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改居:代际主体差异下养老观念探究

时间:2022-07-06 08:29:29

村改居:代际主体差异下养老观念探究

摘 要: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成为社会热点问题,探究村改居过程中代际主体差异下养老观念对推进我国养老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村改居过程中,由于受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等因素影响,代际主体之间存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村改居认同程度差异,导致养老观念出现一些重大变化:传统养老观念弱化、对政府和社会依赖性提高、日渐注重精神养老。代际主体养老观念差异对社会、社区、个人产生巨大影响,为此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培育社会养老服务功能、弘扬孝文化,促进我国养老事业发展。

关键词:村改居;代际主体;养老观念

根据国际规定标准,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主要表现为老年人口迅速增多。2006年老龄办的老龄化趋势报告,2001-2021年老龄人口将达到2.48亿,2021-2050年将会超出4亿。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主席关心的6件“小事”里包括人民养老问题。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同时,民政部部长黄树贤表示,将加快养老院建设,放开养老市场,全面提高养老院质量。民政部开展全面提高养老院质量的专项行动等等。这些说明我国老龄化趋势加剧,国家和社会越来越重视养老,而养老问题的有效解决对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转型对农村养老产生了巨大冲击。在目前广大的农村地区,家庭养老、土地养老、社会保险养老三种模式是基本的养老保障方式。例如:张正军,刘玮认为,社会转型对农村养老产生了巨大冲击,农村养老现行而有效的方式依然以家庭为主。同时,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基本建立了“统账结合”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制度框架,但还存在公平与效率的缺失。农村"新农保"的实施缩小城乡差距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本文以南充市华凤镇B社区为个案,将养老观念作为一个独立的分析变量,通过实地调研与运用社会学方法去探究代际主体差异下养老观念及其影响,以期有助于推动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对现实养老问题的切实解决。

二、村改居过程中代际主体养老观念分析

B社区在村改居过程中年轻一代赡养老人及养老相关问题的看法,将直接影响人们的养老实践行动。为了探求B社区村改居过程中人们的养老观念,2017 年 2~3 月小组组织进行了3次地区性问卷调查。在南充市华凤镇B社区范围内选取 180位居民作为受访人,有效问卷172份。问卷将人分为40-60和60以上两个人群,问卷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有以下发现:

(一)

1.“反馈模式”传统惯性理念延续,呈现弱化趋势

在B社区中,希望与子女同住的传统养老方式所占比例为48%,这类人群希望与子女居住在一起,希望帮助子女照顾孩子和得到子女赡养。其次,在养老方式中,希望自行料理的人群也有28%,可能主要是由于体谅到子女生活的艰难,怕与子女产生矛盾等原因。最应值得注意的是,希望通过养老机构养老的人群为13%,说明目前拥有这类想法的仅仅为极少部分人。在村改居这个背景下,大部分人群养老思想并没有跟上这个进程。从比例可见,居家与女子同住的“反馈模式”养老方式依然占据主导。而53%的居民选择不与子女同住,或13%选择养老院或12%选择社区养老,这些事实说明居家与子女同住养老的核心地位被削弱。

2.养老需求以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为核心,老龄一代更倾向于后者。

养老需求不仅受当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而且受社会历史文化习俗影响。穆光宗认为养老涉及经济或物质的供养、生活照料以及精神慰藉[9]。调查发现,B社区中52%和33%居民分别对物质需要和精神文化表现了极大渴求。36%的居民对“被关心”表示关切,其中91%的居民都是老年人。在调查后认为,村改居背景下B社区居民养老需求还是以物质和精神文化为核心,老年人更加倾向于精神方面尤其是家人的关心慰问。

3.养老方式仍以家庭养老为主,所占比重下降

当今社会中,养老方式日益多元化,而人们依然倾向于家庭养老和子女同住的养老方式。在“您比较倾向与那种养老方式?”的调查中,B社区中76%的居民受传统文化影响选择居家养老,其中48%选择与子女同住。25%的居民选择社会养老,其中13%选择养老院养老,12%选择社区养老。同时在表五中,56%的居民愿意与子女同住,44%的居民可能因为不想给子女产生过多负担、担心同子女之间产生矛盾、希望多一点给老年人交流的空间等因素选择不与子女同住。

三、村改居过程中养老观念差异带来的影响

随着B社区村改居的推进和不同年龄居民养老观念差异的存在,对社会、社区、个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包括积极方面,又有消极方面。通过文献梳理以及实地调查研究,具体分析如下:

1.推动城市化进程, 社会稳定

随着村改居进程的推进,城乡愈加一体化,提高了城市化水平。同时,农民养老观念中养老需求变化,尤其对精神需求的增加,推动了政府出台更多关于养老方面的政策,农民的养老需求得到满足,更加拥护和支持政府,这有利于政府统筹兼顾,便于相P政策能进一步实施,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2.养老服务行业迅速发展,代际和谐

随着村改居的实行,人们失去原有土地,失去了实实在在的农业收入,失去了“命根子”,容易产生担忧与顾虑。同时随着核心家庭的出现,老年一代与子女存在差异,极易产生矛盾。为了更好地满足养老需要,养老院、福利机构数量与质量迅速提高,相关行业跟随其后,推动了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同时大家也越来越愿意前往,因为这也有效地降低了矛盾产生的可能性,促进了代际和谐。

3.社区基层自治能力提高

实行村改居之后,人们由农民身份变为居民身份,居民的养老需求变化要求社区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更好地履行服务与管理职能。同时居民参与社区的管理事务,自身素质得到了提升,从而实现人的城市化。社区里的文化建设、基础设施等都逐步完善,多角度、多层次地推动着社区的发展,提高了社会基层自治能力。

四、对策建议

1.完善土地补偿制度,保护被征土地农民权益

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在未进行村改居之前,农民通过土地耕种实现自给自足。村改居过程中,国家通过土地征用使集体土地变为国有土地。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农民只拥有被征土地收益的5%-10%,绝大部分被政府、企业等拥有,失地农民没有得到足够的补偿。一旦补偿金用完,农民就基本失去了生活来源,只有依靠子女供给。若征地问题处理不当,常常引发大规模、。因此,国家应该改革现有的土地补偿制度,提供土地补偿标准,在涉及到居民赔偿款问题时,可召开民主讨论会,让居民参与其中,尽量给出居民满意的解决方案。同时按市场规则进行土地交易,邀请相关专家对实际的土地价值进行评估,根据现有市场对土地的需求量和土地供给量来决定被征土地价格,按接近市场价格来补偿农民。完善土地补偿监督机制,增强对土地征用过程中不正当征地行为的惩罚力度,保护被征地农民权益。

2.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建设

在村改居过程中,农民权益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同时,农民在养老方面越来越倾向政府的制度性支持。针对实际情况,政府应出台了相关通知与文件,对被征地人群养老保险做了较为系统的说明。鉴于我国目前的养老保险仍然是个人出资大部分,政府只承担小部分,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养老保险的财政投入,实现城乡养老保险投入均衡,健全养老保险运行机制,让农民体会到更多地实惠与便利。同时,政府应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实现城乡养老保障一体化。

3.培育社会养老服务功能,增强补助力度

在村改居过程中,代际主体之间对养老模式的选择存在差异。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居民会选择社会养老模式,单靠家庭养老已不能满足居民的养老需求。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应颁布了关于加快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文件,力图促进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同时政府应该加大对社会养老机构和家庭养老的补助力度,增强社会养老机构和家庭养老的自我发展能力,培训社会养老服务功能。针对目前养老机构数量不足,甚至绝大部分为商业性养老机构,收入较高的状况,应该在分析供需状况后,适当降低养老费用,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增大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的供给。例如:定期电影放映,为老年人提供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养老服务。

五、总结与思考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养老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的重点关注问题,解决养老问题已迫在眉睫。在村改居过程中,不同年龄群体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对村改居的认同程度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的产生是国家政策、社会转型的结果。

本文以南充市华凤镇B社区为个案,对B社区村改居过程中不同年龄群体的养老观念进行探究,由“点”到“面”。有以下发现:家庭养老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仍然占主导地位。其表现为:代际主体之间的互动仍然频繁;老人希望受子女照顾;接受子女经济帮助;帮助子女照顾家庭,分担负担。同时,代际主体对国家和社会的依赖程度不同。但总的趋势都是希望得到来自政府更多的制度性支持,希望政府和社会提供更多的物质产品和精神文化产品。同时,代际主体养老观念差异对社会、社区、个人产生的影响既有利,又有弊端,解决它们需要政府、社会、个人的共同努力。

最后,通过调查发现,在代际主体之间对不同问题的回答有明显差异,清晰地把握代际主体差异及差异下养老观念的变化对完善国家养老保障体系、推进养老事业l展具有重要意义。总体而言,我国解决养老问题是有希望的,前途是光明的。

作者简介:

张 滔(1997―),男,四川南充,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政治学与行政学;王思懿( 1996―),女,四川达州,大学本科,研究方向:行政管理;张莉 ( 1995―) ,女,四川隆昌,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政治学与行政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华师范大学2016年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村改居:代际更替主体差异下养老观念研究---以南充市华凤镇B社区为例”(CXCY2016103)的阶段性成果。

上一篇:不锈钢餐具(勺子)制品生产过程中开裂原因 下一篇:现代城市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