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温柔的夜读后感

时间:2022-07-07 07:34:02

早几年前偶然读到《撒哈拉沙漠》,新颖的故事和异国风情,让人无比感慨!在如此艰难困苦的沙漠条件下,作者竟然能够创造出这么多的乐趣,苦也能看做甜的饮入,把大漠的狂野温柔和活力四射的生活,淋漓展现,形成一种“流浪文学”。由此对作者也产生深刻的印象,浪漫真性情的三毛,深邃细腻的文笔风格,吸引了大批读者,慢慢的逐渐接触到她的书籍,于是便有了《温柔的夜》读感。

在书籍的开场白中,三毛用《永远的夏娃》做成标题,因其漂浮不定的含义,让他想到了她的一位女友,作者回忆了一些日常的小事,由此拉开了序幕,这些美丽的生命的记忆,作者只是用真挚的心灵去写,写出快乐的感觉。《拾荒梦》里,看到了小时候像三毛的影子,自由,率真,想做一个简简单单的拾荒人,可是老师在那些刻板规矩形成的思想下,总是认为只有读书,拥有一个像医生这样的好职业的人才会有出息,硬生生的掰断了作者童年的梦想。很多时候,孩时天真的梦想,总是会被大人们扼杀在摇篮里,但并没有人预见到微小的梦想就没有用,而作者成年后因为拾荒这一习惯颇有受益,她一生的拾荒梦可以有人继承下去,其实每个人都有拾荒梦,它是一个没有终止,没有答案,也不会有结局的谜。

在《相逢何必曾相识》故事里,作者遇见了在滨海大道摆小摊子卖东西的莫里,对于这位来自日本的朋友,作者也对他提供了亲人的帮助,旅途总是艰辛,相遇也是有缘,慷慨大方的三毛夫妇对这位陌生人却如亲人对待。比起现在的时代,人际之间的冷漠,怕碰上事的,有多远走多远,但三毛一直关照着这位陌不相识的人。善良的本性,人文关怀,真是现在社会缺乏的。

一个个故事,一段段经历,三毛把读书和旅行看做生命中最重要的两颗星,最快乐和最痛苦的,都在其中。每一篇作品都透着三毛对人的看法,对人生的启迪和概括。

温柔的夜,作者乘船去丹娜丽芙,在码头遇上一开口就要两百块的陌生人,作者保持警戒,最终受不了良知的煎熬,递给了那位陌生人过港的钱。当三毛看到甲板上的那个陌生人,无比的惭愧,有时候生活中因为信任缺乏,给我们带来了很多麻烦。

《石头记》里,看到了一个童心未泯的三毛,率真的个性,世俗的烦杂好像和她根本不沾边。从她那里,你可以学到释然,你没有必要为了一件事情而一直折磨自己,要学着想开。当她的七块视之如命的石头被人丢了后,她哭了很久很久,深夜的夜空里,她看见了那七块石头,这以后,她并没有整天处在伤心难过之中,既然已经丢了,何必再伤心难过呢。

三毛用她的笔和平凡的事勾勒出这本《温柔的夜》,把简简单单的生活描绘的五彩斑斓,这本书伴随着假期结束,意味无穷,她是我们心里永远的三毛。

上一篇:增强三农服务农历拓展邮政农村市场调研思考 下一篇: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