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圻 我最适合演悲喜剧

时间:2022-07-07 01:11:53

王学圻 我最适合演悲喜剧

王学圻演戏的年头不短,但是最近一两年才为人熟知,最大的功劳莫过于《梅兰芳》,现在王学圻也凭着这部片子拿到了金马最佳男配,但是正如王学圻自己所说“国内适合我的本子不多”,越是这样,王学圻的戏就越显弥足珍贵。

《成都女报》:谈一下您在《十月围城》里的角色吧。

王学圻:我扮演的是富商李玉堂,在当地很有名望,是富人圈里的一个首领。李玉堂为人真诚,质朴,所以结交了很多朋友。他的朋友有黑道的,也有白道的,三教九流的都有,因为这个人的口碑比较好,总的来说,他对革命是没有什么敌意,所以最后他才能投身到革命中去。总的来说这个人的心底比较善良,比较耿直。

《成都女报》:您当时怎么决定出演这个角色的,听说导演还专程飞到成都来见您?

王学圻:对,当时我在成都拍戏,陈德森、陈可辛和黄建新导演为了这个角色特地到成都和我见了一面,可见他们对于这个角色的慎重。虽然我当时还没有看本子,但我能感觉到李玉堂这个角色的戏应该很重。

《成都女报》:和港台导演合作感觉有没有什么不同?

王学圻:在戏的处理上,肯定会有不一样的看法,不要说和港台演员的合作,北京的演员到上海来拍戏,许多文化现象也不是一时可以搞清楚的,这就是地域之间的差异,我觉得这很正常。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大家的合作默契很多,他们对内地演员或许有了新的看法,我对港台的班底有了新的了解,总的来说这还是比较正常一种合作方式。非常好,现在我还有一点难舍难分的感觉。

《成都女报》:在电影中,李玉堂对待仆人阿四为什么会像对待儿子一样?

王学圻:我刚刚说,李玉堂在这部电影里是苦出身,从最底层打拼出来的,所以他对阿四有怜悯,他可以从阿四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但这个在表面上没有超越主仆之间的关系,下人就是下人,只是李玉堂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成都女报》:所以他才会去帮助阿四提亲?

王学圻:对于提亲这个事情,阿四之前并没有跟我提过什么,但李玉堂知道这是一件危险的事情,他不能告诉阿四,你明天很可能就要牺牲了,所以他想在革命前的一天,给阿四一个完整的人生,所以他知道阿四对阿纯有意思时,分秒不落地就去提亲了。李玉堂其实不知道这件事情会有怎样的结果,死了,了却心愿,不死,顺了这门亲事,无论怎样做,其实都是李玉堂给自己找到一个情感发泄的出口,也是给阿四一个交待。

《成都女报》:《十月围城》里让你最触动的是什么?

王学圻:细节吧。《十月围城》里的这些小人物,不是死在战场上,而是死在繁华的市区里,你像王复明,卖油炸臭豆腐,小日子过得很好,最后,欣然接受了自己死的命运,这也是英雄的行径。

《成都女报》:拍戏这么多年让您最痛苦的戏有么?

王学圻:我挺喜欢这个过程的,要真说痛苦的话那就是我喜欢上的剧本但是却拿不到吧。遇到这种情况我就真往心里去,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最后要是看到片子里我喜欢的角色人家比我演得好,我会不开心,但是如果比我演得差,那我更生气。

《成都女报》:默默无闻地拍了这么多年戏,现在一下子名利双收了,有什么感触么?

王学圻:人说五十不惑,不惑的是什么?我觉得不惑的是你该演什么角色,你终于在五十岁的时候知道了。演戏这个事情,不是说你只要投出了就肯定会产出,你要有悟性,而且还不能只有悟性,还需要一个好团队,一个好时机,那时你就知道世界上不存在英雄,英雄就是一个代名词。

《成都女报》:您怎么看待娱乐圈?

王学圻:这一行残酷在于它很大程度要靠天赋,不是有努力有热情就能成功地。十个演员往台上一站,不管你高矮胖瘦还是美丑,观众的眼神就是往其中一个人身上集中,太奇怪了,台下一个特帅的人,站在台上就没有样儿了,这个没有原因,你分析不出来。

《成都女报》:您觉得自己比较适合出演什么类型的角色?

王学圻:悲喜剧吧,张艺谋、陈凯歌都跟我说过。悲喜剧就是那种比较复杂的,人物命运跌宕,喜剧性比较强的人物,一般这样的作品都是大制作吧。(笑)

上一篇:范冰冰 这个姨太太不一样 下一篇:“食”现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