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dwich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时间:2022-07-08 03:32:30

Sandwich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摘要:文章由同一个教学组在我院临床医学本科10个班级分组教学,每组各5个班级,一组尝试采用sandwich教学法,另一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两组授课内容和课时无差异,观察两组教学结果的差异,并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显示,sandwich教学法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总结归纳和逻辑推理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交流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关键词:Sandwich;教学法;生物化学;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3-0126-02

生物化学是医药类院校学生的一门基础必修课,该课程内容繁多且大多需要记忆,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一门较难学的课程,目前国内大多数院校都采用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多为被动接受,较难掌握重要知识点,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课堂教学方法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关键环节[1]。近年来,sandwich教学法逐渐被应用到医学教育中,此教学法适用于小课堂教学,通过采用多途径,多手段的教学方法,并在课堂中安排小组讨论、交叉学习、小结汇报等学习环节,调动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以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思考以及探索新知识的能力[2,3]。我们尝试将sandwich教学法引入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生物化学教学环节中,并对其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价,以期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方式。

一、Sandwich教学法的应用

1.实施案例及对象。依据生物化学课程中脂质代谢一章的教学内容,我们制定了“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疾病”的Sandwich教学内容和方案,将其应用于Sandwich教学法。本次教学为2学时,每学时45分钟。将2013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10个班按整群抽样的原则随机分为两组,其中5个班为实验组,实施sandwich教学法,其他5个班为对照组,以传统教学法授课,均授以相同的课程内容和学时。

2.教学流程。(1)任务下发。将进行Sandwich教学的材料提前2周发给学生;每个班指定协助工作的主席和记录员,主席负责组织分组、计时、照相等,记录员负责记录,课前发放调查问卷,课后将调查问卷、影像资料及PPT整理上交。(2)故事性开场(5分钟)。授课教师以明星、政界名人等为例讲解高血脂与心脑血管异常的危害,并讲解Sandwich教学实施步骤,同时提出本次课堂要讨论的5个问题,例如:人为什么会发生肥胖?肥胖如何诊断?体内脂肪的来源有哪些?脂肪何时以及如何被利用?脂类及脂肪动员的产物在体内是如何被运输的?(3)分组学习(10分钟)。30位学生提前10分钟进入教室,随机按编号就坐并按初始编号进入A、B、C、D、E组分别讨论问题1~5。(4)交叉学习(15分钟)。分组学习结束后,以编号1、2、3、4、5重新组合成新的小组(A-1、B-1、C-1、D-1……),每位同学在新小组里汇报前一问题的结果,从而实现新的小组成员分享5个问题的结果,使每位同学对每个问题都有所了解,并可相互交流新的看法和意见。(5)汇总讨论(25分钟)。学生回到原先的分组学习小组,带回交叉学习过程中其他学生的补充意见,并对问题进行整理,由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学生汇报最终讨论结果。(6)教师小结(20分钟)。教师围绕学生讨论的5个问题进行总结,并对讨论过程中出现的分歧或疑问进行解答。(7)金鱼缸讨论(10分钟)。先由教师提出综合性案例,全班学生共同讨论,再指定部分学生发言,其他学生可补充发言。提出的案例为:张某,男,25岁,身高1.82m,体重156kg,腹围1.52m,胸围1.38m,臀围1.31m。血压:160/100mmHg,血清甘油三酯水平为5.36mmol/L,血清胆固醇含量为:10.31mmol/L。血糖为:7.2mmol/L,腹部B超检测为中度脂肪肝。要求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应用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①试计算张某体重是否超重?属于几度肥胖?②是否患有疾病?产生原因可能是什么?③建议给予哪些干预措施?(8)教学反馈(5分钟)。学生完成课前发放的调查问卷,并针对本次Sandwich教学做出评价,对于教学实施的各个环节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Sandwich教学法效果评价

1.考试成绩。课程结束后,由本教研室命题组老师自主命题并对实验组及对照组学生进行考核,均采用闭卷考试,由同一阅卷组教师按统一的评分标准评卷。由表1可见,实验组学生的平均成绩、优秀率、及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学生,P

2.效果评价。对2013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10个班级300名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问卷全部收回,有效率100%,对Sandwich教学法在生物化学理论课程中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如表2所示,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sandwich教学法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总结归纳和逻辑推理能力、增强学习积极性、交流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三、讨论

生物化学作为一门医学基础课程,除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及技能外,更重要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生物化学中进行Sandwich教学能将生物化学知识与医学实际问题密切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主动做好预习、查阅资料,把所学的医学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使各科知识融会贯通,保证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的多学科知识。学习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学生之间相互影响和督促,能充分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要做到在讨论过程中清楚的表述自己的观点,就必然会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分析并提高个人的表达交流能力。结合我们的教学效果评价结果可以看出,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sandwich教学法不仅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总结归纳和逻辑推理能力,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交流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然而,在sandwich教学法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1)没有设定教案撰写的规范。教师在准备过程中只能自己摸索,尤其是在教学内容,问题设置、病案设计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2)受一定的时间、地点的限制。该教学只能在30人左右的小范围内进行,而不适用于200人的大班授课,要求配置较多的教师和教学资源。(3)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教师不但要具有驾驭课堂节奏的能力,在讨论过程中还要注意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在有限的时间内系统总结难点和重点,答疑解惑,故对教师整体要求较高。

综上所述,sandwich教学模式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效果很明显,是一种有效的、值得进一步探索的教学方式。如何结合传统教学法进行研究改良,依据学科和学生的特点有效的应用sandwich教学,还需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参考文献:

[1]黄刚,付晓红,连继勤,等.教学方法改革在提高生物化学教学质量中的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7):134-135.

[2]黄亚玲,马建辉,彭义香,等.Sandwich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医学与社会,2008,21(3):55-56.

[3]郑秀敏.“三明治”式教学法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J].高教探索,2004,20(2):46-48.

上一篇:研讨型教学法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法学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