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时”务者,俊杰也

时间:2022-07-07 01:06:00

同事的儿子,行年3岁,口齿逐渐伶俐之际,父母开始让他学习这个世界流动的形态与规条,比如台历上的月份星期,比如挂钟上的时分秒数。读时计时,原是连小学课本也不会收录的课题,但随着制表技术的日益发展,各样复杂功能的出现,让原本三针四点的表盘构造裂变出无数的可能。或许你不太懂表,但总会有一种计时方式,让你感到有趣―原来时间还可以这样走的。

识时难度:

HAMILTOM ODC X-02 三地时间腕表

来自美国的汉密尔顿,一大特色就是与好莱坞斩不断的千丝万缕的联系。1966年著名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在拍摄科幻大片《2001:太空漫游》时苦于没有一只奇幻而特别的腕表,于是向汉米尔顿求助。他要求腕表必须有三地时,而且造型要完全颠覆现有的手表样式,汉米尔顿就为他制作了超越常规的ODC腕表。近年这款ODC X-02仍然采用3个独立石英机芯来实现三地时功能,钛合金外壳采用了当年影片中的宇宙飞船造型,再搭配动感舒适的黑色橡胶表带,科技感和未来感十足。

有别于一般“你中有我”的三地时间表盘,这表款将三个时区的显示同时置于表盘上,无分庄闲,一视同仁。因此,时分的显示盘也跟着缩小,并且透过“Local time”与“GMT”等字样来划分三个不同时区。

这3个独特的表冠配置相当有型,灵感原来来自机舱中推杆的造型,它们放置在表壳的12点钟位置,操作时佩戴者仅需要透过各自独立的表冠,来进行时区的调校动作,很方便。

识时难度:

BREGUET 7047PT Tradition 陀飞轮腕表

纵观Tradition 系列不难发现,从第一款7027 的复古,到延续款7037 加装锚型自动上弦机制,飞返秒针显示,透视表底,再到全新的7047PT 采用高复杂的芝麻链陀飞轮,宝玑表自始至终都试图将传统工艺加以延续,并不断添加最新的研发成果,将高科技的灵魂倾注于古典外表之上,赋予传统以新生。提到芝麻链和陀飞轮,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两项影响钟表界发展史颇深的重要工艺。而宝玑借由精湛的技艺和不断的研发,终将这两项复杂的工艺融合在同一表款之上,做出了一次精彩而完美的诠释。这次的承载者,就是Tradition 系列的7047PT 表款。

这个看似器械内脏的表盘,读时位置其实也很明晰,就是靠近(传统表盘上)8点位置的计时盘,设计师以跳跃的蓝色显示时、分针的心思很好理解,为了让佩戴者在经过特殊电镀处理的深灰色表面上读时更清晰。

位于1 点钟位置巨大的陀飞轮擒纵装置、钛制摆轮均是品牌获得专利的装置,连接至齿轮上的芝麻链传动系统可在钟表运行的过程中确保恒定的动力输出。虽然看似复杂,但对读时影响不大。

识时难度:

Harry Winston OPUS 3

Harry Winston 每年推出一款OPUS系列手表已经成为2001 年以后表迷们翘首以盼的重头戏。但我们先跳过今年的新款, 谈一下这个系列中因为操作难度大而一度搁浅,历时六七年才有原型亮相的手表,那就是由独立制表人Vianney Halter 在2003 年担纲打造的OPUS 3。Vianney Halter 当年受邀设计这款表的时候,他的一个明确目标就是用绝无仅有的显示方式制造一只绝无仅有的手表。设计出来的效果很令人满意,但同时也给接下来的实际操作出了个不大不小的难题。

设计不凡的机械机芯将时间以数字为显示方式,并同时具备跳分、时及日期性能:机芯内的十个数字盘,透过表盘上的六个方形窗口,分别显示时、分和日期,左上和右上最上排的两个窗口显示小时,中间两个窗口显示日期,而左下和右下的两个下排窗口,则用来显示分钟。

最神奇的是此外,为了给本来缺少秒钟的表盘增加一些“动感”, Vianney Halter 特意在机芯中另外加入了一个扇形的秒钟显示盘。要知道,在加入这个扇形盘之前,小小的表壳中就已经交错排布着六个数字盘了。秒钟只有在最后4 秒时才显示,同样采用瞬跳的形式,和左上角的小时十位数显示“共用”一个窗口。

识时难度:

CHANEL J12 Retograde Mysterieuse

笔者已经忘了第几次向人诉说这只逆行腕表的惊人之处,每每“显摆”完都例牌获得一片赞叹之声。这些掌声,是给知名钟表设计师Guilio Papi的。这款神秘逆行腕表不仅遵循CHANEL品牌的风格与理念,也是一款极致的复杂性能表;在技术层面上,它因为将表冠位移到表面而做出从未尝试过的逆跳指针装置;在美学上,它也是精湛设计的呈现。同时涵盖三重复杂的性能,可说是腕表制作的精彩盛事,而这逆行的十分钟,也为CHANEL J12的第十年,画下重要的里程碑。

将直向的表冠嵌入表盘,透过按压水晶或以指尖“释放”按把的操作方式,也是前所未有的创意。

由于表冠创新性位移到表面上,该表每个小时的分针运作,前10分钟的指示与传统手表无异,但是从第10分钟开始(不绕过表冠),分针开始倒转并向反方向运动。历时10分钟,当分针逆行至20分的位置后,重新顺时针运动。

在这10分钟的逆跳期间,从放大窗口中的数字板片上,可看见11到19分每一分钟缓慢地移动运转。

识时难度:

MB&F Horological Machine No2-sv 2011

品牌在2008年首度推出的Horological Machine No2(HM2)表款,因其独特的长方造型、斜臂支架、双舷窗和模块结构,在高级钟表界掀起革命旋风。2011年在Geneva Fair,MB&F为HM2换新装,HM2-SV 表款透明的蓝宝石水晶玻璃表壳,提供前所未见的视觉性,让佩戴者可直接观赏HM2经由手工细腻打磨、由 349 只零件组成的引擎。

表壳上有斜臂支架、镙栓舷窗及保护式表冠滑盖,极其繁复,组成零件超过 100 只,唯有创新的模块法才能研发出来,而此模块法的灵感则来自于 Maximilian Büsser 童年时的 Meccano 玩具。另外,由于此模块特性符合最佳工程原理,未来表壳若是需要整修,亦可简化整修的工作。

这款手表采用了横列式设计,显示时间主要分为左右两部分,即有两个表盘,左边表盘分两层运动,分别显示一个飞返式的日期和中央的月相功能;而右方出现的,则是一个以飞返式运作的60分钟时间显示,以及中央的转盘式12小时时间显示,即下层圆盘数字是“分针”,上层黑色圆盘现实“时针”功能。

识时难度:

Vacheron Constantin Patrimony Traditionnelle

腕表界中最被人吹捧的三项复杂功能,是陀飞轮、万年历和三问;但在现代生活中,最具实际用途的,应该是一枚世界时间表。一般的世界时计以24时区设计而成,但因为各国地理及政治因素,有些国家甚至演变出30分钟及15分钟的时差来,令全球的时区并不止24个,而是实际上的37个时区。今年江诗丹顿Patrimony Traditionnelle系列为主打作,选择在世界时间上花心思,做出世上首枚能够显示所有37个时区的腕表。虽然表面看得人头晕眼花,但能够将世界时间一览无遗,应该是很多商务男士梦寐以求的“特异功能”。

显示区域由三个表盘组成s蓝宝石的透明表盘上有昼夜的显示,在18时到6时一面的半圆形,表盘上有灰色的处理效果;金属制表盘上则有蓝伯特投影法制成的地图;则是一个金属制数字圆环显示分钟和小时刻度。

尽管构造原理复杂,腕表的使用却非常方便。佩戴者只需将身处的城市(时区)名字,调校至位于6时位置的黑三角形标志上,时针便会自动显示所在地的时间,而其它36个时区的时间便会顺序显示出来。以黑色显示的城市代表整时区,而以红色显示的城市代表半时区或者四分之一时区。

识时难度:

Christina Dior Christal 8 Gold and Lacquer

当你翻开迪奥的历史备忘录,你会发现“8 ”对迪奥这个品牌来说是一个意义非凡的数字。1947 年2 月,迪奥第一场服装秀中的首个系列,就是用“En Huit”(法语中的“8”)来命名的。而迪奥的高级珠宝旗舰店,亦位于法国巴黎芳登广场(Place Vendome)8 号。Christal 8系列一直以柔美优雅著称,而这次表款终于也叫一众男士对它刮目相看。它以黄金和光漆涂料完成几何图形的表盘设计,虽然线条以圆形为主,却显得轮廓清晰硬朗,最吸引的是那枚充满创意的八地时区显示机芯。

中央的金色条形指针和黑色环形指针,分别是“分针”与“秒针”。这枚手表从外形设计以及显示方式上都能展出独特的个性与创意,可惜全球只推出限量8枚。

表盘上印上各地时区地方名字的小表盘一方面绕着机芯中轴公转,以显示所在地的时间,充当“时针”的角色,另一方面,小表盘也以自转的方式显示各地时区的时间。

识时难度:

Montblanc Metamorphosis

Metamorphosis是万宝龙斥巨资设立的美耐华制表技术研究所首个新秀研发项目。本来,一表两面分置不同功能绝非新鲜,但Metamorphosis的“变形”意念却石破天惊:只要将滑把上下拉动,腕表便会由时分秒标准腕表变成计时表,反之亦然。要实现这破格机械意念,制表专才Johnny Giradin及Franck Orny必须从源自瑞士侏罗山区的古老机械动偶(即机械人)技术中取经,变化当中呈现出无尽的奥妙。

一经“换脸”,Metamorphosis变身机械计时表:原来的银黑两色罗马数字小时盘气质古典优雅,变身计时表后以鲜红刻度圈及阿拉伯数字突显计时功能,但12时位的小时盘功能不变,中置秒针变成计时秒针,6时位升起的转盘变成1至31分钟刻度的分钟定时器,由表盘中央伸出来的固定小框突显当下一刻的累积分钟计时数字。分钟计时转盘的1至31格刻度绝非技术考虑,只因设计师含蓄暗示这位置亦是日期转盘的所在,佩戴者亦可以清楚看到两个转盘同时独立运作,分钟计时盘转动推进,日期盘半瞬间一天跳一格,此情此景叫人拍案叫绝。

Metamorphosis于泪滴形表壳现身,原为三针一线布局的规模指针式标准时计:12时位置为罗马数字小时盘、中置回拨分针的幅度横跨8时至4时,另有中置大秒针,6时位置为指针式日期显示。佩戴者只要将10时位置侧的拉把拉向8时位置,只消15秒左右,表盘即“变型” 为计时表。

识时难度:

Laeger LeCoultre Master Grande Tradition Grande Complication

传统上,能够称得上“大型复杂功能”的腕表必须包括三种复杂功能:其一提供天文信息,例如万年历;其二为发声系统,三问报时即是一例;最后则是增加一种或多种指针,通常作为计时之用,不过这也可以是任何其它复杂功能,例如,陀飞轮。 对全新的积家MGT Grande Complication大型传统腕表系列复杂功能腕表来说,这三种复杂功能不只是置入铂金表壳内的陌生元素,它们彼此的亲密互动,就好像诗歌般流畅:因为此表款的精髓在于通过腕表发挥天文时计的极致功能。表盘显示的是北半球的天相图,而飞行陀飞轮环绕表盘四周旋转所产生的律动,则是最流畅的驱动力。

这款腕表的精华之处,在于对腕表天文计时的经典诠释。把在表盘内不停转动的飞行陀飞轮作为动力,并描绘出精妙绝伦的北半球星空。陀飞轮不仅用来点缀星空历,还用来计算所谓的恒星日,而不是一般计时。恒星日比太阳日约少4分钟。

表盘上有黄道星座图,图的外层有一个旋转的小太阳,星座标记和月份标识环绕着星座图,用来显示标准时间,也就是平时我们常理解的太阳时间。

为了强调使这款腕表成为天文观察的完美工具而专门设计的天文功能,一个黄道日历被置于表盘外沿,上面的月份标识可以告诉佩戴者一年中任何时间的星座位置,万年历则用来管理计时系统。

识时难度:

Audemars Piguet Royal Oak Offshore Arnold Schwarzenegger The Legacy Chronograph

根据去年World Watch Report的数据来看,爱彼Royal Oak Offshore皇家橡树离岸型系列腕表是全球范围内“最受欢迎表款”的top 3,今年全新腕表承袭了皇家橡树离岸型阿诺明日之星计时码表的特征,其表圈及48毫米表壳中圈完全以陶瓷制作。腕表配备无烟煤色的人造纤维(aramid)编织表带,并附赠一条黑色手工缝制方形大鳞片鳄鱼皮表带。本身已经大热的款式再搭上阿诺・施瓦辛格的名人效应,限量发行1500只,估计订单早满了。

三个小表盘以及功能圈占据了表面的其余位置,包括9时位置的分钟计时、12时位置的定时器、3时位置的日期窗框以及6时位置的小时计时器。每一项功能都是超凡易见。

这款表醒目易读、同时配备实用性能及高精准度,因为佩戴者可能将要面对一个陌生、不友善的环境―人口过多的大都会、都市丛林、电磁波幅射网等。

经喷沙雾面处理的钛金属呈现无烟煤色,与黑色陶瓷共同打造和谐的美感。采用钛金属材质的部分包括固定八角形表圈的螺丝、按钮护桥、表壳左侧装饰配件、表底盖及标准表扣。

上一篇:在挥杆瞬间感受极致关怀 下一篇:击球后的送杆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