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写纠错的遍数统一与不统一的效果比较

时间:2022-07-07 10:10:04

默写纠错的遍数统一与不统一的效果比较

摘 要:以预初六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就语文文言文中字词句默写后学生纠错的遍数统一(即不论错的多少,全班一律纠五遍)与不统一(即采用错得多纠的遍数相应也多,错得少纠的遍数相应也少)的效果作了一次比较实验。结果证明,默写后采用纠错遍数不统一(即“错少纠少,错多纠多”)的方式,分层次教学,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背诵需默写的知识,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默写纠错遍数;实验研究;统一

一、问题提出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生负担,是当今社会、教师、家长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更是当下学生本身的迫切需求。最近,我以我所带六(3)、六(6)两个班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就默写纠错遍数的统一与不统一的效果作了一次比较实验。

在本次实验中,教师对六(6)班统一纠错遍数为5遍,而对六(3)班采用不统一纠错遍数的方法,具体是根据学生分数的高低来确定遍数,每次考20个知识点,满分100分。由于张春雅先生的实验已有结论,生字抄写2~3遍达到的效果最好,所以我规定默写达到80分以上纠错2遍,60~80分之间的纠错4遍,60分以下的纠错5遍。

二、实验设计

实验采用两个班级轮班对比法,在上海市嘉定区丰庄中学六(3)(共有31学生)、六(6)(共有33个学生)两个班同时进行。六(3)、六(6)两个班级学生平均水平相当,都有好、中、学困三类学生。上学期期末考试六(3)、六(6)两班的平均分分别是73.0和72.8,本学期期中考试两班的平均分分别是68.6和68.8。整个实验分成两个阶段,为期两个月。第一阶段,六(3)班学生每篇课文采用纠错遍数不统一的方式进行,六(6)班的学生每篇课文纠错的遍数采用统一纠五遍的方式进行。第二阶段进行轮换。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我们还采用实物鼓励的方式,让学生看到错少的好处。

本次实验以六年级第二学期语文第七单元二十六至三十课文言字词句为默写内容,对学生的默写成绩逐一登记,通过观察分析两个班级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每篇课文学生默写成绩总和以及平均分的递增趋势,同时对两个班实行不统一纠错遍数和统一纠错遍数两个阶段的成绩(选择好、中、学困生三个层次的学生代表)的递增趋势进行分析。通过两个方面的比较,以了解这种方法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不统一纠错遍数(错少纠少)的书写质量是否优于统一纠错遍数的。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本次实验中,我指导学生学习了5篇文言文字词句,将每位学生两个阶段的成绩进行相关的记录与整理,最后将实验得出的数据用软件进行分析。

从六(3)、六(6)两个班第一阶段平均分统计数据中可以得出第一阶段实行纠错遍数不统一的被试的六(3)班学生成绩递增趋势和每课平均分都明显高于实行纠错遍数统一的六(6)班,从而判断六(3)班代表的总体差异也是占优势的。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六(6)班学生由于不论错的多少,纠错遍数统一五遍,导致平均分时高时低,不具有规律性。这说明,默写后纠错时采用遍数“错多纠多、错少纠少”不统一的形式和统一纠错遍数的方式之间差异是显著的,也就是说,学生每课错的题目因为有“错少纠少”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课下准备的功夫就会大一点,这就是不同分数不错待遇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作用。

从六(3)、六(6)两个班第二阶段的平均分统计分析中我们得到同样类似的结果,唯一不同的只是学生的平均分都比第一阶段更高一些,这是由于第二阶段的考试已经复习考过的内容,相对来说,学生的掌握程度要较第一阶段好一些。

从六(3)、六(6)筛霭嗟难生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成绩对比,我们可以得出采用纠错遍数不统一“错少纠少”的方式,不论是哪个层次水平的学生,都会因此而努力靠近“错少”的分数。中等学生在努力地向80分以上靠近,而学困生也是在努力地向60分靠近,以此期望纠错的遍数更少。

结果证明,默写纠错的遍数实行统一与不统一的方式,对于学生主动积极性的调动作用是不一样的。不统一的纠错遍数设计更能让学生为更好的成绩而努力,以期达到一个不用纠错的目的。

总之,通过本次的对比试验研究,我们寻找到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不是为了批评默写错的多的学生,更重要的是鼓励那些错多的学生向错少的方向去努力。因为采用纠错遍数不统一(错多纠多、错少纠少)的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学习的目标性更加明确,是老师可以采纳的教学好方法。

参考文献:

[1]金蕴玉,冯健.抄写生字四遍与八遍的效果比较试验[J].上海教育科研,1982(3).

[2]吕玲.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上一篇:展示课堂上的另一种精彩 下一篇:感觉好才能做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