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字探解“或异二者之为”的“或”字注解质疑

时间:2022-07-08 03:51:17

“或以二者之为”是新编初级中学语文课本第五册第二十七课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的一句话,课文编者对“或”字的注解为:“或,近于‘或许’,‘也许’的意思,表示委婉口气。”

郭锡良等主编,北京出版社一九八一年九月第一版的《古代汉语》对“或异二者之为”的“或”字注解也为:“副词,或许”。

笔者曾不止一次怀疑对“或”字注解的准确性,于是查阅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词典》和延边教育出版社的《现代汉语辞海》。

《词典》和《辞海》对“或”字有四种注解。其中一种作连词“或者”解,如“或多或少”。一种作代词,用于书面语,作“某人、有人、有的人”解,如“或告之曰”。另外两种作副词,一个表示选择或不肯定;一种用于书面语,作程度副词,作“稍稍”解,如“不可或缓”。

笔者通过对原文的仔细揣摩,细心研读,认为“或”字在这里既不是副词,不作“或许”、“也许”解,更不表委婉口气,而应该作肯定性无定代词讲,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人”、“有的人”或“某人”。在这里作主语,指上文提到的“古仁人”中的“有的人”。

为什么说“或”字在这里作肯定性无定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里“有的人”呢?

其一,“或”字在《词典》、《辞海》里没有作委婉口气解的义项。据笔者所知,其他文献里也没有例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的《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里收录“或”字的义项比较多,共的纠葛,没有一个义项是作表委婉口气解的。再说作者提及的是“古仁人”,并不涉及自身和具体某人,也没有对话的要用委婉口气的语言环境。如果“或”作副词,解作“或许”、“也许”,《词典》、《辞海》里倒是的这一义项,但它是表一种不肯定的猜测语气的,硬要说“或”字表示委婉口气,那只是牵强附会。

其二,我们暂且把“或”字作副词,解作“或许”、“也许”,那么它是表一种不肯定的猜测语气无疑了。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古仁人之心”也许“异二者之为”。既然是在没有肯定“是”还是“否”,“有”还是“没有”的情况下,怎么下文会出现一个究其“异二者之为”原因的“何哉?”的问句呢?既然是在没有肯定“是”还是“否”,“有”还是“没有”的情况下,怎么就有了“异二者之为”的原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呢?怎么就有了“异二者之为”的“古仁人”的具体表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呢?这不是矛盾吗?

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 办法,就是把“或”字作肯定性无定代词,解作“有的人”,作“异二者之为”的主语。

之所以出现误解“或”字的情况,究其原因,关键是对“或”字的语法功能(特别是其作为肯定性无定代词这一用法)没把握好。

另外,没有正确理解“古仁人”和“异二者之为”的对象,也是造成误解“或”字的两个原因。

“古仁人”,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分为“感极而悲者”、“其喜洋洋者”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者三种。这也是作者根据历史客观实际分的。正确理解了“古仁人”,也就不难理解“异二者之为”的对象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者,也就是“古仁人”中的“有的人”,而不是所有的“古仁人”,更不是“古仁人之心”。

由此,“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就应该译成: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之心理,有的人(却)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理)表现。为什么呢?(为:指心理表现)。

“或”字是古代汉语特有的一类无定词。“或”是肯定性无定代词,一般指人,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人”、“有的人”、“某人”或“有的东西”。只作主语。 例如:

1、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论语、为政》)

2、或以钱币乞之。(《伤仲永》)

3、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史记、陈涉世家》)

有时候,“或”字前面出现先行词,“或”字指其中的某些人或某一个人。

例如:

4、宋玉或得玉。(《左传、襄公七年》)

5、曹仁或梦众君子立于君社宫而谋王曹。(《左传、哀公七年》)

6、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或”字还常常前呼后应,表示列举不同的情况,这时“或”仍然是无定代词,它既可以指人(译为“有人”),又可以(译为“有的”)。例如:

7、或百步而后止。(《孟子、梁惠王上》)

8、钧是人也,或为大之,或为小人(《孟子、告子上》)

9、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 ,或相什伯,相千万。(《孟子、许行》)

这种用法的“或”字不是表示选择的连词,不能理解成“或者”,这是应当特别注意的。

上一篇:在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如何查词 下一篇:颜色词黑BB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