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伙伴教育在大学生国防教育中的应用

时间:2022-07-07 05:00:15

浅谈伙伴教育在大学生国防教育中的应用

【摘 要】当今社会建设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基础夯实、技术过硬,更需要富有责任感、团队意识的热血青年。而伙伴教育便是旨在培养学生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的一种教育方式。将伙伴教育理念运用到国防教育中,是否会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思想,树立对国家、对他人的责任感,本文将对此观点做出探析与论证。

【关键词】伙伴教育 国防教育 独生子女 大学生

1.伙伴教育的特点与意义

1.1什么是伙伴教育

所谓“伙伴”,是指处在某种共同的环境中,具有相同的生活理念、相近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共同加入了某个组织、约定为某一目标一同奋斗的人群。当我们在社会生活中,与某些人建立了这样牢固稳定的关系,即形成了“伙伴关系”[1]。而伙伴教育,便是基于这样的关系而形成的教育方式。从内在精神角度来讲,伙伴教育与交往教育、素质教育是统一的。相对于传统教育的方式,伙伴教育更注重学生在教育中如何与伙伴交流建立起良好的、友善的伙伴关系,使学生在学习与生活的过程中不仅收获到知识上的愉悦,更能与彼此成为亲密的伙伴,收获到一份健康的友谊。这种友谊不仅能给彼此带来安全感与责任感,更能在志同道合的奋斗中互相慰藉,分享奋斗路上的心酸、成功之后的喜悦。

1.2 伙伴教育有助于独生子女成长

自八十年代以后,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制度,便有了被人们认为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一代。因为家中没有兄弟姐妹,独生子女常常会出现寂寞孤僻、不知如何与人交往等问题,而这是拥有众多兄弟姐妹的父辈一代所无法体会的痛苦。对于这部分在独处中长大的孩子,“伙伴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现代社会是一个讲求团队的社会,无论是进入世界五百强的公司还是走自行创业之路,都离不开与别人合作的工作方式。所以,现在学校培养的人才不仅仅是高智商的人才,高情商的人才更是培养的重点,伙伴教育也便应运而生。

比起老师的督导、家长的催促,学生彼此可能会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来自同龄人之间的鼓励与竞争往往更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劲头。人们戏言,相差三岁,就会产生代沟,这句话不无道理。研究表明,年龄相仿的人由于成长环境、人生阅历相似,会在谈话共处时有更多的话题、更容易产生共鸣。在下意识模仿与不自觉的心理暗示作用下,对于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会起到更大的帮助。潜移默化渗透的伙伴教育,能让独生子女一代更从容不迫地走进社会生活,在与伙伴良好的交流与合作中收获成功。

2.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内容与意义

2.1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内容

党在十五大上提出,应把国防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国家的一个公民、未来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当代大学生有义务在练就自己专业技能的基础上,为国家的国防事业做出自己的努力与贡献。当代大学生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爱国主义教育、军事理论学习、军事训练、国防科技教育、国防法规教育。其中,爱国主义是贯穿整个高校国防教育的主线与灵魂;学习中外经典的军事理论与军事思想是大学生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各高校新生开学伊始所开展的军事训练课程,是训练大学生掌握必要军事技能的重要途径;作为高校国防教育的延伸与补充,国防科技教育与国防法规教育也作为必修课,进入到大学生的课堂。

2.2 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复兴中华梦的历史重任,不仅要在实现我国的经济化、工业化等方面做出贡献,更要为国家的国防事业做出贡献。现阶段,我国正在实行“五位一体”的国防教育体系,所谓“五位一体”是指由国家、军队、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构成[2]。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大学生国防教育旨在引导当代大学生不仅要掌握好专业技能,更要树立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与团结意识,要让大学生们懂得自己的努力不仅关乎自己的命运,更和祖国、人民的未来息息相关。在这点上,国防教育与伙伴教育的目的与意义有着异曲同工的相似之处,二者都是希望大学生能在学习、生活中学会关心他人、在团队合作中取得进步。

3.伙伴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国防教育

3.1在军事训练中实行伙伴教育

正如上文中所提到的,国防教育与伙伴教育在教学目的与意义上十分契合,这点尤其体现在军事训练中。大学生刚离开家乡走进大学校园,周围都是陌生的面孔,军训的序幕也将徐徐拉开。而这段大概持续两星期的军事训练,会使来自五湖四海的陌生人迅速建立起“战友”的关系。他们将在六点钟统一起床,十点统一熄灯就寝。每天一同吃饭、一同训练、一同在风雨中跑步训练、在烈日下站军姿,大家也会分成各排进行队列、军体拳、拉歌等各种活动的比赛与竞争。

3.2 伙伴教育在军事训练中的作用

为期将近半个月的军事训练让刚入校的同学们一同经历成败,共享荣辱。这种团队式的、朝夕相处的生活方式比起普通的上课自习会更快地认识、熟悉身边的同学,并与其结交成为志同道合的“伙伴”。“伙伴教育”在军事训练课程中的运用可以使大学生在刚进入这个陌生环境时就能在团队训练、团队合作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伙伴,并在共同活动中相互交流,共同分享彼此的快乐与心得,在与同龄人的交往中得到了自信心、成就感、满足感和深厚的友谊。在共同奋斗的日子里,利己主义会在学生的心中慢慢淡化,老师(或者是军训中的教官)可以通过各组竞争的方式不断强化他们的团队意识、集体意识,提倡共同奋斗、为他人着想、学会合作的价值观。

4.结语

作为注重学生素质教育、能力教育的“伙伴教育”方式,和大学生国防教育相结合,能更好地体现出这种教育方式的积极作用与先进性。中国古语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伙伴教育可以使学生在与他人交往中,不断吸收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并且会促使学生学会如何与他人有效沟通而达到良好的合作。伙伴教育非常适合在大学生国防教育中提倡并使用,二者的结合能使学生在训练中树立起爱国、爱校、爱同学的集体意识与团队责任心,对今后成为社会的栋梁大有裨益。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3年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面上项目计划,资助项目《伙伴教育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12532432)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刘长海、罗怡.“伙伴教育”:现代教育理念的乡土化阐释[J]. 教育科学研究.2005(08).

[2]罗立新、丁飞.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内容及其素质教育功能[J].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6).

[3]李先德.大学生国防教育教学体系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05).

[4]任宏权.高校国防教育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02).

[5]吴瑞雪.告别成长路上的烦恼――学生成长导师制、学生成长伙伴制教育初探[J]. 《课外阅读(中旬)》2011(05).

[6]刘长海,罗怡.关于“伙伴教育”的理论构想[J]. 教育科学研究.2005(08).

[7]徐明,秦真.让我们共同进步――伙伴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实践探索[J].山东教育.2009(34).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医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上一篇:民办养老“双轨”之患 下一篇:40年后,“中国蛙王”再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