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转型中渴求与中国更紧密合作

时间:2022-07-07 08:58:27

英特尔转型中渴求与中国更紧密合作

中国IT产业追求自主创新,英特尔也需要维持其技术优势。在新的世界产业格局面前,一味强调中国企业与英特尔的竞争或合作都不大理性

没有人否认英特尔对中国IT产业进步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但它的一些所作所为又总招致中国产业界半信半疑的眼光。尤其是在“英特尔CPU在中国市场谋求垄断”,以及“对不合作的中国PC厂商如何”等传言的时候,这家全球最大的芯片提供商大谈与中方的合作,未免让人感觉不过是一种短暂的“安抚”。

如何让中方合作伙伴正确认识转型后的英特尔,英特尔未来如何与中国产业界更好地合作,成了业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2006年4月17日,北京五洲皇冠假日酒店,在英特尔一年一度的IDF北京盛会召开的前一天,《IT时代周刊》就这些话题独家专访了英特尔全球副总裁兼渠道平台事业部(CPG)总经理萧慕廉。

未来式英特尔

《IT时代周刊》:由于竞争对手在技术上逐渐赶超,英特尔再专注于做单一芯片提供商可能前景堪忧,因此正在向平台解决方案供应商方向转型,英特尔将会和以前有何不同?

萧慕廉:所谓“平台”概念就是英特尔要把各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像处理器、芯片组、通讯部件以及其他软/硬件很好地集中到一起,通过一个平台解决方案提供给客户。

消费者购买电脑不是单买一块CPU、一套芯片组或电脑的某项性能,他需要一个整体平台和解决方案,以获得一种良好体验,而这种良好体验需要一套解决方案,它能够把上述部件很好地集中在一个平台上。

需要注意的是,这套解决方案并非意味着把很好功能的模块放在一起就可以了,它需要提供商明确这个平台是什么架构,如何架构布局更合理,以使组成模块和谐运作,同时还要降低功耗。此外还涉及制造流程最优化的问题,需要考虑把各不同部分在最佳时段推向市场的计划。这迫使供应商具有相应的工程能力和业务能力。我们认为现在除了英特尔,没有其他任何企业具有这种能力。

无助中国缩小“数字鸿沟”

《IT时代周刊》:英特尔旗下的CPG主要是帮助当地市场量身定制产品,像英特尔,包括您本人,您觉得中国市场方面有哪些独特的需求?跟西方发达国家包括美国、欧洲国家不太一样的个性需求有哪些?

萧慕廉:研究中国,实际上我看到两个市场,一部分是大城市市场,像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地方,他们的特性和需求与美国、西欧等成熟市场非常相似,这就是我们眼里的“笔记本市场”。但中国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属于新兴的二级以下的城市,包括农村的待开发市场, 再把中国市场和印度、非洲同样属于新兴市场比较也会发现有很大不同。在中国,即便是比较偏远的农村也有电和电话线等基础设施,有些地方甚至还有宽带设备,这种情况在印度和非洲的绝大部分地方还不存在,所以英特尔也注意到中国的低端市场与这些新兴国家市场之间也存在很大差异。而在农村市场推广PC,以及在二三级城市进一步提高笔记本普及率上,英特尔认为是非常重要的机会。

《IT时代周刊》:中国低端城市或是农村市场表现出来的“数字鸿沟”还比较明显,但他们的购买力相对有限,而国际上又适时推出100美元(依据最新汇率折合为802元人民币)的廉价PC,人们希望这类PC有助于中国贫穷的地方实现信息化。英特尔如何评论廉价PC?

萧慕廉:PC价格还会不断往下降,但问题的实质不是电脑售价问题,而是供应商能不能给用户提供真正有用的电脑。现在有些企业片面强调提供给低端用户买得起的电脑,而这些电脑为了追求低成本而不得不放弃一些配备,比如不能安装标准的操作系统,用不了常用软件,没有CD或DVD,虽然说价格只有100美元,但它的用途非常有限。

相对应的是,3月底,作为“发现电脑”的一部分,英特尔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欧德宁在墨西哥推出低成本,但具有全功能及高品质的台式电脑平台,它适用于新兴市场的推广。这个全功能是指拥有拨号或宽带上网功能,安装Windows系列或Linux操作系统,还可以用CD/DVD光驱及其他外设。消费者除了可以看电影、听音乐,还可以用很多常用软件等,这就是我们提供低成本,而且有完全功能的电脑,也是我们和竞争对手所提出概念的真正区别。

在中国,我们和地方政府合作推出的GAPP计划也是朝着这个方向迈进。我们和省一级的政府部门有一些非常好的合作,而且也涉及银行及一些税务部门,同时还有像地方的一些制造厂家,能够让这些地方的厂家,把相应的这些产品提供给最终用户。而通过这个计划,我相信无论是政府、本地行业,还是最终用户,都可以从中受益。

上一篇:CEO的全球化视觉面临新挑战 下一篇:偏执的企业文化让日本电器在中国迷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