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冯唐乱翻译《飞鸟集》是故意的?

时间:2022-07-07 07:06:37

万一冯唐乱翻译《飞鸟集》是故意的?

本来不想写这篇的,只不过到后来看到越来越多台湾的出版人也加入了批判之林,扮起正义之士,大声斥责地骂着,觉得太好玩,本文尝试从产业面观察的角度解析一下冯唐翻译《飞鸟集》所闹出来的事情。

事先声明,这个解读未必是事件发生本身的意图,而是事件发生之后,我认为从这样的角度看待事件的发展,算是比较能解释其中我觉得不合理的地方,顺便透过这起翻译风波,看看能否给华人出版界一点借鉴的意味。

首先,翻译图书在大陆存在混乱的现象,被瞎搞乱翻的经典名著不知凡几,就说社会科学界也有几位翘楚,很是翻一本搞砸一本地努力翻译着。

其次,公版书的翻译在大陆是个显学,就好比说这次事件的主角泰戈尔的《飞鸟集》,有兴趣的朋友上网搜索下,找来五六十个版本总是没问题的,而且多半是乱翻一通的版本。

这里面又牵扯到一个大陆的出版现象,国有出版社虽只有五百多家,民营文化公司却多如繁星,加上每年出版新书二十余万种的规模,大陆出版人想从竞争超激烈的出版市场脱颖而出,除非手握韩寒冯唐这样的知名作家,不然就得大量出书,经典公版书则成了一个确保不亏损的好生意。

上述各种状况加总起来,都很能替想钻制度漏洞的黑心商人创造机会。去找一堆免版权费的公版书,再找来市面上已经翻好的公版书译稿,调整调整句子,就能当新译本问世去捞钱了。

记住这些前提,再来看冯唐翻译《飞鸟集》,就能读出一些不同的意义来。

首先,冯唐这样一个畅销作家,就算新小说不好写,写点杂文随笔集结成书也还是挺能卖的。一个随便写点东西都能卖的人,至于这样自己糟蹋自己吗?去搞翻译,而且还是很多人都翻译过的公版书?

假设你知道冯唐就是个刻意戏谑型的作家,再如果你知道大陆在公版书上的出版乱象,冯唐刻意翻译《飞鸟集》,而且翻成那种德性,就很有反讽意义。

反讽一,人们都是看名人挑书,要不是作者有名,就是译者有名。一本公版书要如何在一堆版本中脱颖而出,翻译者是名人的时候,不就有话题性了吗?

反讽二,有名的人挂名翻译就能畅销,且就算一般人读到怪怪的地方,多数也不吭声,只会觉得自己看不懂。好比说,台湾版的《快思慢想》的中文翻译,在网络上被懂英文的人骂到翻过去,现实生活还是大卖了十多万本,且多数人并没有抱怨翻译烂。到底是翻砸了一本还有替代版本的公版书可恶,还是只能有一个中文版的《快思慢想》可怕?

反讽三,有人吭声了,听说有人看不下去跳出来骂人,结果冯唐跟出版社竟然听进去了,决定把书下架了。其他被翻烂的书,好比说台湾这本洪大教授翻译的《快思慢想》,有下架吗?或大陆那些个乱翻的公版书,会跟着下架吗?非但没有,还死不认错。

谁更可恶?是认错道歉下架的冯唐吗?

反讽四,为什么我会认为此事件是故意恶搞?如果冯唐真心想不开,想从畅销小说家跨行翻译,那么不应该翻译还有很多版本可以比较的公版书,应该学洪兰,占领某个领域的翻译主导权,且翻的全都是需要版权授权的作品,就算翻烂了也只有少数看得懂原文的文化菁英知道,多数普罗大众是不懂的,并且只要其和出版社死不认错,在版权期限内就还是能够独占这一本书的中文翻译版权,当然也绝对不会从书店撤下,更别说道歉。

再者,冯唐还出示了他的托福成绩,677分,可以说中英文都不差。虽说未必中英文都不差就可以翻译,但正常情况下未必会翻成那么糟,肯定有玄外之音。

基本上,我认为不妨把冯唐翻译《飞鸟集》这件事当成大型行为艺术看待,就当人家冯唐是能为出版社赚钱的畅销作家,所以出版社赔钱陪他玩场游戏。

好比说,这里不是就树立一个关于翻译书被发现翻砸了之后的典范吗?再大牌的译者把书翻译翻烂、被指证被骂了,都应该把书下架以示负责!

追根究底,多数人都太站在文本翻译这个点上去谈冯唐事件,我觉得很多人没能藉此事件看出其他更有意思的讯息(无论原本的当事人是否有这个意图),有点可惜。冯唐翻译一事,如果能扩大成一个检验翻译作品的准则,不也很好吗?

上一篇:老司机的“职业病” 下一篇:心悸,是情怀还是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