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问答教学”和“对话教学”的几点想法

时间:2022-07-07 05:54:35

对“问答教学”和“对话教学”的几点想法

摘要:新课程将课堂教学定位为交往,交往的主要形式是对话。然而,教师至今仍然把“问答”等同“对话”。本文通过两节课的教学片断,探讨了“问答教学”和“对话教学”的几点想法。

关键词:问答 对话 对话教学

先让我们走进课堂,看两则课堂教学片断实录(教学片断有删减。为了更好地说明将每一节课的节选分成多个片断,采取了连续编号,实际教学过程并非连续):

第一节课:

片段1:

师: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生1: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师:作者用了三个事例证明其论点的正确性,第一个事例是什么?

生2:文天祥宁死不肯投降。

师:第二个例子是什么?

生3:穷人不食嗟来之食。

片段2:

师:第三个是什么?

生4:闻一多视死如归。

师(怒目):他死了吗?你是怎么看书的?掉头对大家:应该说“闻一多怒对……”

生4:的手枪。

片段3:

师:他有两句著名的诗,这两句诗是?

生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片段4:

师:大家在早读课时都朗读过这首诗歌,谈谈你的阅读感受。

生1:这是一首表达忧郁情怀的诗歌。

生2:我读后觉得很凄婉。

生3:冷落。

生4:太寂寞了。

生5:有点惆怅。

片段5:

生:我觉得她每节的最后一句在语调上处理不太好,每节的语调太过于平缓,没有抑扬顿挫之感,不能体现“我”见到女郎前后的情感起伏。

师:哦,你的看法很有见地。说说你怎么样处理每一节的语气和语调?

生:每节起句音量压低,缓慢深情地读出第一句后,把音调越降越低,语速还要渐渐放慢,读到每节最后一句时要一词一停顿。最后一个词要拖长音调。

师:你分析得很中肯,表述也很清楚、明确。(顿)你是否注意到这首诗押的韵?

生(全班):押ang韵

片段6:

师:大家都带着感情诵读了诗歌,你觉得这首诗向你传达怎样的情感?

生1:忧愁。

生2:伤感。

生3:哀愁。

生4:苦闷。

生5:彷徨。

师:大家谈得很具体,也很独到。作者戴望舒运用哪些意象来表达这种情感?

生1:雨巷,油纸伞。

生2:还有丁香花,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

片段7:

师:谈谈你们对这些意象的理解。(课堂上忽而安静下来,学生睁大眼睛,面面相觑,继而把视线投向我。大概这个问题不好回答。我从另一角度启发学生理解)如果把《雨巷》拍成电视散文,你是导演,你选择怎样的环境和男女抒情主人公?对主人公的服装、表情、动作和道具,你有什么要求?分组讨论。

片段8:

生1:我们这一组是这样设计镜头的:草长莺飞的江南,蒙蒙细雨中,神情落寞的男主人公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向镜头走近来。他走进一条小巷。小巷幽深狭长,砖头砌成的篱墙高高的,巷里人很少,很寂静,偶尔听到墙根里的蛐蛐的鸣叫声。

师:是不是可以增加一个细节:篱墙上、墙角边、青石板路面上还有一片片……

生2:青苔。

生3:男主人公似乎有满腹忧愁,他多愁善感,应当是知识分子,戴着眼镜……

生4:戴着黑边眼镜。

生5:像电视剧《人间四月天》里徐志摩的造型。还穿着长袍大褂,不,还是穿西装……

这两节课给人的印象都是通过教师的“问”和学生的“答”来贯穿整节课。学生在课堂上有很多次地回答问题,学生参与度比较高,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体现,但是两节课有本质的区别。

一、关于“问答教学”

本文的第一节课,是一个典型的“问答教学”课,及“提问―应答―反馈”的模式。课堂上所有的问题都是教师提问的,并且都导向确定的答案,答案没有争议。教师对学生的答案只要做“对”和“错”的二元判断,无需点评。所有问题不存在新知识的构建,只需读文章后回答即可。这样的课堂教学可以使学生处于一个紧张的教学环境中,能够比较积极的听课。这样做从时间角度是经济的,既节省了时间又达到教学的目的。这样的课,通常由多个“提问―应答―反馈”串联反复构成。“提问―应答―反馈”,通常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师生问答不断交替,及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再教师提问,学生再回答(如片断2)。第二种情况是教师提问,多个学生回答(如片断4、片断6)。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回答是互不直接相关的,完全指向教师的提问,并由教师直接支配。第三种情况是教师提问,学生齐答(如片断3)。但是这三种情况都是由教师提出的,学生几乎没有提问的机会,且所有的问题比较封闭,缺乏启发性。这样的课堂实际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学生仍然处在被动状态。教师心中关注的是知识,是问题的答案,“标准答案”是教师早已准备好了的,只不过不能完全由教师说出来。这样的教学显然不是我们所说“对话教学”而是“问答教学”,也可称之为“满堂问”。课堂看起来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看起来很热闹,可过后回过头来想想,这样的课,学生最终又得到了什么?

二、关于“对话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学习者以其特有的经验与方式对学习材料进行选择、加工和改造的过程。学生学习的过程表现为把新的信息同化在头脑中原有的知识框架中,或者当新旧认知结构矛盾时,通过消除差异重建新的知识框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教学活动的引导着和促进者(如片断5、片断6等)。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生成与价值建构之中,不再局限于现有的教材。这就要求教师营造支持学生学习的积极的课堂环境(如片断7),与学生展开对话,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学习中保持生机盎然的求真意识(如片断8)。因此本文的第二节课是一个很好的“对话教学”课。教学中,教师只是穿针引线,真正起到“组织、引导、促进”的作用。学生通过自主寻找、理解、交往,培养了自学能力,在对语言的品味揣摩之中,培养了语感。

1.关于“启始问题”

教师在对话教学的开始,往往会提出问题,这一问题将启动整个的对话教学过程(片断4),在教学中具有启发、导向的作用,我们称之为“启始问题”。什么样的“启始问题”才能真正做到开启对话的作用呢?这需要回答什么是“问题”。

问题即“个体想做某件事,但不能即刻知道做这件事所需要的一系列的行动,既定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存在着差距与转换的障碍”。构成问题的要素有目标、条件、解法和结果。根据问题状态未知成分的多少,可将问题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

低层次的问题条件是给定、充足的,解法是已知的,其心理功能主要是记忆(如片断3);中层次的问题条件是明确的,但是问题的求解步骤是不明确的,可以有多种的求解方法,其心理功能主要是推理;高层次的问题除了达到目标状态时比较明确外,

其余要素都是不清晰的。特别是要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条件是不给定的,需要问题解决者发挥想象力才能解决(如片断4、片断7)。

很显然开启对话的问题应该是开放性的高层次的问题,应该是:有价值的,含有丰富的学科教学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与情感的发展;合适的,能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必须借助已知去探索未知。开发的,答案是不唯一的。

2.关于促进学生发问

在对话教学过程中,教师所提的问题有很多。有的层次较低,有的层次较高;有的涉及的因素很简单,有的涉及到的因素比较复杂。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要能够促进学生发问,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要求一节课中所有问题都要能够促进学生发问(如片断5)。为了促进学生发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提高学生的提问水平,从表象发问走向特征、隐含规律的探究。从已有知识的再现走向理解、应用水平的发问,从简单问题走向复杂的问题。特级教师杨志芳在上课时,总是让学生自读课文,每个学生都提出问题,他对学生的提问作深入地思考并进行归类,从中挑选出一些“很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作为课文的中心问题,其余问题都通过中心问题的辐射来解决。学生提出问题,再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开展讨论,提问者重点发言。这就促进了学生的发问。

3.关于对学生的应答

一堂好的“对话教学”课,除了有“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外,还应有“学生提问、教师回答”。学生的提问是在教师的鼓励和启发下进行的。教师在做好提问、评价学生答案的同时,还应积极响应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应答,就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反应,及教学反馈。这样的应答通常是告诉学生所思、所答所做的结果如何,告诉他们学生的正确、恰当程度,同时给予评价,从而帮助学生调整后继学习行为。但是如果学生所提的问题教师一时不能回答怎么办?应该给予鼓励。“这是一个好问题”“很高兴你能问这个问题!”。这样做既可以让学生意识到你是注意他的,同时承认自己也不清楚。或者不直接回答学生的问题,鼓励学生自己探索问题的答案。但是切记回绝问题的回答或误导学生。对于学生提出的“错”问题,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对答案作分析,对在哪里,错在哪里,对不完善的答案要给予适当的补充,从而提醒学生从更广阔的视野看问题。

上一篇:小语教学中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下一篇:尝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