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鄂西山区发展山羊生产的几点建议

时间:2022-07-07 11:09:10

对鄂西山区发展山羊生产的几点建议

中图分类号:S8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08)06-0010-02

湖北省恩施自治州有草场面积125.45万hm2,其中可利用成片草地面积93.41万hm2,理论载畜量达100万个黄牛单位,实际载畜量仅达到30%左右。恩施及武陵山区的草场主要以高山草场和山地灌丛草场为主,适于发展优质肉山羊产业。农业部定点扶持恩施自治州及湘西自治州,将优质肉羊发展作为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扶持。经过5年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仍存在养羊规模不大,综合经济效益不佳等问题。

恩施州年均降雨量为1500mm,且降雨相对集中,坡地面积比重大,极易形成洪水、泥石流,造成大面积水土流失,一是加重了占本地面积55%以上的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进程,二是对长江及清江流域防洪及水电开发增加了技术难度。治理水土流失是恩施自治州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为推动恩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引导肉羊产业发展,笔者结合多年基层工作实际,认为应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1、以肉羊产业的标准化建设推动肉羊产业化经营

恩施有两大特点,一是生态环境条件好,工业不发达,以水电产业为主,特别是没有大型重工业污染环境;二是草资源相对丰富,主要以灌丛草地为主,最适于发展山羊。但也存在交通不便,国土整治工作迟缓,规模化生产条件不具备等实际问题。为此,优质肉羊产业发展应立足于发展绿色及有机肉羊产业,以高质量求得高效益,以优质肉羊品牌抢占高端市场,提高肉羊价格,大力促进优质肉羊出口,增加养殖效益。扶持优质肉羊屠宰加工企业,就地加工增值,降低运输成本,增加当地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加强优质肉羊选育工作,建立和完善肉羊良种繁育体系,实行自繁自养,控制种羊流入。减少疫病传人。支持建立标准化的绿色或有机肉羊生产基地,参与标准化认证,创立品牌,支持企业宣传品牌、推销优质羊肉,扩大品牌影响,占领市场。

2、加强肉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提高优质肉羊生产性能

恩施州主要饲养的肉羊品种有马头山羊和宜昌白山羊,多年来农村实行家系群养,近交、反交严重,目前山羊的生产性能与20世纪80年代初山羊的生产性能比较,降低了不少。近几年大量引进了南江黄羊、波尔山羊等优质肉用山羊良种,但是各引种单位、个人之间,各自为政,没有进行品种选育合作,更没有制订选育目标,还有部分单位和个人纯粹为了炒种,存在盲目引种,种羊质量不高。检疫不严,带来了疫病,引起了一系列技术问题,导致山羊产业发展缓慢。为此建议州、县制订优质肉羊育种规划,有计划引进种羊,将波・南・本三元杂交生产体系,作为全州商品羊生产主要推广模式。要在马头山羊和宜昌白山羊的选育提纯扶壮上下工夫,扩大优质种羊生产规模。重点提高胎产羔数、年育成数、生长速度等指标。建议成立山羊良种选育协作组织,建立优良种羊登记制度,推广山羊人工授精技术,完善良种推广技术服务网络。同时整合已引进的南江黄羊和波尔山羊种羊资源,建立规范的选育场,及时登记引进的特级、一级种羊,提高现有种羊群的生产水平。山羊良种选育协作组织要定期召开协作会议,相互交流选育经验,推介、评选特级种羊,扩大种羊影响,提高种羊生产水平。

3、选择适度规模饲养

山羊的饲养规模要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生产水平、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相适应,生产规模过小,劳动生产率低;过大,又受周转金、饲草饲料限制,同时也增加了动物疫病发生的机率,还要增加设施设备投资。农村土地实行承包经营,草地经营权归各农户所有,山区受自然山界限制,大规模集约化养殖存在管理难度大,技术不成熟,投资大,成本高,特别是越冬饲草饲料成本高等现实问题。当前,武陵山区肉山羊饲养规模以30~50只能繁母羊为宜:1个劳动力管理,可年出栏肉羊100~150只,收入3.0万~4.5万元。以“小群体,大规模”模式建立肉羊生产基地,奶山羊的发展要与加工企业配套,目前还不具备条件。

4、走产业化发展之路

促进养羊协会和养羊小区建设和发展,扶持羊屠宰加工企业发展,对羊产品进行深度开发利用,延伸产业链条。实现就地屠宰加工增值,创立品牌,提高产品竞争力。农户分散经营给畜产品流通与营销带来很多困难:一是产品供需价格信息不畅通,利润流向中间环节。群众反映说,养羊的不如买卖羊的;二是生产分散,组织难度大,不利于新技术的推广:三是抗市场风险能力弱。提高山羊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将成千上万农户组织起来,实行利益共享,一是有利于整体生产水平的提高,二是统一对外销售,减少中间环节,可降低销售成本,三是提高组织的话语权,增强抗市场风险的能力。重点是要按农民的意愿,平等组建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民营组织,解决单家独户无法也不可能解决的问题。

5、强化动物疫病防治工作

山羊抗病力强,但是随着生产规模扩大,集约化程度提高,畜禽的流通越来越大,给羊病防治增加了难度。部分农户为了提高羊群生产性能,大量地、频繁地从外地引进种羊,由于检疫不严,也没有按规定进行21d的隔离观察,引入羊病发生概率明显增加,对养羊业构成新的威胁。为此,要严格执行动物防检制度,实行隔离观察制度和引种审批制,贯彻“以防为主、治疗为辅”方针,强化动物免疫接种和定期驱虫工作,推广科学实用的新式栏圈,改革饲养管理方式,增强山羊抵抗力,减少羊病发生概率。同时为满足无公害或绿色食品生产要求,加强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标准,禁止使用已禁用的兽药,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

6、以提高羔羊育成率为核心,加强山羊饲养管理

生产实践中,母羊繁殖率低,羔羊育成率低,断奶个体小,肉羊饲养周期长,导致养羊效益不高。生产中存在品种近交退化,怀孕母羊管理不当,营养不良,羔羊弱小,抗病力弱,母羊泌乳不足,没有对羔羊采取补饲措施。特别是秋冬羔,因饲草饲料准备不充足,缺乏保温措施,母羊瘦弱,因营养不足,管理粗放,造成羔羊大批死亡。为此,要采取综合措施提高羔羊育成率:①加强种羊选育工作,建议商品羊全部利用杂交羊。②改善基础设施,增加防寒防暑能力。③强化饲养管理,包括母羊与羔羊的管理,母羊的产后补饲和羔羊的补饲是培育优质羔羊的关键。④做好羔羊的早期管理,产后7d是羔羊的死亡高峰期,重点做好消毒、接生、吃足初乳、防寒保暖、寄养等工作。⑤做好羊病防治工作,防母羊炎、产后无乳、羔羊痢疾等,母羊产后21d驱虫1次,做好羊三联四防苗或五联苗的注射工作,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山羊痘苗等可根据需要选择注射。

7、推广羔羊集中育肥技术

山羊一般年产2胎,胎产1.8只羔,8月龄前生长速度 快。目前山羊肉市场价格高,需求逐年增长,山羊集中育肥,一是可提高肉羊品质和整齐度,提高销售价格:二是有利于组织销售,降低销售成本;三是有利于降低山羊越冬成本。春羔进行育肥,秋冬季可出售,夏秋羔育肥,春节前后可出售此时是羊肉消费的高峰期,可提高山羊经济效益;四是可减轻山羊越冬压力。山羊是草食动物,夏秋季鲜草多,而冬季与早春牧草最少,如大量羊越冬,就增加饲草饲料贮藏量,山区运输不便,成本快速增加;五是提高饲料利用率。短期育肥羔羊饲料转化率高,生长迅速,可大量利用精料,降低肉羊生产成本。同时集中育肥,是相对专业化的生产,生产效率高还有利于技术的推广。

8、改善饲养管理方式,对草山草坡资源进行可持续利用

传统饲养山羊多采用自由放牧方式,缺点:①羊圈舍附近、水源地周围、道路两边牧草被过度利用,使草地退化,地面,而边远地方,草资源没有充分利用。②没有实行轮牧制度,过度放牧地方草地逐年退化,产草量下降。③没有进行草地载畜量监测,牲畜多的地方草地逐年退化。④投资不足,草水不配套,因没有饮水设施而影响草地的利用。为此,要采取统一规划、利用山地自然界划区,科学轮牧,提高单位面积牧草产量,也可分步对草地进行改良,延长牧草生长期和产草量,提高单位面积载畜量。

9、坚持因地制宜发展山羊产业

发展山羊,一是要依靠市场,选择适宜的品种,良种是高效养羊的基础;二是依靠资源优势,养好山羊,降低饲养管理成本,提高山羊的市场竞争力;三是依靠科技,改善饲养管理条件和改进饲养管理方式,提高生产率。山区地理条件复杂,因农村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时,将草山草坡分到农户经营管理,当时还分为好、中、差三个等级和远、近分别分块,且本地人口密度达到125人/km2,草地的放牧利用易在农户间产生矛盾,山区山羊生产宜采用半牧半圈养方式,适于发展山羊的地方才可大力发展,采取合作方式集中管理草地是提高草地经营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10、开发饲草饲料资源,降低饲料生产成本,提高养羊效益

降低养羊成本,扩大养羊规模,才能提高养羊综合效益。山区有大量的草山草坡和林下草地,丰富的饲草资源是发展山羊的好条件,根据牧草的生长特点,合理利用这些资源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之一。山地资源的开发利用,重点是利用山地的水热条件,其气候特点是随海拔高度变化呈现明显的规律变化:海拔高度每上升100m,年均气温下降0.55~0.65℃,年降雨量增加35mm。无霜期低山(海拔800m以下)282d,高山(海拔1200m以上)220d,低山是人口集中区,高山人口稀少,为此,海拔1200m以下的低山、二高山可充分利用大量的冬闲地种植一年生黑麦草或豆科牧草。实行粮一草轮作,解决冬春季牧草短缺问题,同时可增加地表植被,有利于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有机质,还可利用豆科牧草生物固氮,增加土壤肥力。高山地区可利用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高产刈割草地,生产优质干草与青贮饲料,解决越冬牧草问题。另外,还要加大农作物秸秆的开发利用力度,一是可适当提前农作物收获期,提高秸秆质量;二是推广秸秆氨化和微贮技术,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和适口性;三是进行饲料的深度加工,生产山羊全价饲料,减少饲料保存费用,延长保存期,降低山羊圈养人工费用;四是推广饲料专用农作物,提高饲料的产量和质量,力争达到增加单位面积畜产品产量的目标。

上一篇:规模化猪场生猪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 下一篇:新修订《动物防疫法》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