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丰县大屯乡万亩土地流转转来村民幸福生活

时间:2022-07-06 04:20:40

清丰县大屯乡万亩土地流转转来村民幸福生活

本刊讯 近日,在清丰县大屯乡雷家村万相农林公司种植基地,一望无际的果树郁郁葱葱,疏密有致的树叶随着微风翩翩起舞。树木枝头,套着纸袋的果实隐约可见,给人一种丰收的希冀。

基地负责人闫相文介绍,此处的100万平方米红梨是自2010年开始种植的,今年到了挂果的年头。在基地周围,他们又流转了400万平方米土地,待到了秋季,将全部种上红梨、紫葡萄、苹果、樱桃等果树。

种植基地实行“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公司与农户签订协议,提供种苗、奖补、管理、技术指导、产品收购等服务,产品由基地进行深加工。这将原来小而散的种植模式转变为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管理模式,实现“ 利用一个品种,创建一个基地,启动一个市场,带富一方百姓”的目标。目前,基地已带动300多户、 近两千人致富。

土地流转给大屯乡的群众带来了焕然一新的生活:原来因土地沙化,每季小麦只能收八九百斤,刨除各种种植成本,农民所获寥寥无几。土地流转后,万相农林公司每667平方米每年给农户相当于450千克小麦价格的租地费。此外,公司每年都要雇佣500至800名村民来管理苗木,劳务费为每人每天40~60元,户均年增收在8000元以上。闫现文说:“每年基地周围村民光挣工资都有100多万元,所以现在大家都忙着打工挣钱,过去那种没事儿打麻将赌博、吵架的现象都没有了,群众心气儿正了,邻里也和谐了。”

说起为什么要引进果树种植公司,乡党委书记谭清波表示,大屯乡是黄河古道,土地沙化严重,每年三四月份的时候,一刮风就沙尘满天飞,种庄稼的效益也不好。种植果树,一是能带动群众致富;二是果树能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对改良土壤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据闫相文介绍,前期种植的100万平方米红梨基地,经过合理施加鸡粪、花生饼、 豆饼等肥料,三年下来,原来沙化的土壤已经有颗粒状了,不再漏肥、 漏水了。

微风吹拂,望着挂满果实的树林,闫相文信心十足:“今年我们的基地就要有收获了。明年,我们将再流转666.7万平方米土地种果树。公司的目标是五年后流转3333.3万平方米土地,打造豫北乃至中原地区最大的红梨种植基地,带动更多的农民走上致富之路!”

上一篇:关于英语词汇教学“阶梯任务”的探索 下一篇:有安全,才有F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