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审计准则实施对审计风险管理的影响

时间:2022-07-08 01:31:05

谈新审计准则实施对审计风险管理的影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人们对审计的期望越来越高,审计风险也越来越大,如何规避审计风险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一直以来不断探讨的问题。本人通过对新审计准则的学习,结合工作实践,就新审计准则实施对审计风险管理的影响做一些粗浅的探讨,借此与广大审计同行正确认识审计风险,有效预防和控制审计风险,使审计工作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审计风险的含义及其特征

国际审计准则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实质上误报的财务资料可能提供不适当意见的风险。”

审计风险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构成。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与被审计单位有关,审计人员一般难以控制,但可以对其进行评估,并通过设计相应的检查措施来加以控制或防范,以使审计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审计风险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客观性。无论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形成的审计风险,作为风险本身来说,它是客观存在的,只要开展审计工作,就始终存在产生风险的客观条件。不管采取什么措施,审计风险也不可能完全消除。

普遍性。审计风险存在于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始终,甚至审计工作结束后的一定时期内仍然有发生风险的可能性。

可控性。审计风险不能完全消除,但并非不可控制,只要我们增强风险意识,主动采取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防范和化解风险,使之降到最低限度。

二、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在审计工作中,影响或形成审计风险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外部和内部两大方面。

一是审计对象的复杂多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越来越明显,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改组、兼并、重组等经济活动已是常态。同时,随着管理社会化、预算公开化的不断推进,行政事业单位阳光工资和财务集中核算的实施,单位的财政收支活动越来越透明。环境的压力使一些单位为了局部利益违规操作的可能性增加,而且造假的手段更高明。增加了使审计人员全面准确地判断、分析和评价审计对象的难度,加大了审计风险。

二是法律法规不相衔接。财经法规是评判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和经济责任的依据,如果法律体系不完备或不衔接,尤其是一些地方政府制定的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只考虑到当地的一些实际情况和局部利益,与国家的法律法规不衔接,甚至相冲突,这种情况在一定的范围内具有普遍性。审计适用法律法规不衔接,使审计工作失去统一标准,增加了风险机会。

三是会计电算化的影响。会计电算化已发展成完整独立的学科体系,各种财务、管理、金融软件在财务核算中大量使用,而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科学性、可靠性等因素影响着财务资料的安全、完整和正确,而计算机审计的发展相对滞后,如何审查和防范信息系统弊端和计算机犯罪使审计面临新的挑战。

四是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不强。目前,我国的政府审计属于行政行为,有些审计人员风险意识淡薄,在审计过程中缺乏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工作责任性不够强,造成工作失误,加大审计风险。

五是审计人员的道德素质不高。近年来,由于审计人员道德原因产生的“风险事件”不断增多,尤其是在工程审计领域。少数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违背职业道德要求,没有坚持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 接受被审计单位不正当利益,隐瞒事实真相,作出与事实不符的审计结论和评价,形成审计风险。

六是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经验差异较大。随着审计的发展,审计工作对审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审计人员不但要具有一定深度的专业技能,还要具有一定广度的相关知识。同时,还需要有一定的专业判断能力。这些知识和技能的高低与审计人员的能力和经验密切相关,审计人员能力和经验的差异,直接影响审计风险的大小。

三、实施新审计准则强化审计风险管理

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存在审计项目全过程,同时审计风险也是可以通过加强风险管理加以控制的。

今年施行的新审计准则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依法履行审计职责的行为规范,也是执行审计业务的职业标准和评价审计质量的基本标尺。新审计准则引进风险导向审计理念,结合我国审计工作实情,规范审计行为,保证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它的实施为我们强化风险管理,减少审计风险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 分清责任,改善审计执法环境

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是降低审计风险的基础,也是降低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有效措施。现阶段,一些被审计单位存在转嫁责任的不良心理,认为会计信息的可靠与否,全靠审计人员的审计,只要审计过关,再出现问题,就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事了。因此,常常有“只要审计过关了,就等于上了保险”的说法。这种转嫁责任的心态会使其利用审计的自身局限以及审计人员的疏漏挺而走险,助长其造假之风。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会碰到一些单位主动要求进行审计,实际上就是这种心态在作怪。

新审计准则强调了被审计单位责任与审计机关责任的划分,明确建立并实施内部控制、依法编报财务会计报告、保持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被审计单位的责任;依法对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实施审计并作出审计结论,是审计机关的责任。严格区分被审计单位责任和审计机关责任,有助于增强被审单位的责任意识,进一步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二) 转变观念,强化风险意识

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尽管可以通过被审计单位承诺和审计报告责任提示,来强调被审单位的责任,但这些措施只能防范审计人员承担不应承担的责任,并不能减轻其应负的审计责任,成为推脱责任的借口。同时,新审计准则针对七级质量控制,确定各级质量控制人员的职责和责任,这有利于责任追究机制的建立和执行。因此,审计人员要规避风险,最好的办法就是牢固树立风险意识、责任意识,严格执行审计准则,规范执法行为,提高审计质量。

(三) 明确要求,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新审计准则对审计人员素质提出明确的要求,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应当恪守审计职业道德、保持应有的审计独立性、具备必需的职业胜任能力。在职业道德方面,它将其纳入了约束性条款范围,要求审计人员必须遵守;在审计独立性方面,对独立性进行了细化,不但要求审计人员自觉遵守独立性的原则,还要求审计机关在组建审计组时,了解审计组成员可能影响独立性的情况,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在职业胜任能力方面,不但要求审计人员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同时具有职业判断和职业谨慎能力,这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不断提升审计队伍的综合素质,为保证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提供了保证。

(四) 建立有效机制,完善内部质量控制制度

建立完善切实可靠的质量控制制度是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的可靠保证。新审计准则规定,审计机关应当针对五个“质量控制”要素,建立审计质量控制制度,提高审计质量,保证审计目标的实现。这要求各级审计机关充分考虑人员、机构和执法环境的差异,制定适应当地审计工作开展的审计业务质量检查、年度业务考核和优秀审计项目评选等质量控制制度。同时,要求审计机关对内控制度及其执行情况进行持续评估,及时发现存在问题,采取必要的改进措施,确保内部质量控制制度完整有效。

(五) 树立风险导向,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

新审计准则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的风险导向审计理念,以审计风险评估为中心,强调要在系统评价和分析审计风险的基础上,对审计项目所面临的重大风险点和风险领域预先做出职业判断,将风险评估贯穿于审计的全过程。在审计计划环节,审计机关要将审计项目计划作为整个审计业务管理的龙头和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起点。通过对初选审计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评估项目的组织结构、管理制体和内部控制等,进而评估项目风险水平,确定备选审计项目的优先顺序,确定年度项目计划;在制定审计实施方案环节,审计人员要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调查了解,作出职业判断,判断被审计单位可能存在的问题,评估这些问题的重要性,确定审计应对的措施,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在审计取证环节,要求审计人员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获得适当和充分的审计证据,保证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在审计报告环节,要求审计人员根据不同的审计目标,以审计认定的事实为基础,在防范审计风险的情况下,按照重要性原则,从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方面发表审计评价意见,作出审计处理决定,提出改进建议。

正确认识审计风险是审计工作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一定要冲破传统审计思路的束缚,从思想上深入理解审计风险;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提高审计质量,控制审计风险,使审计工作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上一篇:小议加强企业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下一篇:二维动画与三维动画谁主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