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科技创新凸显特色教育

时间:2022-07-08 02:27:59

重视科技创新凸显特色教育

【关键词】 新课改;科技创新;学生素质;

培养兴趣;素质教育;转变观

【中图分类号】 G633.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12―0024―01

为了认真落实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和新时期教育规划纲要,培养学生崇尚科学、抵制不良的行为习惯,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激发学生积极的科学探究、科学创新的热情,进一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推进创新教育的步伐,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新课改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大纲要求,以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为载体,提升科技辅导老师的自身功力,增强学生们科学探究的热情。

一、新课改对提高学生素质、全面健康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过去的应试教育提出了挑战

1. 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要科研化。以《通用技术》课为基础,高中各年级必须要开展研究性学习,开展并制定专题研究性学习报告制度,从筹划、准备、制定方案、实践探究等都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而且要落到实处。只要我们理、化、生、历史、地理、信息技术的老师人人出主意,想办法,人人动手,积极参与,指导两到三个研究项目,就会带动全校性的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认识到创造发明不再是科学家的专利,这样在积少成多、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逐步提高科技含量,达到创新性、科研型、实用性的要求。

2. 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要经常化、多样化。指导学生开展课外综合实践及社团活动,从各个方面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可以开设如物理兴趣小组活动、音乐、绘画等多个兴趣小组,并开展小发明、小制作、小创造等活动;也可以走出校园,调查当地风土人情、文化遗址、名人趣事等等,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科技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有效地实现各学科之间知识的整合以及能力的提高,使科技创新活动经常化、知识化、最大化。

二、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上好《通用技术》课,目的就是发展素质教育,让学生们从中受益,最终实现学生终身发展的目的

1. 上好《通用技术》课,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实现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过程,使学生们体验到科学探究过程的快乐。在完成《通用技术》课的每一个实验中都要认真扎实,细细品味,科学探究,重在过程。在不断的动脑、动手过程中,他们不断地猜想、不断地探究,奇妙的现象和规律也就随之而来。这种探索发现的快乐是其他一切娱乐所替代不了的,学生就会从厌学到乐学,最终形成兴趣。

2. 科学探究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也培养了他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们通过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培养了爱科学、爱创新的能力,提高了求知的兴趣,感染了他们热爱科学的热情,使学生们保持对科学的极大兴趣,并树立献身科学的人生理想,培养了学生们的人生观、价值观。

3. 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使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每一次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们体会到应当将我们平时课本中所学到的各科知识形成网络加以活用,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不仅要善于与其他知识建立联系,而且还要懂得将不同知识加以灵活运用,这样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从而构成一个知识体系,增强个人素质,提高个人能力,真正实现活学活用。

4. 科技创新活动培养了学生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实验中每一个环节,如原理、目的、器材、步骤、数据的处理等都要按照严格的规程来进行操作,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从中感受到实际科研工作的艰辛以及精益求精的态度。真正体验到科研工作的甜酸苦辣,从而认识到干任何事不可能一蹴而就,是要付出艰苦劳动的,要认识到必须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三、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坚持新课改,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是关键

1. 全体师生必须提高对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的认识。学校领导要把科技活动经常化、教学化、课题化、制度化。学校要以出色的成就、崭新的风貌进行新课改,认识新课改,上好《通用技术》课,不要做做样子,流于形式;领导要用睿智的目光,构划出新世纪学生发展的宏图,提出较前沿的办学特色,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本,让每一个学生在创造实践中成长,培养21世纪具有综合能力的各行各业的创造性人才为目的。

2. 学校、社会、家庭必须加大对青少年科技活动的投资。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学校要重视,社会、家长要大力支持,要为科技活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不断增加高科技项目,如机器人制作、电子作品制作,或者办好创新活动室等,要得到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以保证学校科技活动的开展落到实处。

3. 教师必须提高认识、扎实工作。科技创新不是通用技术教师的专利,而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以常规教育为主,科技创新教育为载体,进一步推进深化素质教育。要求学生既要全面发展,又要学有特长,全面发展是基础,学有特长是根本,发挥个性是手段,培养创造才能是目的。

上一篇:对培养创新型教师的几点认识 下一篇: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创新学校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