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刺络放血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2例临床观察

时间:2022-07-07 01:12:09

局部刺络放血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2例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局部刺络放血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6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局部刺络放血及药物治疗,观察其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1.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The fffective observition of local blood-letting puncture to cure rheumatoid arthritis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effect of the treatmen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by Local Blood-letting puncture.Methods The 62 case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treatmea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ocal blood-letting puncture in articular lesions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h drug.Then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ative analysed.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71.9%,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53.3%,and there was statistic significa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onclusion The treament of local-puncture wih intercostals row acupuncture is one of theeffective methods for intercostals nerves neuralgia.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多关节的慢性炎症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由于关节滑膜的炎性增生反应,导致患者受累关节的骨质侵蚀,软骨损伤。关节的僵硬、疼痛、肿胀是其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我科室自2008以来才用局部刺络放血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62例均为门诊病历,其中男32例,女30例;年龄最小30岁,最大69岁,平均41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16年,平均7.2年。

1.2 诊断标准

根据美国风湿病协会(ACR)1987年修订的诊断标准[1]制定。活动性RA的判断需至少满足以下5条中的3条:①当日晨僵时间≥60 min;②2个或2个以上关节肿胀;③5个或5个以上关节触痛;④血沉(ESR)≥20 mm/h;⑤C反应蛋白(CRP)≥5 mg/L。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活动性RA诊断标准;②年龄18~70岁;③自愿受试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妊娠妇女、拟妊娠妇女和哺乳期妇女;②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或全身衰竭者;③合并其他风湿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严重的膝骨关节炎等者;④晚期患者,关节严重畸形;⑤合并不适宜针刺治疗的其他疾病者。

2 治疗方法及疗效观察

2.1 治疗方法

2.1.1 治疗组 关节取局部阿是穴3~5个,先用手指拍打数次,使局部充血,行常规消毒,押手按压穴位两旁,使皮肤绷紧,以小号三棱针,快速点刺穴位,深度视腧穴而定,挤压出血,出血量以3~5 ml为宜。局部消毒,并加敷料包扎固定。1次/4 d,20 d为1疗程,1疗程后休息5 d继续下一疗程。

2.1.2 对照组 消炎痛片(河南省许昌画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41022664): 100 mg/次, 3次/d,口服;雷公藤总甙片(福建汇天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Z35020431): 60 mg/次,3次/d,口服。病情稳定后逐渐减量。两组均以20 d为1疗程治疗,5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2.2 观察指标 晨僵时间,急性时相反应指标(ESR、CRP、RF)。

2.3 疗效评定标准

参考美国风湿病学会1987年制定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标准[1]拟定,显效:主要症状、体征整体改善率≥75%, ESR及CRP正常或接近正常或明显改善;进步:主要症状、体征整体改善率≥50%,血沉及C反应蛋白有改善;有效:主要症状、体征整体改善率≥30%, ESR及CRP有改善或无改善;无效:主要症状、体征整体改善率

2.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4 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在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中患病率列居首位,临床以关节变形,疼痛,活动受限,僵硬为特点,本病致残率较高,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之一。本病在祖国医学中属“痹证”、“历节风”等病证范畴,其形成与正虚邪实有关,正气虚衰是内因,邪气侵袭是外因,正如《素问•刺法论》所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痹论》篇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风、寒、湿邪侵袭,经络阻滞,不通则痛而发病,病久不愈,损及肝肾,耗伤气血,导致气血亏虚,肝肾不足,加之气血运行不畅,瘀痰互结,致使“风、寒、湿、热、瘀、虚”等多种病理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长期不愈经络阻闭,筋骨失养,全身多关节受累。

笔者治疗时取病变关节局部放血,此法乃根据《灵枢•官针》“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施术于血络,使络通瘀祛的一种方法。《外科证治全书》中云:“诸痛皆由气血瘀滞不通所致。”刺络放血法在特定穴位或相关区域寻找瘀络,刺络放血,使恶血邪气尽出,达到疏通经络、流畅气血之目的,具有散瘀消肿、止痛解毒的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2-3],刺络放血疗法通过局部放血排毒,迅速快捷地排放高黏度、含有大量尿酸盐之高压血液,可消除血管张力,降低血管阻力,现代研究表明刺络放血可以有效改善血液循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胶体渗透压,减少局部炎性刺激,从而达到活血化瘀、疏经通络、消肿止痛的良好效应。

由于RA是一些病程缓慢的、易复发的疾病,治疗过程中经常出现复发,因此RA需要以远期的疗效观察来客观的评价针灸对RA的疗效。我们应采用目前国际上公认的ACR提出RA诊断标准和RA临床缓解及病情改善标准、严格统计分析和专业设计,使结果具有客观性和可比性。本临床观察结果表明,病变关节局部刺络放血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确切,优于西药治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北京:中国医药技出版社, 2002: 115-119.

[2] 张海江,向年虎,黄绍权,等.刺络放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关节197例.人民军医, 2004, 47(3): 157.

[3] 李兆文,林石明,林俊山,等.刺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炎90例对照研究.中国针灸, 2004, 24(5): 311.

上一篇: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治疗的预见性护理观察 下一篇:中医治疗慢性胃炎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