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学校图书馆功能,推进素质教育有效开展

时间:2022-07-07 07:35:20

发挥学校图书馆功能,推进素质教育有效开展

在当前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学校图书馆承担着重要的保障职能,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阅读书籍,让学生能够在书海中遨游。但是,素质教育理念和应试教育理念在部分教师的脑海中激烈地碰撞,部分学校图书馆的功能没有得到完全发挥,成为应付上级领导检查的摆设,功能发挥、书籍使用率都处于较低水平,这样的状况和素质教育如火如荼推进的形势形成了鲜明对比,应当引起重视。

我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紧密结合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推进的需求,立足自身工作职能,不断创新创优,改进工作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主要针对当前学校图书馆功能未能充分发挥的原因开展分析,并阐述自身在放大图书馆功能方面所开展的一些尝试与取得的成效。

一、当前图书馆功能未能充分体现的原因

一是应试教育压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考试分数还是许多教师所关心的主要内容,在这样的理念指引下,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将应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对于学生文学积累、文学素养的提升等方面兼顾不足。学生在学校沿着宿舍、食堂、教室三点一线机械运转,或者在学校、家庭两点之间往返,图书馆则成为远离学生生活的孤岛。过高的应试教育压力,让学生无暇顾及应试科目以外的内容,无法自主安排自己的课外阅读时间。

二是沉重的学业负担剥夺了学生的空间。现在的学生非常辛苦,无休止的考试、训练、背诵、作业等,让学生整天忙得如同陀螺一般,快节奏、高强度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身心疲惫,这就是当今学生的真实写照。在这样节奏的学习生活中,学生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从事课外阅读活动,更无从自由支配时间到图书馆开展阅读。

三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未得到有效培养。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将教学的着力点放在了知识点的巩固强化方面,即使在语文的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中,也忽略了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没有能够结合教学内容的需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提出相应的阅读要求。一方面导致学生阅读量较少,没有能够形成深厚的文学积累,对于阅读分析和作文写作能力的提高都产生了障碍。另一方面,学生缺乏主动阅读的良好习惯,没有能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处处读书的良好习惯。

二、学校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是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世界最广阔的就是知识的海洋,图书馆正是知识海洋的一座码头,丰富的藏书能够让学生获得各种各样的知识,获得与学习有关的、与生活有关的、与成长有关的各种知识。学生在图书馆能够满足学习的需求,受到思想的熏陶,对于学生的学习成长都能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

二是提供了良好的陶冶环境。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较大的外在影响,“孟母三迁”讲述的就是这个道理。同样是读书,在嘈杂的环境中,与在静悄悄的阅览室中,效果是不一样的。学生都有这样的感触,捧着一本书,坐在图书馆里,大家都静悄悄的,只听到书籍翻阅沙沙的声音,大家读书格外入神。由此可见,在图书馆开展读书活动,良好的环境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知识的魅力,能够进一步提高读书效率。

三是提供了正确的思想引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还蕴含着更多的思想情感。一本好书,就是一盏明灯,为学生指引正确的方向;一本好书,如同一个老师,帮助学生茁壮成长。许多书籍向学生讲述了做人的道理,对学生的言行举止、思想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学生在图书馆读书的过程也是受到深刻教育的过程。

三、多渠道放大图书馆素质教育促进成效

一是实行“大图书馆+小图书角”相结合。不可否认,在当前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求所有的学生都有时间到图书馆读书显然是不现实的。图书馆在做好正常借阅工作的同时,还应创新工作思维,走出传统工作模式的条条框框,探索更加切实可行的工作途径,充分发挥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的促进作用。我馆近年来组织开展了“大图书馆+小图书角”改革活动,联合学校相关部门在部分年级开展试点,并逐步推广,取得了明显成效。具体做法: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图书角,书籍的来源主要为学生家庭藏书,在此基础上,图书馆按照分门别类的要求,每月向各班级提供一批课外阅读书籍,一月一换,既保证了书籍的流通性,又及时对书籍进行了整理。在“大图书馆+小图书角”活动中,各个班级都储备了较多图书,为学生阅读量的增加、阅读面的拓宽发挥了良好的保障作用。这种管理模式,将图书馆工作触角延伸到班级,实现相互联动,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二是实行“课堂之上+课外拓展”相结合。在学校有关部门的协调下,以读写活动为统领,将图书馆工作与教学工作联姻。学校要求各班级开展以多读多写为主题的读写活动,学生在课堂学习阅读技巧、写作技巧的基础上,结合课外开展的读书活动,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螺旋上升,促进学生知识积累、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等诸多方面的协调发展。在这一活动模式下,学生到图书馆的次数多了,跑得勤了,读书也从过去的凭兴趣爱好到针对性读书,从过去的随便翻阅到精读、略读、浏览相结合的科学读书,从课堂学习向课外读书活动延伸。在此基础上,图书馆还先后举办了知识竞赛、读书笔记展览等多项活动,以这些活动为契机,激发学生多读书、多好书的热情。

三是实行“坐等上门+主动推介”相结合。在以往的图书管理工作中,我们都是坐等学生到图书馆借阅,这样的工作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很难全面了解藏书的种类,借阅或阅览活动受到制约。我校图书馆引入了图书经营理念,进一步提高图书阅读率,在做好图书馆现有场馆服务的基础上,每周通过学校校刊、广播站等媒体,重点向学生推荐一批优秀读物。在推荐的过程中,不仅向学生介绍作者、背景,还简要说明内容。分批分次向学生推介一千多种适宜青少年阅读的优秀书籍,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借阅的针对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 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在学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一定要注重理念的创新,认真分析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更加科学的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在保障素质教育推进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上一篇:向课堂时间要产出 下一篇:对学校图书馆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