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的养成机制研究

时间:2022-07-07 12:58:32

大学生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的养成机制研究

摘 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青年大学生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的养成,需要对国内外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的养成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大学生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养成的实践价值;构建大学生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的养成机制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法制观念;法律素养;养成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246-02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其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全体公民要遵守法律、树立法治意识,而守法的关键是要使公民尤其是青年大学生养成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

一、国内外对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的养成研究现状

就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而言,在西方的法治观教育研究中,甘德・罗伊斯在《加拿大法治观教育的发展》一文中通过回顾加拿大法治观教育的历史,提出了法治观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方法。麦克唐纳德・苏珊在《法律事务所中的法治观教育》中突出法治观教育下的实践综合能力,使我们看到了西方法治观教育的实用性与实效性。马丁・琼斯在《法治观教育对个体的关注》一文中认为,新时代的法治观教育主要应该在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和其社区生活的关注上下功夫。从以上学者研究中我们看到,在西方法治观教育已经经历了法律知识由普及到应用,研究更加侧重于法律实务,以解决个人的实际问题为重心,并通过这种方式普及法治观教育。我国对法治观念的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全面依法治国的推进也逐渐的繁荣起来。安徽大学胡智强、万立安两位教授在《论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的有机整合:核心价值观与教学方法的维度》中对道德观与法制观两个概念进行比较和区分,指出了道德观与法制观的差异与协调。汪旭鹏的《大学生法制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将问题归结为大学生对法治观认识上的误区,在对策上对课程体系设置和增强课堂效果上提出建议。从全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看,对大学生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养成的教育和研究关注度不够。虽然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给大学生讲授法律基础知识,但仅限于了解我国的基本法律法规,而对于从思想到行为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养成教育的培育,则缺乏必要的大众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大学生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养成的实践价值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实施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但与此同时“软实力”的问题不容忽视。尤为严重的是社会道德问题,如道德沦丧、官员腐败、假冒伪劣、欺骗讹诈、见利忘义、权色交易等,导致负面社会心态加剧,出现颓废、焦虑、怨恨,缺乏信仰和诚信,消极、逆反、仇官、仇富等心理,社会道德的底线受到严重冲击。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对某一理论某一制度的认知和体验,对国家未来的发展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强调:“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在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进程中,必须加强大学生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的养成教育。

首先,培育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有助于规范大学生行为。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正处在快速发展和转型发展时期,很多人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对利益获取不择手段。大学生这一群体更易受这种社会氛围的影响,容易失去正确的判断。尤其是在我国法律尚不健全的情况下,人们的行为会不知不觉地触犯社会道德和秩序,而这种行为有没有入法,属于道义层面的问题。那要凭什么来规范和影响大学生的行为呢?只有规则与法律。在增强个体意识的同时规范个体行为,这就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密切配合,综合治理。对于简单的规定和一般的法律,大学生个体不太重视,更不用说整个群体。对人的改变,需要从精神层面不断提醒,在潜移默化中,让个体行为自觉履行规则,从而改变现状。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的培养能让大学生在思想上重视起来,这样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他们在校园里,在享受学习的快乐、集体宿舍的和谐、校园文化的丰富多彩的同时,更好地承担起规范个人行为的责任。

其次,培育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对法律制度的理解。制度建设是和谐社会的出发点与前提,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制度方面做了一些努力,但还是不够健全。制度有正式的和非正式之分:正式制度一般是法律规章是法治的组成部分,是对人的最低要求,保障人的基本利益不受侵害;非正式制度更多的约束人们生活行为,以道德、传统、风俗、习惯、宗教等为主要内容。道德与法律相比,道德的标准要高于法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往往道德比法律还重要。但是要规范人民的行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还需要重视正式制度建设。从中国的现状来看,我们并不缺少制度,而是缺少遵守制度的观念和意识。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的养成对于制度建设有重要意义。要克服封建帝王传统特权等级思想,唤醒个体意识,树立平等观念,形成“法律至上”、“规则至上”的意识,就必须培育在现代社会治理体系中“法比天大”意识,培养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

最后,培育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和谐”思想在社会学的语境中被称之为“秩序”或者“均衡”。美国社会学家塔尔科特・帕森斯在《社会行动的结构》一书中认为:“正是因为社会的规范因素,使得实际社会总体上处于相对和谐的状态而不是战争状态。”这里的规范指的就是制度和法律。若没有对制度和法律的遵从就没有和谐可言。自从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以后,开始在全世界殖民掠夺财物,追求物质、利润、金钱,迅速地完成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对物质的掠夺彻底改变整个世界。而中国改革开放后,人们物质生活改变的同时也改变了精神生活,在追求利益最大化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为了利益将制度和法律抛掷于脑后。大学生在未来的国家建设中,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中流砥柱,培养他们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能有效推进当代社会诚信构建的步伐,形成契约精神。

三、大学生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的养成机制体系构建

构建大学生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的养成机制体系,就是通过大学教育体系中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加强彼此相互沟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从而促进大学生从思想、意识到日常行为、生活、语言等全面发展机制。目前各高校可在现有管理平台基础上建构“大学生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养成五级培育体系”。一是自我培育方式。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从思想观念上按照道德标准(而不是法律标准)有意识的去规范自己的行为。二是互助式培育方式。以小组或社团为单位,对某一热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其原因、经过、结果,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上升到法律层面,通过分析、整理、总结达成共识。互助式的教育方式可以归纳为“案例―互动―案例”,看似封闭式的信息传递实则为一种升华,在调动体系内所有资源的情况下促进参与者的共同成长,增强学生对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养成的理性认识。三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式培育方式。相对于枯燥、乏味、难懂的法律理论,采取法庭旁听、实地考察、基地参观等法律实践形式,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其对法律知识的感性认识。四是采用国家普法和青少年普法的培育方式。国家普法和青少年普法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涉及人民日常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最常用的法律知识。在构建大学生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养成教育的活动中,要注意实施的目标、理念、方法三方面的特殊性。在举办普法教育活动时要考虑全校的参与性,在活动过程营造良好氛围,让每一个人都“知识学进来,观念跟上来,行动做起来”。构建良好的文化环境,进而促进大学生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的形成。五是校际之间的相互交流方式。由于各高校的实际情况不同,在培育大学生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养成时自会形成不同的特点和经验,彼此定期召开交流会,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在此基础上的交流与沟通必将把大学生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的养成教育推到更高的层次,形成完善的机制体系。

注 释:

中国网新闻中心,2013-5-5.

上一篇: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应用型本科大学特色发展路... 下一篇:哲学视野下的新媒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