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部编本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试教的一些体会

时间:2022-07-07 04:12:24

关于部编本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试教的一些体会

读书是一件美好的事。当学生有此感受时, 就会喜欢读书,慢慢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因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就提出了这样的阅读教学目标: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如何才能落实这一点呢?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一年级教材在这方面作了较大的突破,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善于领会编排的意图,更好地组织阅读教学活动,通过快乐阅读让学生学会读书,爱上读书。

一、一少一多,年段目标更凸显

在数量上,部编本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一年级教材减少了必读课文篇数,增加了选读课文篇数,比现行人教版教材少19 篇,大大减轻了教学任务。要讲的课文少了,教师不用背负课时量不足的包袱,能把课堂教学重心回归到字词教学上,并且能很好地利用课堂十分钟写字练字的时间,凸显低年段教学的重点。

关于“选读课文”,现行人教版教材从一年级下册开始安排,然后逐个年级在每册书后边安排 5 至 8 篇文章。而部编本教材从一年级上册开始,在每个语文园地中安排一篇,名为“和大人一起读”,选读的篇数多了,这部分的教学怎样安排呢?我建议要课内外结合,课外发挥家长的作用,让家长陪伴孩子读书,课内开展读书交流会,可以展示“我认识了哪些字(词)”, 可以赛赛“我读好了哪些句子”,也可以给文章配图,讲讲故事,说说想法,等等,营造快乐读书的氛围,在学生心中培植喜欢读书的种子。

二、一远一近,年龄特点更吻合

部编本教材在内容的选取上,远离“形而上”的思想说教,课文内容故事性强、知识性强,蕴含丰富的教育意义,且短小、生动、有 趣,比较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有对自然的认识, 如《秋天》《要下雨了》《棉花姑娘》;有对生活的感受,如《大还是小》《一个接一个》《怎么 都快乐》;有讲互相帮助的,如《小公鸡和小鸭子》;有讲养成好习惯的,如《文具的家》;有学会看问题的,如《咕咚》……还不乏美文,如《彩虹》《项链》等,选文充分体现了人文性和 工具性的统一。

精读课文数量远远少于略读课文,因此, 在平时教学中,要把握好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不同的教学要求,不能“一概而论”。而且,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课后都安排了识字和写字,可见低年段侧重字词教学,就算是阅读教学板块,也不能以分析内容为主去深讲细讲,而是把时间用在汉语拼音的不断巩固 上、课文朗读和识字写字上。让学生说出一口正确流利的普通话,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为进一步阅读打下坚实的 基础。

三、增设栏目,书香氛围更浓厚

一年级上册在第一单元后安排了“快乐读书吧”,图文并茂地告诉学生“读书真快乐”,可以与爸爸妈妈一起读书,可以去图书馆看书,书读多了可以给小伙伴们讲故事。下册也在第一单元后安排了“快乐读书吧”,让学生们从熟悉的“童谣和儿歌”开始,走进读书的王国。这些栏目往往得不到我们教师的重视,不是“置之不理”就是“蜻蜓点水”。其实,这样的编排是通过课堂内外结合、读书与生活的链接,营造开放的“大语文”学习氛围,“一花引来万花开”,让学生在书香盎然中不知不觉爱上阅读,学会阅读,快乐阅读,在阅读中不断提升语文素养。

综上所述,领会教材编排意图对明确教学方向、筛选教学策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一年级的阅读教学要遵循教材编排的意图,重在兴 趣培养,重在把学生引入读书的殿堂。当学生们尝到阅读的快乐,便离不开读书,慢慢养成读书的习惯,这将使学生受益良多。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上一篇:与学生一同感受历史的脉动 下一篇:帮孩子感知世上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