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非大漠深处的神奇民族——图阿雷格人

时间:2022-07-07 06:06:02

北非大漠深处的神奇民族——图阿雷格人

图阿雷格人是撒哈拉大漠中的一个游牧民族,他们主要居住在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尼日尔和马里几个北非国家中,大约有近百万人,他们是北非柏柏尔人的后羿。最近北非局势动荡,战火四起,就是因为图阿雷格人想谋求独立并与极端武装合作,导致了马里20年民主政治的终结。也许您对北非大漠中的图阿雷格人不是太了解,现在就让笔者因工作的关系曾经接触过图阿雷格人的亲身经历来向您简单介绍一下吧:

图阿雷格人有个独特的习俗,即男子带面纱,而女子则不戴面纱。所以人们把图阿雷格人称作“戴面纱的人”,同时由于面纱是蓝色的,故又把他们称为“蓝色的人”。这种面纱当地土语叫做“伊勃恩·巴多特”,又名“达格里”。面纱是一块宽为25厘米、长为3米、绣有褐色花边的毛织物,披头盖脸,只露眼睛,在脖子上绕一圈后下垂到胸前或背后。男子们无论何时都不能不戴面纱或任意揭开面纱,连睡觉时也必须戴上。只有吃东西时才将面纱揭开一部分,但还需用手遮住嘴。男人若当着女人的面露出脸嘴时,则被认为是一种不可原谅的失礼行为。即使陪着客人喝茶,也要小心翼翼地把嘴巴藏在面纱里。男人们所戴的面纱中除了蓝色的之外,同时也有黑、白、多种颜色,颜色的不同就是分别标明各自生活的地区。

相传,在很久以前的一天,这一民族的男人出去打仗,妇女们在家做好饭菜,等待他们胜利归来.黄昏,男人们垂头丧气的回来了,他们打了败仗.妇女们非常气愤,纷纷扯掉头上的面纱扔到男人脚下,说:“打了败仗还有脸见我们,从今以后你们就把脸遮起来吧!”男人们羞愧的拾起面纱缠在自己的头上。从那以后,这里的妇女就不用遮带面纱了。其实,在图阿雷格男人心目中妇女是美丽的化身。这里的女子确实是很漂亮的,他们十分尊重妇女,妇女有地位很高。孩子们属于母亲方面的种族姓,而不属于父亲的姓。并且父亲不是小孩的男性血亲,而母系的一个兄弟才是。孩子从一个舅舅那里继承下来,而不是从他们的父母那里继承下来。妇女的权威是极大的,她们是图阿雷格文明的真正标志。妇女们可以不带面纱高兴地四处游逛,而男人却必须从18岁起,就在他们脸上罩着一块蓝布面纱,仅留下眼睛和鼻梁没有遮起来,如果可以看见他的鼻尖,他就被认为装束不当,而受到人们的冷眼。过去,面纱即使在吃饭时也不得揭去,用勺子从它下面送进嘴里。现在,这一风俗并不像过去那样生硬地照办了,你可以在一些场合下见到:一些男人为了吃饭方便而把他们的面纱拉至下颌处,甚至可以看到,一些男人在众人面前不害臊地换面纱,这样,你就可以难得一见地很快扫视一下那些男人们的“庐山真面目”了。

图阿雷格人是世界上唯一的男人带面纱的民族,关于这一点,人们有许多猜测:由于自然原因,这里风沙较多,在沙暴时,脸上遮上块面纱是很好的。但这并不能解释为什么在自己家里,他们也不能拿掉面纱呢?这或许有着早已被人们遗忘的或神秘的原因。现在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是:如若一个将要死的武士不遮住他的面孔,灵魂就会逃掉,因为灵魂会从鼻、口逃出去。另一个这样的传说中讲道,没有面纱的男人注定要成为恶鬼的。现代的图阿雷格人也不知道怎样解释,他们只认为,不带面纱给人看见是不适当的。尽管如此,现在这一旧风俗,在一些年轻人身上已失去了过去的威力,而露出面孔也不怎么要紧了。

一般学者认为,图阿雷格人的祖先是北非的柏柏尔人。阿拉伯人征服北非后,当地的柏柏尔人逐渐成为伊斯兰教徒。但是,柏柏尔人仍然时常与阿拉伯人发生冲突,并逐步建立了多个柏柏尔人伊斯兰政权。为了对付柏柏尔人势力,北非的阿拉伯人号召当时还在阿拉伯半岛老家的阿拉伯人移民北非。在阿拉伯移民的劫掠性冲击下,很多柏柏尔人无家可归,成群结队地流落进撒哈拉沙漠。这些流落进撒哈拉沙漠的柏柏尔人各自发展,逐渐形成了新的独特的群体,图阿雷格人就是其中一支。

不过,在图阿雷格人看来,他们的起源并不是这么回事。根据图阿雷格人的传说,他们的真正祖先是一个名叫希娜纳的女王。有一次,女王在女仆塔卡玛特和一些的陪伴下,前往撒哈拉沙漠里的某个地方。但是在途中,她们的粮食和水用光了,饥饿和干渴袭来,很快就将夺取她们的生命。忠诚的女仆塔卡玛特为了挽救女王,拖着疲惫的身躯四处寻找食物和水源。终于,塔卡玛特在一个蚁穴找到了粮食。女王和随从们得救了,她们继续前进。最后,女王抵达了目的地。在那里,女王和女仆与当地人结婚,女王生下了一个女儿,女仆生下了两个女儿。正是这三个女孩繁衍了第一代图阿雷格人。

图阿雷格人有自己的文字,但是掌握这种文字的一般只是女图阿雷格人,他们能读会写,很多图阿雷格的文艺作品都出自他们之手。可以说,她们才是“有闲阶级”。而男图阿雷格人呢,则要打猎放牧,还得作战抢劫。在沙漠地带,对图阿雷格人来说,基本上不能从事农业,他们唯有放牧,但沙漠同样也不是良好的牧场。所以,图阿雷格人的经济生活是匮乏的,完全依赖放牧根本不可能生存。在这种情况下,图阿雷格人一方面向来往于撒哈拉沙漠的商队收取过境税——其实就是保护费,另一方面则干脆武装抢劫过往商队或者周边的定居国家。有时图阿雷格人自己也参与经商,不过他们的货物一般都是抢来的。图阿雷格人对撒哈拉沙漠商队的抢劫遵循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既不对商队进行毁灭性劫掠,也不天天劫掠,总之要让商队觉得:虽然可能会有劫掠,但有时仍可避过风险,只要赚一把就行,有时被劫点就劫点,剩下的货物如果卖的好也不会亏本。所以,即使图阿雷格人长期横行于撒哈拉商道,但基本上没有使这些商道断绝。图阿雷格人除了抢劫商队外,还对周边的国家进行骚扰劫掠,西苏丹的马里帝国、桑海帝国以及中苏丹的加涅姆-博尔努帝国就长期受他们的威胁。只有在帝国非常稳定、统治者非常强大的时期,图阿雷格人才会保持安分。但有时,他们仍会在沙漠中劫杀来自这些国家的政府官员、使节甚至前往麦加朝圣的国王,马里帝国就有国王在麦加朝圣后返回时在撒哈拉沙漠被劫杀。马里帝国的著名帝王曼萨?穆萨前往麦加朝圣时,带了非常多的随从和武装人员,有一个原因就是防止途经沙漠时遭图阿雷格人的攻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向图阿雷格人炫耀武力。在曼萨?穆萨统治时期,图阿雷格人确实非常安分,甚至还向马里帝国进贡。

面纱之于图阿雷格人的意义可以从两个例子体现出来。一个是,决不能揭起图阿雷格男人的面纱。面纱被揭起,对图阿雷格男人自己来说是羞耻,对揭面纱的人来说则意味着死亡。另一个例子是说,如果在作战中一个图阿雷格人死了,他的面纱也掉了,那么他的同伴——即使是最亲密的同伴——在收尸时,只有将面纱重新蒙上才能确认死者到底是谁。

长期游牧、崇尚自由的图阿雷格人到了近代尤其是现代后,遇到了他们难以克服的难题。在所在各国政府的要求下,他们不得不向定居生活转变,从事一些定居的职业。撒哈拉沙漠发现石油后,一些图阿雷格人成了石油工人。但是,图阿雷格人始终无法适应这种呆在原地的生活,他们非常痛苦。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一些图阿雷格人在油井工作一段时间后,纷纷选择自杀。如今已不可能再让图阿雷格人过那种游牧劫掠的生活,现代的经济必须要求他们转变适应。这样一来,图阿雷格人实际上早已不再是当年的图阿雷格人。

上一篇:雨林版纳:大自然雕刻的优山美地 下一篇:去上海,找一只叫“能猫”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