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象”至“意”解“离别”

时间:2022-07-07 02:21:01

纵观近些年高考所选的词,题材都很清楚,比较好懂,一般没有涉及艰深的字词和晦涩的典故。偶尔有(如《满江红 登金陵黄鹤楼有感》)也有补注。涉及的作者都是同学们比较熟悉的,他们的生平经历、心路历程、创作风格都是高中教材里涉及较多的,有助于我们根据词的题材,循“象”达到“意”的梳理、“法”的归纳。所谓“象”主要是指词中包含的物、景、人、事;“意”即指诗歌的思想内涵、情感态度;“法”一般指诗歌中所用的抒情方式、表达技巧、修辞手法。这也几乎是江苏高考诗歌鉴赏三道小题的考察核心。

以“离别”类的诗词为例,初看全词同学们很容易从题材的特点上分辨出“离别类”诗词。大概根据别前、别中、别后的时间脉络之“象”,我们可以初步在脑海里设想出,别前:离情别绪、深厚友谊的回顾;别中:坦陈心志的告白、依依难舍的画面或是情深意长的勉励;别后:想象对方漂泊的羁旅行愁,对其路途遥远的担忧和祝愿,抑或是旷达超脱的告慰等“意”。我们在此基础上去回推“法”可能更加容易些。“离别”类的诗词在表达技巧的考察上多针对《考试说明》列出的常见七种修辞、几种抒情手法以及场景描写中常见的“想象”(联想)“虚实”“动静”“视听结合”等基本技巧。

例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八声甘州

寄参寥子

苏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1) 词中记述了词人与参寥的哪些交游活动?请简要概括。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D。

解析“交游活动”意味着考查诗歌的“象”:写了哪些人、哪些事。此处针对后者来考查。答案应该是动词性短语,“概括”指不能用描述的语言回答。根据此词上片写观钱塘江潮,下片写赏西湖春景,可得出答案。

答案观钱塘江潮水,赏游西湖春景。

(2) 下片蕴含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D。

解析“记取西湖西畔”句是词人对过去生活的回忆留恋。“算诗人相得”句表现与参寥相知之深。“约它年”句借谢安、羊昙之典表明自己归隐之志始终不渝,因缺少注释,要求同学们理解未免奢谈,但是再聚的期待,不舍的浓情确在字里行间中流淌出来。当然也可看出对参寥的劝慰和自我安慰之情。这是通过“象”的分析:“别前回顾”“别中劝慰”和“别后期望”,继而去探索“意”的种种的。

答案表达了对与参寥在杭州的交游生活的回忆和留恋,对友情的珍惜,以及离别之际对参寥的劝慰和自我安慰之情,也表达了自己归隐超脱的心志。(或:依依惜别之情,对来年再聚的期待之情。)

理解一首诗中作者的情感态度,要就诗论诗,就事论诗,而不能随便套用该作者现成的定论性的东西。这就需要在鉴赏时认真体味,仔细分析,依据特定的诗作出特定的分析。为此,必须要逐字逐句地分析诗歌的“象”,还要深入挖掘,不能遗漏要点。还有,虽说考查的是局部思想感情,但命题往往带有“切口小,开掘深,采点全”的特点,所以不可简单写几句就了事。

(3)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分析其表达作用。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D。

解析根据“有情”“无情”可判断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根据句意及本词所表达的情感,对表达作用进行具体分析。

答案拟人(比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物象变化之快,表现了词人对世事沧桑变化的感慨和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或:比喻。以潮涨潮落比喻人世的聚散离合,表现了词人对世事沧桑变化的感慨和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除了“离别”类的诗词常见之外,咏史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之类的题材也出现较多。但较此种种,以“即事、即景抒怀”为题材的诗词在表达情感的把握上难度更大。“象”把握得准确才能对“意”定位得准确。因为诗歌的感情是“因景而起”或是“因事而起”,所以我们要将事情的来龙去脉,景物的场景变化梳理透彻。总体来说,以“即事、即景抒怀”为题材的诗词在表达情感上多半关于:寄情山水的悠闲、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等等。而表达技巧考查上多针对《考试说明》列出的常见七种修辞。根据“即事”或是“即景”的差别,在技巧上又有所侧重。“即景”类多考查几种抒情手法以及场景描写中常见的“想象”(联想)“虚实”“动静”“视听结合”等基本技巧;而“即事”类侧重人物的行为、事件的表现,多用“细节”“动作”描写等。当然,诗词之中“事”和“景”多半融为一体。

例2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蟾宫曲・扬州汪右丞席上即事

卢挚

【双调】江城歌吹风流,雨过平山,月满西楼。几特年华,三生醉梦,六月凉秋。

按锦瑟佳人劝酒,卷朱帘齐按凉州①。客去还留,云树萧萧,河汉悠悠。

【注】①凉州:即凉州曲。本为唐天宝年间乐曲。

(1) “按锦瑟”句与曲中上阕哪句相照应?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D。

解析由于已经确定了“曲中上阕哪句”,所以答案相对而言还是比较清楚的。由此也可看出曲的上下阕都是由音乐领起,由现场歌舞领起,转而引起对眼前、朋友、人生的种种感喟。

答案与首句“江城歌吹风流”相照应。

(2) 曲子前三句和后三句都在写景,但表达感情有所不同,试作分析。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D。

解析题干“曲子前三句和后三句都在写景,但表达感情有所不同”这句尤为关键。并非在问你,“本曲表达了诗人哪些感情”,所以重点不在于盲目梳理。“写景”所要表达的情有何不同?这才是关键。“一切景语皆情语”,前者是为相逢之情作渲染,后者是因离别之势而惆怅。

答案首句写良宵美景中与朋友重逢的喜悦之情,而结尾句则写相逢不久又要分别而内心惆怅的游客之思。

(3) “月满西楼”中的“满”字极为传神,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D。

解析撇开了一般常见的技巧,直接就一个字的效果去联系诗句内容和情感本身。这也是“炼”字常见的考查方式。

答案写出了月光皎洁明亮,令人神清气爽,渲染了宁静之境,表现作者在这良辰美景中的喜悦之情。

现 场 练 兵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御街行・秋日怀旧

范仲淹

纷纷堕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①,谙②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注】①欹(qī):倾斜。②谙:熟悉。

(1) 有人认为“寒声碎”的“寒”“碎”两字用得极妙,你同意吗?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上阕是如何表现“愁”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请简析下阕的写作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同意。“寒”意为寒冷,“碎”意为破碎。表现寒秋时节,秋叶纷纷坠地的无奈。体现了自己处境孤寒的感受,渲染出寂夜中悲凉寂寥的心情。表达了词人凄苦的情感。

(2) 上片以写景为主,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在词的开头,词人通过对秋声秋色的描绘,渲染出秋夜寒寂的氛围,为全词奠定了悲凉的基调。“真珠”两句及“月华如练”句,极写远空皓月之澄澈,营造出空寂、凄凉之境,千里共月,最易引起相思之情,表达出秋夜离人的相思之愁。

(3) ①夸张手法:“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肠已愁断,酒无由入,虽未到愁肠,已先化泪。运用夸张手法,比入肠化泪更进一层,愁情更是难堪凄切。②情态描写(细节描写):下片先以一个“愁”字尽写酌酒垂泪的愁意,“枕头欹斜”,作者以极为简练的语言生动写出了词人挑灯倚枕独对灯,寂然凝思的愁苦的神态。③融情于景:“残灯明灭枕头欹”,室外月明如昼,室内昏灯如灭,两相映照,渲染了低沉阴暗的氛围。④直抒胸臆:“谙尽孤眠滋味”,这句以独白式的语言直接表述了孤枕难眠的难言愁情。“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算来这怀旧之事,是无法回避的,不是在心头萦绕,就是在眉头攒聚。作者的内心独白形象地写出了无法排遣的愁情。

(作者:戴启江,江苏省无锡辅仁高级中学)

上一篇:如何改进语文课堂教学 下一篇:地方积极推动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