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胃管的置管方法及护理对一次性插管成功的影响

时间:2022-07-07 06:14:34

留置胃管的置管方法及护理对一次性插管成功的影响

【摘要】 目的 探讨留置胃管的不同置管方法及护理对一次性插管成功的影响。方法 对2011以来在我科所有需要插留置胃管的患者,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插管方法。结果 不同的置管方法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提高了插管成功率,降低自拔管的发生率。结论 在留置胃管时,掌握有效的置管方法,同时对病人及照顾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大大地提高操作的一次性成功率及缩短插入胃管所需的时间,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关键词】 留置胃管;一次性成功;方法及护理

留置胃管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操作方法,但在工作中常遇到极度敏感的病人,使操作不能一次性成功,导致插管失败。为提高操作的一次性成功率及缩短插入胃管所需的时间,并减轻患者的置管痛苦和精神压力。近年来我科在插留置胃管时,掌握了有效的置管方法,同时对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11年以来,对在我科住院的所有需要插留置胃管的患者,针对患者的年龄、病情等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插管方法及采取相应的护理。

1.2 方法

1.2.1 小儿插管方法 对能配合的3岁以上小儿采取同服盐水法:当胃管到达咽部时助手用汤匙给患儿喂生理盐水,边喂边将胃管插至胃内。对昏迷、哭闹不合作小儿使用简易开口器法:患儿仰卧位,固定头部,将特制注射器(一次性5ml注射器去掉活塞,减去及根部,修整切面使其平滑)插入口腔至舌根部,助手固定口腔外空筒柄部,操作者将胃管沿注射器内壁送下直至胃部。上述方法与常规法相比降低了患儿的痛苦,便于护士操作,提高了插管成功率。

1.2.2 清醒患者 插管成功的关键是减少对喉上神经的刺激。当胃管通过咽部刺激喉上神经易引起恶心、呕吐而导致插管失败[1]。插管前充分做好解释工作,调节患者情绪,做好心理护理。患者去枕平卧位,将头轻度向后仰,可相对拉直咽喉部通道,使胃管端沿食道轴线下降,减轻对咽壁的抵触刺激;在后仰位时气管套管处于相对绷直状态,可以使气管及气管套管相对前移,使咽喉部、食道间隙相对扩大,有利于胃管的插入;插入时胃管与咽部所形成的角度减少,插入时胃管反折的可能性减少,发生误入口腔、喉的机会降低;呈螺旋运动状态插入可减少对咽部粘膜的磨擦力,减少刺激,使胃管的韧性增加,促进胃管的插入。

1.2.3 意识障碍患者 选择有丰富的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及操作技术娴熟的护士两位。两人分站患者两侧,患者取平卧或头高位,左侧护士将胃管轻插至14-16cm处稍作停留,观察患者有无不适反应,如患者安静,消失后,左侧护士把胃管交到右侧护士手中,然后用棉签蘸水,轻擦患者唇部及舌面,见患者出现吞咽动作,右侧护士迅速将胃管向前推进送入食道再插至胃部。由于昏迷患者不能配合吞咽动作,采用刺激法,即将胃管插入时先用一些刺激手段使患者产生吞咽反射,然后迅速送入胃管。

2 护理要点

2.1 心理护理 耐心地讲解相关医学常识,解释说明置管的目的、方法及其对疾病恢复的重要性;以及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和具体配合方法[2]使其能接受插管,主动配合。

2.2 现身说教 对于某些对插管极度恐惧的患者除了做好一般的宣教外,可以让之前插过胃管并且疾病已明显好转的患者现身说教。以此为榜样,患者基本能欣然接受此治疗方法,情绪放松从而使插管更加顺利。

2.3 胃管的选择 根据患者的年齡(新生儿按体重)、病情的不同选择质地、粗细及 小合适的胃管,如: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宜选择管径较粗的胃管防止血块堵塞胃管以致引流不畅。

3 结 果

针对不同患者采取不同的置管方法有效地减轻患者的不适反应、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降低自拔管的发生。

4 讨 论

南丁格尔曾经说过“护士的工作对象不是冰冷的石头瓦块,而是有血有肉的患者,护士不但要有爱心,而且还要有一双愿意工作的手,善于创新的头脑,护理工作是爱心和科学完美结合的艺术”。临床工作要求我们除了要有临床护理技术,同时也要求我们有一颗仁爱之心,对胃管留置术的不同病种、不同个体差异的患者,采用有效的技术处理方法,大大地提高了一次置管成功率、有效地减轻患者的不适反应、增加患者的舒适度、降低自拔管的发生。与此同时,患者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护理,护士工作得到了患者的认同,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护患关系也因此更加协调融洽。

参考文献

[1] 张红艳,任安菊.缓速与快速置胃管方法的效果观察.护理学杂志,2002,7(3):163-165.

[2] 王秀华,杜文碧.鼻胃管置入法的护理研究进展.实用护理杂志,2003,19(6):54-55.

上一篇:饮食护理在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价值 下一篇:全程护理干预对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