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VC系列: 创业就像滚雪球

时间:2022-07-08 05:36:41

如此VC系列: 创业就像滚雪球

读过巴菲特的传记,作者把他投资资产高速增长的过程描述成滚雪球。他的资产从最初起家的几万美金成长为500亿美元的金融帝国,而他本人也成为股市的风向标、领头羊。其实很多公司的成长也是经历了滚雪球的过程,只不过有些快点,有些慢点。唯品会(VIPshop)是比较快的一个。

最近对于中国公司来说,美国资本市场如死水一潭。自从进入2012年,仅有一家中国公司――唯品会(VIPS)冲上市,仿佛石子落入水中产生一层涟漪,然后一切又归于平静。唯品会上市表现不佳,3月24日上市价6.5美元,至4月13日收盘价4.8美元,20天跌去26%。

目前,尽管从上市、投资的角度看,唯品会未必是个成功的案例,但它绝对是一个高速成长公司的代表。公司在2008年几乎还没有什么收入,2011年全年的营业额已达2.27亿美金。它在2010年和2011年的营业额增长更是达到了11倍和7倍。客户与订单量如此大幅增长已属不易,更不用说管理如此爆发性的增长。虽然上市的价格让公司仿佛流血,但融到的7000万美元可以让它在竞争对手纷纷血气不足的情况下继续领跑,占领市场。这个雪球还会继续滚下去,越来越大。

西方管理学将企业发展归纳为一条J型曲线,经过一段平缓的爬升,企业会进入快速增长期,转折点(物理上速率变化最大的一点)被称为拐点(Tipping Point)。最初的一段实际上是积累期,虽然其作用未在收入上表现出来,但是没有这段时间的积累也就不会有拐点的出现。就像我们滚雪球,从手上捏的一个小小的雪团,在雪地上刚开始滚动的时候还很小,一段时间后才长得大些,然后越来越大。其实,等公司大到一定规模,你会感觉到你一手建立的这份产业慢慢在其周围形成了磁场,有了吸聚效应。有些潜在客户因为你公司的名气主动上门了解,有些人则找上门探讨合作的机会,政府部门或是行业协会会拉你去各种会议,甚至有些成为寄生在你的产业上的小生意……你的视野会更开阔,你的机会也就更多。

但是雪球能滚出很大个的毕竟不多,既取决于雪坡够不够长,雪够不够厚,也取决于你能将雪球推出多远。就好像我们分析融资项目时要看市场潜力有多大,市场环境是不是允许高速增长的公司出现,以及公司的资质与内功如何,能不能走远。

我也遇到不少公司长到一定规模就不再长了。R公司是一家专业软件公司,专门为某一行业做管理软件。公司收入已经过亿,利润也不错,而且占据了百分之七八十的市场份额。但是年销售额也就维持在亿元规模,无法持续增长,除非公司拓展到新的行业。市场的规模局限了它的成长。S公司是一家电信技术服务公司,公司的产品技术领先性强,做得早,在所在省份的电信运营商客户那里的接受程度也不错。但是公司团队属于技术型,把产品推到更多省份有困难,又没有心胸和能力吸纳市场型人才。最后就靠着当地的客户关系,维持着缓慢增长的业务,过过舒服日子。

我最佩服的滚雪球公司是亚马逊(Amazon)和苹果(Apple)。直到今天,它们仍然在持续增长。

上一篇:创业者如何学会放权? 下一篇:微博营销还能火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