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系统度工作要点6

时间:2022-07-07 09:39:00

卫生系统度工作要点6

第一篇:卫生系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点

为认真做好2015年卫生系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全面完成市、县下达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责任目标,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2015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到的“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与全县卫生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卫生系统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制,在全系统内形成有利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良好状态,确保卫生系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责任全面落实,促进我县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二、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明晰工作职责

一是继续完善单位“一把手”负总则,分管领导负专责的工作机制。继续强化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各单位要切实做到领导分工明确,责任措施落实;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具体工作有人抓。二是确保落实责任。要进一步强化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责任机制,建立健全责任制和相关工作制度。三是坚持“一票否决”制度。各单位要进一步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一票否决”制度,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作为衡量实绩、奖惩、任用干部的重要内容。对工作失职者严格追究责任,实行领导干部问责制,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度。

三、进一步强化计划生育属地管理

一是按照“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的要求,加强对单位内部计划生育工作的管理。各单位要加强对单位职工和全体医务人员计划生育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教育,制定和完善计划生育工作技术服务、医疗保险、监督管理制定,独生子女保健费落实达100%。管理好单位职工(包括招聘人员)的计划生育工作,每年要对已婚育妇进行一次孕环检和生殖健康检查,落实已婚育龄妇女的避孕措施,无非法收养、无“两非”案件发生。二是加强单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凡是单位暂住、租赁房屋、挂靠户口、临时借用、聘用外来人员,均要按照单位职工一样管理,要逐人登记造册,建立计生档案,做到“五清”,即底数清、工作单位清、人员住址清、婚育状况清、落实节育措施清,并按时将相关信息通报当地计生部门。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为流动人口办理《健康证》时,要按照有关规定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按时向计生部门通报查验信息。

四、进一步强化打击“两非“行动,规范技术服务

一是进一步完善打击非医学需要开展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人工终止妊娠的工作方案。各单位要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对违法违规开展性别鉴定和计划生育手术的职责。二是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医疗行为。在B超室、妇产科等相关工作场所,设置“禁止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禁止非医学需要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警示标志。孕妇妊娠和胎位B超检查必须由妇产科医师填写申请单,由两名操作人员在场共同检查、共同签字;孕妇检查单必须详细登记,所有申请单、报告单和登记表存档备查。三是切实做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各单位在为孕产妇实施助产术时,必须查验孕产妇的《生殖保健服务证》或《二孩生育证》,无证生育的,必须在1小时内通报孕产妇所在地乡镇计生办或县计生委。孕14周后死胎、死产的,要在1小时内录入《省人口信息交流平台》。在实施终止妊娠手术前,必须要求服务对象出示乡镇计生办或县人口计生委出具的手术介绍信,并按照县局和县人口计生委联合监制的《县医院计划生育手术情况登记薄》的内容,进行查验、登记受术者身份证等相关证明,术后要及时按要求录入《省人口信息交流平台》。若为超14周的无证对象终止妊娠的,一律按“两非”案件立案查处。各单位要严格按照《省人口信息交流平台》的要求,按时、准确录入相关出生、查孕、手术和儿童计划免疫信息,做到不错、不漏。如果实名登记制度落实未到位的,将依据《市出生实名登记和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工作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规定给予相应处理。有违法违纪行为的,将按照省委办公厅《关于违反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行为的党纪政纪处分规定》,进行查处。

第二篇:医政医管工作要点

一、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巩固基层医改成果

(一)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工作。在市卫生局统一领导下,开展县、乡、村分级诊疗试点工作,建立上下联动、对口支援、增强能力、签约服务、利益引导的机制,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新模式,探索建立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的医疗联合体。

(二)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县级医院年度开展临床路径例数在100例以上的病种不少于5个,积极探索基层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

(三)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继续开展骨干医师和服务标兵评选,完善绩效考核分配制度,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四)强化基层药品管理。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药品使用“三统一”管理,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网采入库率,加强药品零差率销售监管。

二、加强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一)加强县级医院学科建设。加强县级医院临床重点学科建设,带动提升整体医疗技术水平。

(二)提升院前急救能力。加大县、乡、村级人员应急救治人员技能培训,提升应对救灾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农村卫生人员急诊急救水平。

(三)推进电子病历规范化管理。指导医疗机构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精细化、规范化管理。通过组织开展电子病历分级评估,推进医疗机构建立规范化电子病历系统,提高医疗服务能力。

(四)深化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认真落实做好2014年县级医院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建立以“四个一”(支援医院为受援医院解决一项医疗急需,突破一个薄弱环节,带出一支技术团队,新增一个服务项目)为主要目标的长效考评机制,推广适宜的医疗技术,努力提升乡镇卫生院的技术水平、业务素质、病案质量、管理水平等综合服务能力。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做好2014年全科医师岗位/转岗培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乡镇卫生院骨干医师培训和村卫生室人员急诊急救培训等工作,组织好农村在岗卫生技术人员大专学历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人员业务素质。

(六)大力开展行风建设活动。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等创建活动,贯彻落实卫计委“九不准”行风规定,严肃查处医药购销领域和办医行医中的不正之风,坚决纠正医疗卫生方面损害群众利益行为;做好我县“皖西名医”推荐工作,宣传一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服务优质、群众赞扬,能够代表我市医疗水平和医德医风形象的医务人员。

(七)推进疾病应急医疗求助有关制度的建立。在政府领导下加强应急医疗救助体系建设,建立应急医疗救助保障制度,充分发挥应急医疗救助作用,切实解决困难患者的医疗救治问题,体现政府的社会责任。

(八)积极开展公益活动。组织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积极开展送医送药、健康教育、卫生宣传等活动,发挥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

三、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强化医疗质量安全监管

(一)加强医疗机构服务行为监管。规范医疗机构依法执业,严肃查处违规行为。通过对基层医疗机构进行核查、清理,以控制医源性感染为重点,加强医疗机构服务行为的管理;开展民营医院医疗质量检查和工作调研,完善制度规范执业。

(二)加强医务人员执业管理。加强执业医师、执业护士和乡村医生执业注册管理,完善医师、护士、乡村医生定期考核制度,规范人员执业资格和执业范围。

(三)加强血液安全管理。加强县医院输血科服务能力建设,加大对单采血浆站的检查力度,大力推动无偿献血,保障血液质量安全和临床用血供应。

(四)加强临床用药管理。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检查行动,建立临床药品使用超常预警机制;加强基本药物处方集与合理应用、毒麻精药品、临床合理用药知识的培训,使临床用药合理、安全。

(五)加强医疗技术管理。落实国家卫计委《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暂行规定》和10个专业的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严格执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六)加强医院感染管理。贯彻落实《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行动计划(2012-2015年)》和《省手卫生管理活动方案》;加强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意识和能力,保障基础医疗质量安全;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完善医院感染监控体系;加医院感染管理专业队伍建设,巩固县级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建设成果。

四、大力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

(一)强化县中医医院龙头作用。进一步加强县中医医院的基础建设;继续推进中医“三名三进”工程,不断提升中医药文化内涵;开展中医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和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的推广实施工作;加强“治未病”科室建设。

(二)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强乡镇卫生院的中医科建设,建立2-3个乡镇卫生院示范中医科;加强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广,提高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中医服务体系;开展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和儿童中医调养服务,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项目任务。

(三)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落实县级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和中医类别全科医师中医药人才能力建设项目;以县中医医院为教学基地,以订单培养、进修培训、对口支援等方式为基层培养一批中医人才;落实农村中医一技之长人员纳入乡村医生管理工作,积极配合做好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项目调查工作。

五、推进创建“平安医院“活动。

(一)全面推进“平安医院”创建。继续深入开展维护医疗机构秩序打击涉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加强医院治安责任和安全保卫工作,加大院内调处机构建设,提高医护人员沟通能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完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提高调解组织覆盖率和调解成功率。

(二)加大卫生宣传力度。大力弘扬医务工作者治病救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加强卫生法规宣传,做好舆论正面引导,努力改善医疗服务环境。

六、其他工作

做好医师资格考试报名和医师注册工作;做好首次护士执业注册换证工作;依法开展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审验核查工作;组织医疗机构做好重大活动的医疗救治保障任务;继续开展贫困白内障复明等惠民工作。

第三篇:卫生应急工作要点

2015年,卫生应急工作要认真贯彻《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县卫生事业“十二五”规划》,落实全县卫生工作会议精神,以加强卫生应急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建设为重点,以开展卫生应急能力评估为抓手,围绕抓制度、重准备、强队伍、提能力的工作核心,全面推进全县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努力使卫生应急管理水平和应急能力上一个新台阶。

一、加强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健全工作制度

(一)推进卫生应急体制机制建设

继续推进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推动各医疗卫生机构设置独立的卫生应急办公室和管理科室,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定科室负责卫生应急管理工作,加强与公安、教育、农业、民政等多部门合作机制和联防联控机制。

(二)完善卫生应急预案体系

结合本地卫生应急工作需要,建立健全卫生应急预案管理制度,逐步实现预案的动态管理。修订切合本地工作实际卫生应急工作预案。

二、加强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准备,完善风险评估机制

(一)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处置能力

继续推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工作,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强传染病监测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体系的日常管理,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监督的报告质量,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强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检测能力建设。规范开展县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工作。

(二)加快卫生应急指挥决策系统建设

完善县级卫生应急指挥系统平台建设,尽快实现与省、市、县间卫生应急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满足卫生应急指挥协调、信息沟通、专家研判和视频会商等功能需求。

三、强化卫生应急能力建设,提升基层水平

(一)继续巩固省和国家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

2013年我县实现了创建国家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的创建目标,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继续对照创建标准,完善组织体系,整合辖区内卫生应急资源,加强多部门间联动机制建设,积极创造有利条件,争取政策支持,着力通过巩固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的工作,带动区域卫生应急管理水平和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启动卫生应急能力评估

贯彻落实卫生应急能力评估的工作要求,建立卫生应急能力评估制度。各地要按照评估标准,启动本辖区的卫生应急能力自评工作,全面梳理卫生应急工作的评估内容,发现问题、寻找差距、弥补不足,以进一步推动卫生应急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建设。

四、推进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夯实应急救援能力

(一)开展卫生应急队伍练兵比武

继续深入开展卫生应急大练兵活动,各地要制定日常培训演练计划,建立平战结合的队伍管理制度,完善运行机制。开展多层次、多范围的大练兵大比武活动,认真做好参加上级卫生应急大比武活动的准备。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制定本辖区卫生应急专业队伍的培训演练计划,加强培训考核和演练评估;年内要组织开展不少于4次,包括卫生应急管理人员、卫生应急处置队伍和所有医务人员的卫生应急知识培训工作;以桌面推演和实战演练的方式,开展不少于1次的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演练活动。

(二)开展卫生应急队伍装备标准化建设。

进一步完善县级各类卫生应急队伍装备目录和配置方案。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进一步梳理本辖区各类卫生应急队伍的装备储备目录,增配卫生应急装备和卫生应急队伍个人装备,完善装备储备的日常管理制度和紧急调用机制。

(三)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体系建设。

推进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基地建设,提高突发事件紧急救援能力。探索推进依托本地综合性医疗机构,建设紧急医疗救援基地,完善院前急救体系。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迅速开展卫生应急工作,有效救治和转送伤(病)员,切实提升重大灾害事故的现场应急处置能力和重症伤(病)员集中收治、转送能力。

五、全力做好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工作

各地、各单位要按照各类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要求,健全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组织指挥体系,加强卫生应急队伍、物资、技术等应急准备工作,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切实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完善信息的监测、预警、沟通机制,及时、客观、规范地报送相关信息。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沟通以及信息、舆论引导和舆情分析工作,认真做好节假日等重大活动期间和救灾防病工作的卫生应急保障工作,确保一旦发生各类突发公共事件能够及时、有效开展卫生应急处置工作。

第四篇:爱国卫生工作要点

2015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关键年。全县爱国卫生工作要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报告提出的“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人民身心健康”为总要求,全面提高爱国卫生工作水平,不断拓展健康教育影响面,进一步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切实抓好农村改水改厕、病媒生物防制等卫生创建工作,为全面改善我县城乡环境卫生面貌,促进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作出贡献。

一、进一步贯彻落实《省爱国卫生条例》、《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意见》。

各级各单位要依法开展和规范管理爱国卫生工作,领导带头,全民动员,组织动员社会各单位和广大城乡居民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将适时召开全体成员会议,进一步落实成员单位职责任务。

二、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

动员广大城乡居民集中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活动,全面清理城乡环境卫生。同时要结合美好乡村建设等,加快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通过系列活动,促进广大城乡居民增强卫生意识,改变不良卫生行为,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逐步改善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三、依法开展病媒生物防制。

结合开展爱国卫生月和不同时期爱国卫生运动,科学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通过环境整治,消除孳生地、完善防护设施、开展化学杀灭等综合性防制措施,科学有效地控制“四害”密度。同时,加强病媒生物防制技术培训工作,确保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安全、有序、有效,有针对性地开展除“四害”消杀活动。

四、加强农村改水改厕和环境卫生监测工作。

(一)继续做好农村改水和水质监测工作。一是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农村改水目的意义;二是做好农村水质监测工作,提高水质监测工作质量,保证广大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三是加大技术培训、指导力度,不断提高农村饮用水和环境卫生监测能力和监测质量。

(二)大力推进农村卫生改厕工作。结合美好乡村建设,继续推动农村改厕工作开展。一是加大农村改厕宣传力度,营造群众积极参与的浓厚氛围;二是加大对无害化卫生厕所管理相关内容的培训和宣传,切实提高农村改厕工作的社会效益;三是组织有关人员对辖区内农村已改的厕所,进行回头看,进一步加强管理和使用。

五、深入开展第26个“爱国卫生月”活动。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电子屏、宣传专栏等媒介,广泛宣传爱国卫生工作,促进广大城乡居民增强卫生意识,改变不良卫生行为,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提高城乡居民环境卫生质量,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素质的不断提高。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爱国卫生集体行动,努力实现爱国卫生人人参与、健康生活人人享有的良好局面。

第五篇: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

2015年全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认真组织实施全年重大疾病防控工作年度目标任务,围绕2015年全县卫生工作要点,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科学、分类指导的原则,着力提高全县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扎实开展重点疾病、重点人群的疾病防控工作,为全县疾控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一、进一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

1.加强县疾控中心服务能力建设,提升中心服务水平,健全和完善疾控工作的绩效考评体系,推动和促进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实施。

2.加强人才建设,深入贯彻中央编办、财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机构编制标准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结合《省疾病预防控制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意见》(皖卫疾控〔2012〕31号)的实施,增加或调剂县疾控中心人员编制,达到50个编制数,力争新进2-3名专业人才,同时充分利用中央补助疾病预防控制重点业务培训项目的支持,不断提高疾控机构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卫生服务需求。

二、全面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工作

3.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意见》,围绕《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的目标任务,提高艾滋病疫情网络直报及时性、准确性,健全和完善艾滋病实验室筛查、确认检测体系;加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提高病人的服药依从性;加强艾滋病感染者/病人的随访和规范管理;加大青年学生、男男同性恋、低档暗娼等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和综合干预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力求早期发现和管理孕产妇感染者,进一步提高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及所生婴儿抗病毒药物应用比例;继续引导和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

4.进一步落实《县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加强耐药结核病防治工作,积极开展结核杆菌药敏试验;继续扩大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宣传教育的覆盖面,积极推动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活动;进一步规范卡介苗预防接种服务和管理水平,做好接种疑似不良反应和异常反应的监测、报告。

5.围绕《省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实施方案》要求,积极开展消除疟疾验收准备工作,9月份申报;加大对出国务工人员的教育宣传,做好输入性疟疾的防控;规范开展疟疾休止期人群服药和发热病人的血检工作;进一步加强抗疟疾药品配置管理,提高现症病人的全程治疗率和及时治疗率。

6.按照《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的要求落实手足口病的防控措施,及早进行部署,针对农村散居儿童和托幼机构等重点人群和重点地区开展防治知识宣传教育,落实防控措施;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培训,力求做到早期发现,对疑似病例及时转诊定点医院,提高手足口病定点医院危重病例的早期识别和救治能力,努力降低病死率。

7.依法加强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和处置。强化呼吸道、肠道和自然疫源性等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提高传染病疫情监测和病例报告质量,规范传染病流调与疫情处置;加强丙肝的监测和防治工作;贯彻落实《性病管理办法》,加强性病、梅毒的监测、实验室检测、健康教育宣传等工作;继续组织实施《全国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1-2020年)》,健全麻风病监测系统,提高麻风病人早期发现率,加强新(复)发麻风病人的规范化治疗与管理,指导做好畸残病人的手术治疗和照料。

三、扎实推进免疫规划工作

8.指导全县实施国家免疫规划工作,规范开展常规免疫和扩大免疫工作,巩固全县儿童免疫规划接种90%以上的高接种率和95%以上的高建卡率。

9.开展免疫针对性疾病和常规接种率监测工作,预防控制爆发和流行,继续维持无脊灰状态;做好脊灰、麻疹、乙肝、流脑、乙脑监测工作,为制定免疫策略和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10.进一步完善全县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提高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管理水平;继续维护全县冷链系统的正常运转。

11.依据《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办法》,继续健全和完善异常反应调查诊断、鉴定和补偿机制,及时妥善处理好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工作。

四、实施完成疾控类民生工程任务

12.组织实施好艾滋病、结核病、免疫规划等民生工程工作,适时开展督查和指导,确保各项民生工程项目按照序时进度,扎实推进,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13.做好老年人、慢性病患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治疗和传染病报告管理,及时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质量和效果的考核评估工作。

五、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

15.继续深入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以工作场所干预、群众健身、平衡膳食、限盐限油和示范创建为重点,以各类慢病宣传日为契机,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积极开展与慢性病防治相关的健康知识传播,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提升人民群众自觉预防慢性病的意识。

16贯彻实施《精神卫生法》,落实重性精神病人的治疗管理。认真落实《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2015年)》,继续实施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性精神病人管理项目。

17.落实《省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的阶段性目标。加强慢性病高危人群筛查干预项目工作,积极探索医防结合的慢性病防控工作新模式;积极推进口腔卫生、伤害监测、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监测、农村癫痫病防治等工作。

六、加强中央和省财政支持的疾控类项目管理工作

18.认真组织实施中央和省财政项目,按照项目工作内容和任务量,及时制定相应工作计划,确保各类项目任务执行和资金支出进度,保障顺利开展,均衡实施,年度同类项目之间无缝对接。通过强化项目绩效考核,不断提高项目管理水平、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社会效益。

七、进一步改进疾控系统工作作风

19.巩固和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自觉加强疾控系统履职尽责的意识和能力,积极协调解决基层和群众反映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为全县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好地公共卫生服务。

20.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行风建设“九不准”,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廉洁自律,努力完成年度工作目标任务。

第六篇:2015年全县卫生工作要点

2015年,全县卫生工作将以十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上级各项部署,紧紧抓住全面推进医改这一主线,围绕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升三年行动这个主题,突出“强基础、抓精细、促规范、树形象、惠民生”的总体要求,推进“规范化、信息化、一体化、花园式卫生院”创建的深入和县直医疗卫生单位创等级以及卫生民生工程规范实施三个关键举措的进程,进一步提升卫生应急示范县建设水平,进一步推进卫生信息化县建设,进一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和基层医改成果的提升,进一步加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加强疾病防控和妇幼保健等工作,继续加强卫生监管和食品安全协调监管,继续加强党的建设和政风行风建设,继续加强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实现全县医疗卫生事业跨越发展。

一、积极开展医疗卫生单位服务能力和水平三年提升行动。县直医疗卫生单位重点开展创等级上水平活动,县医院完成二甲复审,开展争创三乙活动,县中医医院巩固提升二甲中医院创建水平,积极争创三级中医医院;乡镇卫生院继续深化规范化、一体化(乡村卫生一体化)、信息化、花园式卫生院创建活动。同时,重视县级医疗单位的重点学科建设,突出各级医务人员在岗培训和继教工作,着力提升业务水平。

二、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在药品零差率销售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管理体制和法人治理机制改革,推进收入分配激励机制改革,推进人事和用人制度改革,建立改革运行补偿机制和完善药品招标采购机制等。同时以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为核心,进一步提升基层医改的成效。

三、全力实施五大卫生民生工程。进一步做到规范实施和求实惠民,力争在全省和全市争先进位。同时,要突出难点和薄弱环节的监管,加强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的监管,加强村室门诊统筹监管;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监管;加强医疗市场的监管等。

四、进一步推进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完成县医院东区建设并投入使用;启动县中医医院新区建设;推进卫生监督中心建设、乡镇卫生院改造提升、周转房建设和全县医疗急救体系建设;结合美好乡村建设,抓好重点村的卫生室建设。

五、以“树形象、惠民生”为要求。继续开展“修医德、强医能、铸医魂”和“三好一满意”活动以及基层满意站所创建,深入推进政行风和效能建设。

六、加强党建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党组和机关党建工作,搞好共建支部工作,推进驻村帮扶工作。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和招聘力度,努力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同时,继续加强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卫生应急、卫生信息化、卫生监管、爱国卫生、卫生县城建设、中医药发展、无烟医疗机构创建、计划生育和安全生产,招商引资,老年和关工、综治,文明创建等工作。

上一篇:成品油年检工作总结 下一篇:企业监管体系金融监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