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爸的脑子是被饿坏的

时间:2022-07-08 07:09:17

《别让误诊害了你》・连载(三)

我爸是三年前查出患有糖尿病的,他对饮食忌口和按时吃药比任何人都在意、都严格。家里特意买了个小秤,每顿的粮食都要量过之后才能吃。我爸从查出糖尿病,就没吃饱过,一直处于饥饿状况中。

一天早上,我妈发现我爸一直睡着叫不醒。我跑过去一看,我爸闭着眼睛半睡半醒的样子,胳膊没有一点力气,身体好像瘫痪了一样软绵绵的。我爸的血压一直高,我一下就想到了脑出血。

我们很快就叫来了急救车。医生了解了情况后,稍微做了检查,初步判断是脑血管病。到了医院,接诊医生让去做个CT,检查的结果和医生当初的判断相符,脑血管发生了血管痉挛。

输了一天一夜的药之后仍旧没见明显好转。第二天早起查房,来了个主任,看了我爸的病历,对前一天的值班医生说:马上查血糖。

血糖结果出来了,主任开了葡萄糖让输进去。主任给我爸下的诊断是除了脑血管痉挛外还有糖尿病引起的低血糖,治疗不见好转的原因是没有补充糖分。

我们这才明白,接诊医生原来是误诊了!他把我爸出现的昏迷、身体瘫痪当成了单纯的脑血管疾病,始终没给造成我爸昏迷的根本原因――低血糖以有效治疗,所以治疗始终没见起色。我爸是因为糖尿病导致的低血糖没被及时发现,最后延误了治疗,影响了大脑的供血,才导致了现在都没有恢复的脑损伤。

专家点评:常峥(北京中医医院肾病科副主任医师)

糖尿病性低血糖可能与脑血管病混淆

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可出现神经系统表现,容易和脑血管疾病混淆。其一,因为低血糖引起生理性应激,反射性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脑血管痉挛、缺血,继而出现肢体瘫痪、失语等精神症状。其二,脑组织中几乎没有葡萄糖储存,加之老年糖尿病患者本身就容易有脑血管病变,一旦出现低血糖,首当其冲的是大脑皮质受抑制,病人还会产生躁动不安、心动过速等。如果累及到中脑,还可能出现阵发性惊厥,并很快陷入低血糖昏迷。

这些症状很可能使医生考虑到脑血管意外,比如这个病人。但后来的治疗一直是针对脑血管意外的,没有及时测血糖,也没及时纠正发病的主要病因――低血糖反应,医生确实有一定责任。

糖尿病性低血糖可适当补糖

出现糖尿病性低血糖症状时,如果症状比较轻,应该立即口服50%葡萄糖液或果汁、糖水和糖类食品,如半杯糖水、3块硬糖、5~6块饼干等;如果是重症,比如这个病例里的病人,应该给予50%葡萄糖液50~100毫升静脉注射。如果是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所致的低血糖症患者,应持续静脉滴注10%~20%葡萄糖液。输液期间应不断监测血糖并调整用量,一般不会发生血糖过高的问题。

为了防止低血糖症反复,应给予病人高蛋白饮食,每日分3~6次进餐。同时要注意,应尽快消除引起低血糖症的诱因,如是因口服降糖药过量、胰岛素过量或使用不当的,要马上减量、停药。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糖尿病性低血糖的危害也是巨大的。糖尿病患者反复发生低血糖反应后会引起病情加重,甚至发生低血糖偏瘫、精神病样发作、昏迷,直至死亡。低血糖还会使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的心脏供能、供氧受到障碍而产生心律失常,甚至可导致心衰和急性心肌梗死。低血糖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使血压升高,从而导致心脏、脑、视网膜、肾及末梢血管的代偿功能减退,促使这些器官的病变加重,最终造成严重后果。

老年人的血糖指标可适当放宽

老年患者的血糖指标一般来说,可适当放宽,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两小时<10.0mmol/L,糖基化血红蛋白<7.0%。60~70岁以上或有心、脑、肝、肾严重病变者可以放宽至:空腹血糖<7.8mmol/L,餐后两小时<11.1mmol/L,糖基化血红蛋白<8.0%。放宽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标准可以降低老年糖尿病人低血糖症状出现,防止因此而引起的后患。因为老年糖尿病患者对低血糖的耐受性差,对低血糖的反应不敏感,易发生不自觉低血糖现象,而且一旦发生,一时难以纠正。

本案提醒

1.糖尿病性低血糖可适当补糖。

2.糖尿病性低血糖的危害也是巨大的。

3.老年糖尿病患者不必苛求血糖降至正常。

文/佟彤 摘自《北京晨报》

上一篇:成功者必备十大心理素质 下一篇:30岁的女人需要4个丈夫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