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侣园的联想

时间:2022-07-08 01:18:46

爱侣园的联想

有一次在酒席间和梅先生(知名留法酒评人士)讨论到两只公鸡Leflaive白酒品鉴经历中遇到的一些过早氧化(或曰受热受损)的情况,梅先生提到很多业内人士都有类似疑惑,如果不做双盲测试的话很难证明过早氧化对口感的影响。

在红酒酿造的生物动力法(注解:即将葡萄园视为一个生命的整体,强调生物的多样性以及减少人力的介入,从而促进葡萄的生长和限制寄生生物的发展)推崇者们看来,杜绝二氧化硫之类物质的使用而导致酒的保存相对难度高的可能性不是不存在。(注解:酿造中加入一定比例的二氧化硫是为了防腐和防止氧化)于是我便脱口而出道:这个用二氧化硫的公认现象,就像女生的保养一般,不一定要专业美容院级别,但基本的护肤品还是需要的吧……

这段引言是想表达一种对葡萄酒的理解――抽象的,遥远的,非专业人士可能体会不到的乐趣……所以,我常常在思考个性化的感受如何用感官的、近身的、共识化的事物来举例说明,让更多的人理解葡萄酒的乐趣。

有一次,和一位酒友深夜彻谈Chambolle-Musigny(法国勃艮第著名的产葡萄酒村庄名字)的几个酿酒名家,不免要涉及Jacques-Frederic Mugnier,Georges Roumier,Comte Georges de Vogue。三家都拥有“爱侣园”这块著名的葡萄园,我有幸都遇到过,一直想用形象的比喻来描述三家酿造的不同风格,沟通中不自觉地想到几位“红楼”人物。

Jacques-Frederic Mugnier的爱侣园2002极度纤细,需要耐心伺候她。活脱脱二十年前央视版本《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这款酒的感觉非常倦怠,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她清纯、细腻、天真地散发着各种果香。其实,林妹妹大概也只有宝玉哥哥喜欢,大观园的热闹气氛里她哪一回举止得体从容不迫了呢?

Georges Roumier的爱侣园开瓶后,在浓郁度和果味以外,单宁显得略张牙舞爪,野性中蕴含着多姿多彩。极像那位爽朗、漂亮、有地位、名声响而又泼辣的王熙凤。以熙凤的这般能耐超群,只要不是遇到灭顶之灾,无论是富贵之家还是贫贱寒屋,一定都能打理得井井有条,Georges Roumier的酒风亦如是。

Vogue的爱侣园则在无形中体现着良好的天资和后天的精致用心,仿佛与心仪却未曾表白的他贴近。Vogue的爱侣园是印象中最讨巧的那一款,比之JFM更容易亲近,相较Roumier更多份温婉。让我想到薛宝钗,除非是那个“紫鹃”丫头,否则谁能挑得出宝钗的不是?

简言之,酒的感受在于和内心共鸣,自己听到了,就是完美了。

上一篇:克莱尔·德尼 生活在,别处 下一篇:《锡尔斯玛利亚》让我们再一次轻描淡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