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再抒春天的故事

时间:2022-07-08 03:46:10

喀什再抒春天的故事

“要把喀什市建成中国西部明珠城市,以喀什市为中心,以‘大喀什’城市经济圈为着眼点,以商贸物流为主动力,建立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现代化城市”。

2010年,当步入而立之年的经济特区热烈庆祝自己的生日时,中国西部城市――喀什市也春潮涌动,人们热烈庆祝中央新疆工作会议胜利召开及喀什经济开发区设立。喀什经济开发区的设立,使喀什真正凿开了东联西出的大通道,喀什市备受世人瞩目。

2010年9月6日到8日,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在喀什地区调研。他在调研中说:“喀什要大力推进特区建设,打造向西开放的桥头堡。”“要把喀什市建成中国西部明珠城市,以喀什市为中心,以‘大喀什’城市经济圈为着眼点,以商贸物流为主动力,建立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现代化城市”。

按照张春贤书记的要求和地委的总体部署,喀什市各级党政迅速行动,及早谋划,全面启动,立即研究制定《关于深入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工作意见》,掀起了新一轮建设大喀什的热潮,一幅波澜壮阔的建设画卷正徐徐展开。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中央新疆工作会议召开,国家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启动,深圳援建被国家定为经济开发区的、中国最西部的重镇――喀什市。

4月3日,深圳市组成对口援疆先遣组赴喀什进行考察,全面了解喀什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相关援疆需求,为开展对口援疆工作做好前期准备。

从此以后,深圳市党政领导密集到援建的喀什市调研,援建的试点项目相继开工、完工,使喀什真正感受到了“深圳效率”和深圳速度。在全国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中,深圳第一个成立前方指挥部;第一个派驻工作组;第一个启动试点项目;第一个试点工程率先封顶,体现了深圳效率和深圳速度。深圳市和喀什市紧密携手,使喀什市的各项工作和经济指标都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在深圳援喀的历史新起点第一年,也就是2010年,喀什市将力争实现生产总值9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8400元。地方财政收入10亿元。城市居民年可支配收入1184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00元,这组数据较往年都有很大的提高,这也是援建第一年翼希望取得的成绩。

喀什,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地理优势。喀什要打造中亚南亚经济圈重心地位,要成为中国西部明珠,恢复古丝路明珠的辉煌。构建一个有内涵的大喀什,就必须有大气魄。喀什市敏锐地认识到了这一点。随即。一场大规模的造城行动开始了。

规划是城市科学发展的蓝图。喀什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科学规划,按照“拉大城市框架,构筑城市风骨,培育城市灵气,打造城市灵魂,建设宜居宜业城市”的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思路,喀什市已初步确立围绕“一轴一带四区”。构建“一个中心、一个副中心和四个新型化城镇”的发展格局。

富民安居工程深得民心

“发展说到底就是为了造福百姓,就是为了民生。关键就要做好谋划,抓好落实,要让各族群众过上现代文明富裕的好日子,最终实现中国西部明珠的目标。”喀什地委委员、市委书记曾存在学习贯彻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讲话精神时如是说。喀什市委、市政府把改善民生始终摆在突出位置,做好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这篇大文章。大跨越,民生这道难题必须解决,唯有如此,才能跨越发展的障碍,驶入快车道。

安居才能乐业,安居才能安定。2004年至2009年,喀什市已累计建设抗震安居房42762户,15万多户农村居民喜迁新居。在此基础上,今年喀什市又确立实施“富民安居工程”试点乡镇7个、试点村33个。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水、电、路、气、厨、厕、浴功能齐全,房屋抗震节能,环保舒适,产业优势明显,造血功能提升,农民可持续受益的总体要求。2009年计划新建3680户,改造2999户;全市计划用3年时间新建6200户,用8年时间改造42762户。同时,喀什市计划多方筹资完成自建产23045户。

近日,多来特巴格乡14村3组80岁的农民苏里坦・卡德尔领到了政府发放的100元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心里乐开了花。像他一样,全市60岁以上的农民都领到了养老金存折,这是喀什市贯彻落实中央惠民政策,让广大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加快农村改革发展而推行的新农保政策。政策的推行,让农民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发放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只是众多民生项目中的一项。

民生工程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张春贤书记在喀什调研时明确要求喀什市要科学扎实地推进喀什老城区改造。他强调指出:要搞好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建筑改造;高台民居一定要保护好;对具有文化元素、历史符号的景点景区,要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认真规划改造好。老城区改造工程始终是地市两级领导高度重视的重大民生工程。近两年来,喀什市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加大了宣传力度,做好群众发动工作,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强化工程质量和资金监管,采取多种方式加快改造步伐。同时,高度重视保护与改造的有机衔接,使改造后的老城区更具浓郁民族特色建筑风格。确保在2013年全面完成49083户改造任务。

强劲投入 夯实新喀什基础

喀什,是中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在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召开后,更是中国西部的热土,续写着中国西部的春天的故事。国内许多大企业、大集团敏锐地觉察到喀什的变化,纷纷来到喀什。于是,在喀什大街小巷,你将发现许多操着内地口音的商人,他们当然不是来旅游,而是来找项目、搞开发。

喀什中亚南亚工业园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以前我们去内地招商,很多企业还不愿进来。现在各地客商纷至沓来,争抢着要在这里投资兴业。喀什市招商局所有干部职工取消节假日,都忙着接待到来的客商,真是应接不暇。

面对即将出现的开发热潮,喀什市委、政府在中央新疆工作会议后迅速组建援建工作领导小组,积极与深圳进行工作对接,做到早动手、早谋划,从思想、组织和具体工作上做好各项准备。

今后几年内,喀什市将进一步争取中央、自治区政策支持,扩大主要城市和国际航线直航覆盖面。还要加快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多措并举,积极推进中吉乌铁路、中巴铁路建设前期磋商洽谈,最大限度地提升公路安全、通畅和运量,切实提高通关能力,构筑面向国内外的国际商贸物流大通道。

以“大喀什”为着眼点,以喀什市为核心,统筹城市发展功能布局,加快城乡道路规划建设,做好“一市两县”和阿图什市之间城际轨道交通发展战略规划,预留轨道交通站场用地,建立现代综合交通网络体系。以组团式开发建设方式,大手笔推进上海城、深圳基地、八国商贸城等重大项目的建设进度,在未来两年内形成大开发、大建设的壮观场面。结合老城区危旧房改造综合治理,配套建设环卫、市政、就医、就学、商贸等基础设施,健全完善文化、体育、休闲、娱乐等与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相适应的公共设施,加快建设一批图书馆、体育馆、音乐厅等公共文化场所,使城市居民充分享受到更多的公共文化服务。统筹做好供排水、供气、供电、供热、园林绿化、环保和防震减灾等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到2015年城市供水率和燃气普及率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增速均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

两年内形成大开发、大建设的壮观场面,这是神话吗?不是。现在,只要你到喀什大街小巷走一走,你就会发现,喀什真的是一天一个样。喀什老城区改造如火如荼、城市高楼相继拔地而起、环城公路顺利完成、深圳援喀的喀什市第十八小学、社会福利供养中心主体竣工,商贸、文化、体育、娱乐等与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相适应的公共设施,如雨后春笋在一夜之间就遍布喀什城区。喀什基础设施建设已掀起新的高潮。

东风唤得南疆潮。喀什市新一轮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新的伟大征程已经开始。在迎接大建设、大开发、大发展的时刻,深、喀携手再创激情燃烧的岁月。把喀什建成中国西部明珠,建成世界知名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指日可待!

喀什团结,我的责任;喀什稳定,我的责任;喀什发展,我的责任;喀什繁荣,我的责任;喀什文明,我的责任;喀什和谐,我的责任。践行“六种责任”,续写春天的故事,喀什人一路豪迈地走进新的时代。

上一篇:木克达斯:我们永远不分开 下一篇:新疆干果为何普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