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创造力评价初探

时间:2022-07-07 10:46:16

小学生创造力评价初探

摘 要:在小学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极为重要,它给人类生活带来欢乐与意义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如果没有创造力,我们就不会有艺术,不会有文学,不会有科学,不会有创新,也就无法解决问题,人类就不会有进步。小学生创造力的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缺少的环节,虽然评价并不能直接使学生产生创造力,但可以促进或抑制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关键词:创造力 表现 评价

一、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它是知识、智力、能力及优良的个性品质等复杂多因素综合优化构成的,它是成功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

创造力与一般能力的区别在于它的新颖性和独创性。它的主要成分是发散思维,即无定向、无约束地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方式。可以说,创造力就是用自己的方法创造新的、别人不知道的东西。

二、小学生创造力的主要表现

1.好奇心强,喜欢提出问题。小学生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对很多事情都有疑问,喜欢和大人提出许多问题。大人可能对这些问题不了解,或对小学生无知的问题感到厌烦,这样很可能打消孩子的好奇心。

2.善于大胆幻想。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创造力更多地带有幻想型的特点,同时,小学生的创造想象和思维大多是由现实中遇到的问题或困难情境激发的;也有许多不切合实际的幻想,成为空想,会把自己定位到错误的方向。

三、小学生创造力评价的功能与意义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学与评价不可分离,评价伴随着整个教学过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改善教学,提高教育质量,达到教书育人的教学目的,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给新课程评价改革指明了方向,即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自身发展、教师的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四、小学生创造力评价原则

1.开放性原则。评价的开放性原则是指评价的形式和标准多样化。“多一把衡量学生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

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评价的合法权利,让学生“敢评”,让学生打破被评价的束缚,敢于挑战偶像和权威,塑造人格,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多给学生提供评价的机会,让学生“爱评”,让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拓展学生评价的时空,让学生“乐评”,促进人人主动参与,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充分发挥导评的作用,帮助学生矫正学习的方向,点拨学习方法,拓展学习思维空间,化解学习矛盾。

要激励学生对照标准找出自己的问题所在,并帮助他们制订改进和矫正计划,早日达到客观标准。尽管达标时间上与其他同学相比有些滞后,但最终的结果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与收获,从而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2.过程性原则。创造力是人们在创造活动过程中凭借积极的个性、独特的智能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有效实现新颖价值的综合性本领。要以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作为评价学生创造力的主要依据。创造力之所以强调“过程”,一是因为人类的创造智慧存在于人类认知的深化与发展过程之中,认知过程可以展示人类是如何探索和发现真理的实际过程,可以告诉我们如何去创造、如何去发现真理;二是因为学生的创造性是一种动态的、变化的、流动的经历过程,这种经历产生于对“过程”的最大满足而不是对“结果”;三是因为对“过程”的重视可以减少让学生模仿“结果”的企图。因此,创造的结果并不重要,关键的是在创造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和巩固,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3.发展性原则。发展性评价的着眼点放在学生的未来,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检查、甄别和选拔,而在于如何通过评价来促使被评价者改进,促进其更好地发展。因此,应根据收集的学生信息进行分析,发现学生发展的成就、潜能和不足,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用清楚、简练、可测量的目标术语表达出来,制定改进计划。

4.综合性原则。我们不仅要评价学生的智力因素,还要评价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评价部分,不仅要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评价他们的技能水平以及能力。非智力因素评价部分包括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方面。综合评价有助于学生树立信心、形成特长。

五、结语

一系列好的评价方法对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具有强大的作用。对于任何一个学生个体而言,他均存在着创造的潜能,正确的评价能激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学生时代的创造对其一生均会产生积极的影响,由一个充满创造力个体所组成的社会无疑是强大的。

参考文献

[1]彭耀荣 李孟仁 创造学教程[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1,271。

[2]Mednick,S.A.The associative basis of the creative process. Psychological Review,1962,69,220-232.

上一篇:素质教育与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相关思考 下一篇:“科技改变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