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寒过量致病案

时间:2022-07-08 01:32:01

苦寒过量致病案

赵××,男,64岁,2000年6月12日就诊。主诉:2个月前因咽喉灼痛连及左耳而自查医书购药(山豆根100g,板蓝根50g)连服5剂,服后咽痛消失,但出现前胸胸骨一段连及胃脘部有堵满不适感,不思饮食,食量减少,喜热食,食冷则重。2个月来无缓解而来求治。患者服用大大超过二药6~10g及10~15g的常规用量,且二药均为苦寒药,使用注意中注明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忌用,勿多服久服,恐伤胃气。今患者大量服用二药,损伤胃气,故出现上述药害。治疗应祛邪扶正,除寒健胃。治疗经过:梅花针重叩天突至中脘一线,叩刺后加拔走罐,上下推移火罐5~6次,使出血约5ml,嘱1周后复诊。6月19日二诊,中脘不适感减轻,余症同前。乃行穴位探压,中脘穴压痛最著,即取中脘穴三棱针点刺拔罐,出血约5ml,又取左曲泽点刺放血约7~8ml。6月27日三诊,进食稍多,乃行背部膀胱经及督脉走罐,上下推移火罐20余次,背部出现紫暗"痧斑"。7月6日四诊,诸症均减轻。其后又行中脘至天突梅花针叩刺走罐与背部走罐交替治疗3次,至7月23日诸症皆除。3个月后随访,一切如常。

按语:该患者乃因超量服用苦寒药损伤胃气而致病,病邪居而不去,胃气难以恢复,上症因而长期存在。根据中医"菀陈则除之","祛邪即是扶正"理论而采用刺血之法,直泻病邪,邪去则正复,病可向愈。本病病位在胸脘部,故取局部穴梅花针叩刺走罐以放血,使病邪随血而走。曲泽放血是民间治疗胃肠病的方法,验之临床疗效确切而可靠。中脘为胃之募穴,既可诊查胃腑之病又可治疗之,本穴压痛最著,说明病邪集中于此,选其放血祛邪,作用直接而迅速。背部膀胱经上汇集了脏腑之气输注的"俞"穴,可调理脏腑的阴阳气血。督脉为本病病位前后对应之处,取之可激发人体阳气。走罐时产生的"痧"斑是皮下出血形成的,不仅可以起到出血祛邪的作用,且机体对这些自血的吸收又刺激了免疫调节系统,起到了扶助正气的作用。上述诸法共奏祛病除邪,扶助胃气之功,使本病经6次治疗而愈。

针灸治疗本病很少见到,今治此案,故录出。

黑龙江150050 哈尔滨第一机器制造厂医院 刘志武 康洪兵

(收稿日期:20001203,成平发稿)

上一篇:“仿”好到期专利药 下一篇:医药上市公司投资价值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