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钢结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

时间:2022-07-07 09:04:45

小议钢结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

摘 要:随着钢结构工程的不断发展,钢结构工程的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阐述了钢结构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的工作。

关键词:施工管理;钢结构建筑;质量控制

在工程管理的众多管理中,施工质量管理是关键和核心。钢结构建筑施工质量管理重点应从控制项目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阶段这三个环节的质量管理入手,全面策划,动态管理,精心组织施工,协调处理好与各专业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重点控制过程质量,才能造出更多的优质工程,才能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经济服务。

1 施工准备质量控制

1.1做好“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工程施工的纲领性文件,即指导拟建工程从施工准备到竣工完成的组织、技术、经济的综合性文件,是现场施工活动实行科学施工管理的一个法规。这涉及到业主、设计、监理各方面关系,事先同各单位商量确定,以便各单位根据确定的目标制定各自的质量控制计划,同时进行相关的经费和人员协商。

1.2严格进行图纸会审;图纸会审目的在于发现,更正图纸中的差错,对不明确的设计意图进行补充,对不便于施工的设计内容协商更正。如果遇见不可预见的情况,发生工期延误,要及时调整施工计划,加班加点实现工期目标。

1.3在开工前制定钢结构制作人员安排表、现场安装人员安排表、施工机械使用安排计划;制作人员包括设计员、放样员、机械操作工、电焊工、装配工、涂装工、质检员。安装人员包括电焊工、辅助工、起重工、电工、气割工、铆工、测量工。施工机械主要使用的有切割机、坡口机、焊机、连接板抛丸机、钻机、汽车吊、电动扳手、经纬仪等。在工程中根据工程规模、进度、难易程度合理安排人员和施工机械的使用并做好保养维修工作。

1.4采购和分包质量控制;项目经理应按质量计划中的物资采购和分包的规定选择和评价供应人,并保存评价记录。采购要求包括:产品质量要求或外包服务要求;有关产品提供的程序要求:对供方人员资格的要求;对供方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采购要求的形式可以是合同、订单、技术协议、询价单及采购计划等。对采购的产品应根据验证要求规定验证部门及验证方式,当拟在供方现场实施验证时,应在采购要求中事先做出规定。

1.5质量教育与培训

①教育和培训;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术业务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对操作者教育培训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应教育参与钢结构施工的全体人员提高责任心,要有强烈的质量意识。钢结构工程质量的优劣与每道工序、每个操作者都有直接关系,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必须教育员工有责任心,有质量意识,有全局观念。

②标准化工作;为了确保产品质量,标准化工作是其中的关键,对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有重要意义。在钢结构工程中,除了对各种工序要编制正确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标准,还应制定管理标准并且要能有效的运行和监督。

③建立质量责任制;质量责任制是对各部门、各类人员在质量工作中的具体任务、目标、职责和权限所做的规定。关键是质量否决权,通过责任制的落实,使各项管理工作有秩序的正常进行,做到办事有标准、做事有规范、事事有人管、考核有目标,从而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

2 施工中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工序所构成的,工序是基本的施工过程组合。工程施工质量是在施工工序中形成的,工序质量是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基础。

2.1工序质量的分析方法和控制

工序质量分析是指在工序质量控制之前,对影响工序质量的主导因素和次要因素进行分析。对主要因素,必须进行重点控制,对次要因素则进行一般控制。主导因素一一指在众多影响质量的因素中,起决定和占“支配“地位的因素。

①根据专业技术进行分析,包括工艺分析,这是工序质量分析的最基本方法。任何工序质量问题的真正解决离不开技术和工艺。

②依靠群众智慧及经验进行分析。长期在生产第一线的老师傅和工程技术人员一般都积累了解决质量问题的经验和“诀窍 '',,这些经验和“诀窍“往往经实践所证明,是可贵的。

③应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分析。这种分析有科学依据,能用数据说话,能帮助揭示工序中的某些规律性或倾向性的东西,有利于对工序进行针对性的有效控制。

2.2工序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

①严格遵守工艺规程;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是进行施工操作的依据和法规,是确保工序质量的前提任何人都必须严格执行,不得违犯。

②主动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工序活动条件包括的内容较多,主要是指影响质量的五大因素,即施工操作人员、材料、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方法、施工环境等。

③及时检查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工序活动效果是评价工序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尺度。必须加强质量检验工作对质量状况进行综合统计与分析,及时掌握质量动态。一旦发现质量问题,随即研究处理,自始至终使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满足规范、标准和合同的有关要求

2.3施工质量控制点的设置;质量控制点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凡属关键技术、重要部位、控制难度大、影响大、经验欠缺的施工内容以及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均可列为质量控制点、实施重点控制。

施工质量控制点设置的具体方法是,根据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基本程序,结合项目特点,在制定项目总体质量计划后,列出各基本施工过程对局部和总体质量水平有影响的项目,作为具体实施的质量控制点。

加强事前预控的方向也就更加明确。事前预控包括明确控制目标参数、制定实施规程(包括施工操作规程及检测评定标准)、确定检查项目数量及跟踪检查或批量检查方法、明确检查结果的判断标准及信息反馈要求。

3 竣工验收质量控制

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对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检查验收。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是指在钢结构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中,反映各个工序满足标准规定的要求,包括其可靠性(安全、适用、耐久)、使用功能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所有明显和隐含能力的特性总和。

钢结构竣工验收的具体要求

3.1检验批合格质量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①主控项目必须符合规范规定的合格质量标准;②一般项目,其检验结果应有 80%及以上的检查点(值)符合合格质量标准偏差值的要求,且最大值不超过 1.2 倍的偏差限值;③质量证明文件应完整。

3.2 分项工程合格质量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各检验批应符合合格质量标准;②各检验批质量验收一记录、质量证明文件等应完整。

3.3分部(子分部)工程合格质量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各分项工程质量均应符合合格质量标准; ②质量控制资料和文件应符合要求且完整;③有关安全及功能的检验和见证检测结果应符合规范规定的相应合格质量标准;④有关观感质量应符合规范规定的相应合格质量标准。

3.4 当钢结构工程质量不符合规范规定的合格质量标准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处理:①经返工重做或更换材料、构件、成品等的检验批,应重新进行验收;②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能够达到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的合格质量标准的检验批,应予以验收;③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认为能够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检验批,可予以验收;④经返修或加固处理的分项、分部工程,虽然改变外形尺寸但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可按处理技术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二次验收;⑤通过返修或加固处理仍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严禁验收。

4结束语

总之,事前介入、事中检查、事后验收这三个阶段对工程质量控制应该贯穿于整个工程施工的全过程。确保钢结构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实现创建优质工程项目的最终目标。

上一篇:浅议民用建筑施工技术和工程管理 下一篇:刍议小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