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冠花温室栽培技术及管理要点

时间:2022-07-07 01:08:30

鸡冠花温室栽培技术及管理要点

鸡冠花(celosiae cnstatae),原产印度,为苋科青葙属一年生草本花卉。鸡冠花花色多样,花期长,色泽亮丽,是“五一”、“十一”重大节日布置大型花坛、花境、盛大会场的理想花卉,节日气氛浓,景观效果好。

形态特征及生长特性

鸡冠花品种繁多,株型有高、中、矮三种:生产上按花的形状主要分为冠状鸡冠花和羽状鸡冠花两大类:花色多样,有单色花和多色花之分;叶色也因品种不同而异。

鸡冠花喜温暖干燥气候,喜阳光,不耐涝,对土壤要求不严。鸡冠花生长适温18℃~24℃,能耐高温,不耐低温,若冬季温度低于5℃,植株停止生长,逐渐枯萎死亡。鸡冠花怕干旱,不耐涝。注意排水防涝,防止受涝死亡;同时保持室土稍湿润,防止茎叶凋萎下垂,影响正常生长。鸡冠花为强阳性植物,喜阳光充足。若光线不足,茎叶易徒长,花朵小且花色暗。

栽培技术及管理要点适时播种

播种时间。生育期约两个半月,因此针对“五一”、“十一”花卉上市,应分别在2月初和7月初播种。

播种方法。在每立方米介质(约20袋)中加入50%多菌灵粉剂150g~200g,搅拌3次~4次,使药物与介质充分混合,然后边喷水边搅拌,调至介质“手握成团,松而不散”为宜。堆放6h~8h后,装于穴盘内。每克种子约1300粒,将种子按1:4与细沙(或细土)混匀,均匀地撒在4个育苗平盘中,即每个平盘约撒播300粒种子,播后均匀的覆盖过筛湿介质约2mm~3mm,浇透水。在种子出苗前,一定要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在20℃左右光照充足的条件下,4天~7天即可出苗。

苗床育苗。先用水浇透苗床,水下渗后,将种子按1:4与细沙混匀,均匀地撤在苗床上,种子播量为2g/m2~3g/m2,播后覆细沙或潮湿土2mm~3mm,同样保持土壤湿润,地温低时,可覆盖塑料薄膜或扣小拱棚保温。

管理要点。播种的关键是一匀、二湿、三暖。匀是指播种要匀、覆土要匀:湿是指播后苗前介质、苗床要保持湿润;暖是指播后苗前可使温度保持在比苗期相对高的温度。此时期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决定着出苗率的高低及苗的质量。

苗期管理

鸡冠花不喜荫蔽的环境,尤其是出苗后幼苗要保证充足的光照。小苗发叶后要控制浇水,加强通风使苗健壮,防止徒长及猝倒病的发生。在高温高温的情况下,苗期极易得猝倒病,要做到预防为主,用多菌灵+农用链霉素每7天~10天喷一次,如果发现有猝倒现象要及时喷药,可用杀毒矾1000倍液,效果较好。保证充足的光照;控制基质水分,防止过干过湿;喷药时注意喷幼苗茎基部。

及时分苗

当幼苗发出1对真叶时,及时分苗,移栽到70孔或100孔的穴盘中。穴盘中介质的处理同育苗时相同,移栽后注意浇透水。此期仍要注意夏天的控温控湿,尽量避免猝倒病的发生。

及时定植

当幼苗具4片~6片真叶,覆盖穴盘大部分空间时,及时定植于12cm~13cm口径的营养钵中,按株距约20cm左右进行摆放。上盆不及时会导致花芽分化提前,产生老苗现象。因鸡冠花属直根性。移栽时要带上土坨,否则不易成活。

营养钵中培养土的配制如下。园土:腐熟粪肥:沙=2:2:1。使用培养土前应先对其进行消毒杀菌、灭虫处理。用0.5%的高锰酸钾+辛硫磷稀释液浇灌翻匀,用塑料布将土盖严,6天后揭掉塑料布晾凉即可栽植。

定植后管理

植株处理。直立品种要及时去除侧芽,以保证顶部花序的营养和增大。矮生多分枝品种,定植后要及时摘心。

水肥管理。在上盆时需施入一些草木灰或过磷酸钙作基肥,生长时期施肥不能太多,以免植株疯长,在花序形成时施入含P、K为主的液肥,使花大色艳。浇水应掌握见干见湿原则,但切忌过湿。

光照调节。鸡冠花为喜光植物,整个生长期要求充足的光照,尤其是苗期更应注意加强光照,防止植株徒长。

温度控制。鸡冠花在15℃~30℃间均能生长良好。一般来说若低于10℃,植株就会受冻害,超过35℃,植株生长受影响。生长期适温为18℃~24℃,开花后适当降低温度对延长花期很有效。

病虫害管理。鸡冠花主要病害为猝倒病、叶斑病、褐斑病等。猝倒病可用65%杀毒矾1000倍液进行防治;叶斑病可用50%真菌丹500倍液,若种子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4h进行消毒,对叶斑病的预防也有很好的效果;褐斑病可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或25%丙环唑乳油35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较好。

鸡冠花常见虫害有蚜虫、叶螨等。蚜虫通常集中在嫩芽、嫩叶、嫩枝上刺吸汁液,造成植株受害部位萎缩变形,蚜虫还分泌蜜露污染植物,并诱发煤污病、病毒病等病害,可用40%的氧化乐果2000倍液灭除。叶螨多在叶背刺吸叶汁,常造成叶片变色甚至卷曲,可用90%敌百虫原药800倍液喷杀。

上一篇:物理农业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发展优势 下一篇:宁夏中部干旱带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