚上22∶00口服米非司酮50 mg。第2 d早上8∶00口服米非司酮25 mg,服药前后2 h禁食,晚上22∶00口服米非司酮50 mg。第3 d早上7∶00口服米非司酮25 mg,8∶00到我中心后空腹顿服米索前列醇600 ug。观察孕囊排出时间,孕囊排出是否完整、阴道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并给予缩宫素20 u肌注,以促进子宫收缩,如果观察到16∶00仍未见孕囊排出者,给予清宫术,以防止意外子宫大出血的发生。

1.3药物流产失败判断标准 ①用药后孕囊已排出,但阴道流血>10 d者,B超检查发现宫内仍有残留物,需要行清宫术者。②服米索前列醇后,当日16∶00仍未见孕囊排出,给予清宫术者。

2结果

2.1药物流产失败率 495例药物流产孕妇中,药物流产失败65例,失败率为13.13%。

2.2药物流产失败的相关因素

2.2.1年龄>35岁者109例,药物流产失败率18例,占16.51%。年龄

2.2.2、孕龄 。停经35~40 d者312例,药物流产失败34例,占10.90%。41~49 d者183例,药物流产失败31例,占16.94%。

2.2.3孕囊直径大小 孕囊直径

2.2.4孕产次 有分娩史和流产史者,药物流产失败率明显高于无分娩史及流产史者,随着流产次数增多,药物流产失败率增高,见表2。

2.2.5子宫位置 后倾位子宫及后倾后屈位子宫者,药物流产失败率明显高于前倾位子宫及水平子宫,见表3。

3讨论

3.1年龄 35岁者,药物进行流产的失败率高于年龄

3.2孕龄 停经41~49 d者,选择药物进行流产导致失败的几率高于停经35~40 d。停经时间越长,失败的可能性越大。由于妊娠时间越久,孕妇体内的孕酮水平就越高,米非司酮难以跟其进行拮抗,所以,一旦确诊宫内早孕,应该进行尽快给药。

3.3孕囊直径在20~25 mm的药物进行流产失败的几率明显低于孕囊直径>25~30 mm者,孕囊的大小决定了胚胎的发育,孕囊越大,说明蜕膜组织越多,在孕囊排出时,常有蜕膜组织残留,阴道流血时间长,导致流产失败。因此孕囊直径>25~30 mm者,药物流产出现异常时应给予清宫处理。

3.4孕产次 有分娩史者及流产史者,使用药物进行流产失败的几率较未产妇要高出许多。药物流产导致失败的几率随着流产次数的增加而升高。流产次数多,子宫内膜感染机会多,胎盘发生粘连的可能性越大,再次怀孕时,采用药物进行流产时,蜕膜组织不易彻底剥脱,造成流产不完全,因此建议有多次流产史者在选择药物进行流产的时候要密切观察阴道流血的情况,出现阴道流血量多时,要及时给予清宫处理。

3.5子宫位置 从表3可以看出,后倾位子宫与后倾后屈位子宫药物流产失败率明显高于前倾位子宫及水平位子宫,其原因在于子宫后倾位及子宫后倾后屈位时,子宫收缩时胚胎组织不易顺利排出。

综上所述,通过对导致药物流产失败的原因分析,提示首先要加强育龄妇女避孕意识,同时提示临床医生在使用药物流产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及禁忌症,密切观察阴道流血情况,若出现阴道大量流血时,应及时行清宫术,目前清宫术仍是药物流产失败的唯一补救措施。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74-375.

[2]王小琴,薛晓平,王小明,等.药物流产的效果观察和失败原因分析[J].医学信息,2013,(16):335-335.

上一篇:药物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分析 下一篇:卵巢癌发病新说及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