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厂房设备的接地选择

时间:2022-07-07 11:42:24

工业厂房设备的接地选择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经济迅猛发展,近些年来,中央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新疆地区的工业厂房不断增多,而保障新疆地区工业厂房的用电稳定和用电安全是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重要内容。

总所周知,工业厂房的用电系统发生故障的环节多数集中在接地系统,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要着眼于接地系统的安装和设计,并且结合地方的实际情况对其仔细探究,文章针对新疆地区的实际情况,从当地工业厂房接地系统的现状出发,阐述其基本构成以及接地系统的选择。

工业厂房设备的接地选择

接地系统关乎到工业厂房用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可以说接地系统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在现实中,接地系统随处可见,但是针对不同的设备,接地系统所发挥的实际功能也不尽相同,各个接地系统在结构、功能、选择方面也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众所周知,接地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把接地工作分为系统、工作、保护等方面,而TT系统、IT系统和TN系统。

TT系统

TT系统,所谓TT系统,就是指将地面与电气外壳直接相连,根据新疆地区的实际情况,这类系统一般应用于公共电网,针对一些带电设备,可以起到接地的作用,如此一来便在最大限度上防止了触电的发生,但也不乏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譬如低压断电器不跳闸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势必会在成设备外壳电压远远高于安全电压,这样的高压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产生巨大威胁,还有就是如果必须将漏电器设置在相对较低的位置,熔断器极有可能不会发生断裂,因此非常有必要安装漏电保护器,可以说漏电保护器在整个TT系统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TT系统的巨大优势在于电气的安全性极高,并且抗电磁能力较强,在TT系统中,必须要为之配备高性能的漏电保护装置,这个系统中的各个元件的材质基本上都为钢材,钢材具有昂贵的价格,所以安装合格的漏电保护装置至关重要,总体来说,TT系统的可行性非常强,在新疆地区的很多工业厂房都选择了TT系统。

IT系统

IT系统,IT系统连接方式主要是三线连接,在这个系统中设置的变压器是不需要和地面直接接触的,而且没有N线的设置,当接地系统发生故障的时候,返回电源的能力受阻,此时IT系统便可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IT系统中各个设备的电压数值十分小,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事故的发生,而且当IT系统与地面发生接触并不会致使设备表面带有过多的电流和电压,保障了整个系统的正常、安全运行,但是IT系统也具有其自身的缺陷,比如说IT系统不可以利用照明设备进行照明,也不可以人为干预对其控制,一旦必须要应用照明、控制,就必须要介入高压电源,如果高压电源发生故障,就必须对其维修,这是一项复杂、麻烦的工作。IT系统的示意图如下:

TN系统

TN系统,最后让我们介绍一下TN系统的应用,如果对TN系统进行细化,TN系统具有各个子系统,PEN系统就是其中之一,之所以叫做PEN系统是因为其将系统中的保护线PE和中性线N进行了合并,如此一来,当工业厂房的电气设备发生故障的时候,PEN系统可以充分发挥其反应快、阻抗小的特点,对设备及时地产生保护作用,但是给系统同样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目前新疆地区新建的工业厂房已经摒弃了PEN系统。除了PEN系统,TN系统还包括S系统,该系统将保护线PE和中性线N分离开来,当S系统工作的时候,保护线PE完全不存在电流,没有规律的电流会在N线产生,所以保护线PE和地面之间根本没有电压,所以当设备的外壳与N线接触的过程中就会与保护线接触,如此一来,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工业厂房内工作人员的安全,假如在工业厂房必须要安装漏电保护器,就必须要进行二次接地,这样就省去了经过漏电保护器的环节,所以S系统可以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后要提到是TN-C-S系统,保护线与零线的连接点就是该系统的分界点,一旦PE线和N线发生接触,就会导致接地点线路的电流瞬间增大,而此时零线电位就会直接作用于工业厂房设备,假如在这个时候保护线的电流发生缺失,电压降就会自动解除,所以TN-C-S系统可以有效降低工业厂房中电气设备的电压,但要想完全消除它,以目前的技术还不能够实现,但是可以通过反复接地的方式,使电压降低到最小,我们知道,ND线负载的平衡程度决定了电压的大小,所以电流不应该太大,需要强调的是,不管怎样都一定不要让电流经过漏电保护器,因为这会造成整个工业厂房的停电事故。

总结

文章通过对工业厂房设备接地系统的阐述,使我们基本了解了工业厂房电气接地系统的结构和接地措施,就目前新疆地区实际情况而言,TT系统、TN系统、IT系统最适合当地的条件,当然,不论选择哪一种接地方式都不能保证绝对安全,所以应当对系统的设置和使用漏电保护器进行严格的规范,遵守规章制度,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作者单位:新疆银通建设监理公司)

上一篇:《平版印刷操作技术》课程设计探讨 下一篇:在宅养老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