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影响

时间:2022-07-08 01:22:20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影响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事业单位财政改革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的需要,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财政部于2012年12月修订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自2013年1月1日起在事业单位全面施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旧制度相比有若干重大的突破和创新,这将对我国事业单位具体会计核算带来深刻影响。笔者以S事业单位为例,例析其在执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后,会计业务核算所受到的具体影响。案例中的数据以S事业单位会计资料为基础,同时,为了能够尽可能全面反映新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实务核算的影响,笔者对原数据做了部分修改。

[例]S单位为独立核算的公益事业单位,2012年12月31日结账后的科目余额汇总表如表1所示。

根据新制度要求,事业单位在2013年,首先应该将原账科目余额进行调整,并将调整后的科目余额作为2013年的期初数。调整事项包括会计科目核算内容的调整和基建并账调整两项。

一、会计科目核算内容调整

根据新制度规定,通过对S单位2012年12月31日科目余额表和相关明细账及凭证的分析,需调整的事项及调整分录如下:

(1)“现金”科目变为“库存现金”;“应交税金”科目变更为“应缴税费”,金额不变。

借:库存现金 975.33

贷:现金 975.33

借:应交税金 297645.24

贷:应缴税费 297645.24

(2)新制度取消了 “材料”、“产成品”和“成本费用”科目,这三项内容通过新设置的“存货”科目的相关明细科目核算。

借:存货——材料 155345.76

——产成品 120000.00

贷:材料 155345.76

产成品 120000.00

(3)新制度将对外投资细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两项,其中持有时间不超过1年(含1年)的对外投资属于短期投资,其余的属于长期投资,并新设“短期投资”、“长期投资”两个科目核算对外投资。S单位的对外投资回收期全部在一年以上。

借:长期投资 1500000.00

贷:对外投资 1500000.00

(4)新制度中固定资产价值标准从原来的单位价值500元提高到了1000元(专用设备从1000元提高到了1500元)。由于价值标准提高,原账中达不到新制度关于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那部分资产应转为存货核算,同时与该部分固定资产相对应的固定基金应转入事业基金。 S单位原固定资产总额中共有300000元的非大批同类资产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下,按新制度规定不再属于固定资产范畴。这部分固定资产有一半已经被领用。

借:存货 300000.00

贷:固定资产 300000.00

借:固定基金 300000.00

贷:事业基金 ——一般基金 300000.00

由于该部分资产有一半已被领用,按规定应将其成本一次性摊销,借记“事业基金”科目,贷记“存货”科目。

借:事业基金 ——一般基金 150000.00

贷:存货 150000.00

(5)“借入款项”细分为“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两项,其中偿还期超过1年的为长期借款。S单位借入款项中有1500000元将于一年内到期,其余的偿还期在一年以后。

借:借入款项 353092037.98

贷:短期借款 1500000.00

长期借款 351592037.98

(6)新制度取消了 “应付工资(离退休费)”、“应付地方(部门)津贴补贴”、“应付其他个人收入”三个科目,新增加了“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该科目核算内容除了涵盖原账中上述三个科目内容外,还包括原来在“其他应付款”中核算的应付社会保险费及住房公积金等。S单位“其他应付款”中有356473.78元属于应为职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按新制度规定也应转入“应付职工薪酬”。

借:应付其他个人收入 5092431.53

其他应付款 356473.78

贷:应付职工薪酬 5448905.31

(7)S单位“其他应付款”中有400000元属于扣留期在一年以上的工程质量保证金,应转入“长期应付款”。

借:其他应付款 400000.00

贷:长期应付款 400000.00

(8)新制度中的“事业基金”科目下不再设置“一般基金”、“投资基金”明细科目,其核算范围也较原账中“事业基金”科目发生变化。原一般基金中所包含的属于无形资产形成的基金转入新科目“非流动资产基金——无形资产”中;原一般基金中属于财政补助结转的部分,转入新科目“财政补助结转”;剩余的一般基金在“事业基金”中核算;原投资基金核算的内容转入“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科目。S单位事业基金余额中没有属于财政补助结转的部分,另外,由于有300000元固定资产转入了存货,扣除已领用的150000元摊销的事业基金,剩余的价值为150000元从“固定基金”转入“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的部分也应一并结转。

借: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47374015.87

——投资基金 1500000.0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无形资产 14300000.00

——长期投资 1500000.00

事业基金 33074015.87

(9)新制度取消了“固定基金”科目,将与固定资产相对应的基金转入新科目“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本例中由于有300000元的固定资产转入了存货,相应的固定基金转入了事业基金,所以固定基金转入“非流动资金基金——固定资产”的金额为817335428.33元(817635428.33-300000)。

借:固定基金 817335428.33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817335428.33

二、基建并账调整

新制度规定,事业单位在调整2013年期初财务数据时,须将本单位基建部门单独建立、单独核算的基建账并入财务部门的新账中。S单位基建账2012年12月31日科目余额汇总表如表2所示。

根据新制度要求,基建账中“交付使用资产”应并入新账中“固定资产”科目;“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预付工程款”等应并入在建工程,同时相应增加非流动资产基金;其他科目应分析调整,差额借记或贷记事业基金。S单位2013年基建并账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 3361857.24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3361857.24

借:在建工程 8651947.44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 8651947.44

借:库存现金 756.73

银行存款 43375861.03

预付账款 1475600.00

贷:其他应付款 3523050.34

事业基金 41329167.42

所有调整事项调整完毕后,2013年S单位期初科目汇总表如表3所示。

S单位应当以调整后的科目余额作为2013年各账户的期初余额,并且在编制2013年报表时,将报表的“年初数”一栏也按照调整后的余额分析填列。

在2013年度,除上文中所涉及到的会计业务要按新制度处理外,S单位还应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无形资产也要按月摊销。按照要求,2013年1月1日前形成的固定资产应在2013年12月31日一次性补提折旧,从2014年起按月计提。2013年1月1日以后新增的固定资产,从增加的下月开始按月计提折旧。在计算折旧金额时不考虑净残值,按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计提。

假设本文案例中S单位2013年没有新增固定资产,2013年年初的固定资产余额中有2176532.28元无需计提折旧(新制度规定,有四类固定资产无需计提折旧,包括图书、档案、动植物、文物及陈列品和以名义金额计量的固定资产),其余的818521293.29元固定资产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经分析查证,S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详细资料如表4所示:

S单位2013年12月31日补提折旧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 ——固定资产 284196787.53

贷:累计折旧 284196787.53

对于无形资产,应以2013年的期初余额为原价,自2013年1月1日起按照年限平均法摊销。假设本案例中S单位的无形资产均按20年平均摊销,则从2013年1月起每个月的月末应摊销59583.33元(14300000÷20÷12),摊销分录为: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 ——无形资产 59583.33

贷:累计摊销 59583.33

除本文案例中所列示的内容外,新修订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还进一步规范了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及其分配的核算,将财政补助和非财政补助分开核算。此外,报表体系的构成和报表内容也发生了变更。新增加了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和负债项目应按其流动和非流动性分类列示;取消了资产负债表中原来的收入、支出项目;收入支出表必须分资金类别列示财政补助结转结余、事业结转结余和经营结余。

参考文献:

[1]财政部:《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财会[2013]22号)。

上一篇:法务会计浅析 下一篇:企业激励薪酬契约研究:问题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