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攻击的原因及对策

时间:2022-07-06 02:45:23

幼儿攻击的原因及对策

摘 要:幼儿攻击受个体因素及环境因素的影响,教师可利用故事培养幼儿的同理心,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指导家长科学育儿,以看动画片等方式帮助幼儿改善攻击。

关键词:幼儿攻击;原因;对策

幼儿攻击是指任何形式的有目的地伤害另一生物体,而该生物体所不愿接受的行为(Kaplan HI,1985)。早期攻击与成人期犯罪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幼儿出现攻击时,要有效地引导他们,避免此类行为恶化显得尤为重要。基于前人的研究,笔者将结合一线工作经验,探讨幼儿攻击的成因及对策。

一、产生的原因

学者们对攻击行为的成因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发现攻击的成因非常复杂,本文将从个体因素及环境因素两大方面阐述其成因。

(一)个体因素

1.生理遗传

研究者发现,母亲是罪犯的孩子即使被别人养大,同样也具有较强的攻击。大脑结构决定了某些个体的攻击性会比较强。

2.敌意归因偏差

敌意归因偏差指在情景不明的情况下,会将对方的动机视为有敌意的倾向,进而产生报复行为,它是引起攻击的重要原因。幼儿喜欢与同伴嬉戏,互动中免不了肢体接触,交流中难免有调侃的成分。但是,每个人对于肢体接触及语言调侃的承受力不同。有时,幼儿会因为对方无意中的动作或语言而被惹怒,误解了对方的无心之举,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幼儿会做出报复。而被误解的一方受到攻击,也会委屈地反击,原本嘻嘻哈哈的气氛变得紧张。这时教师若没有做出适当引导,则可能强化幼儿的攻击,让幼儿陷入攻击的恶性循环中。

(二)环境因素

1.专制型父母的影响

幼儿的攻击受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也比较大,专制型教养方式中的幼儿较易出现攻击。幼儿在家中事事得听父母的,不服从时还会受到打骂。这类幼儿在家受到来自父母的压抑,当他们到了自己有能力掌控的同伴中,便会通过攻击释放压力。

2.动画片的影响

班杜拉强调,人的很多行为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结果习得的,这些观察以心理表象或其他符号表征的形式存储在大脑,帮助他们模仿行为。有些幼儿对英雄型动画片非常感兴趣,他们会试探着模仿,若攻击受到同伴、成人不恰当的关注,那幼儿的试探就会被强化,也更易形成稳定的攻击。

3.争取关注

幼儿希望得到教师和同伴的关注,他们会想办法吸引教师和同伴的注意,如果方法不当,则出现极端的攻击。

二、改善的对策

针对幼儿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引起的攻击,教师可从以下四点帮助幼儿改善。

(一)利用故事提高幼儿理解能力

3~4岁的幼儿有自我中心的心理特点,幼儿观点采择能力也较弱。教师可通过幼儿喜闻乐见的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别人的想法。听故事时,幼儿仿佛化身为故事主角经历故事的全过程。故事可帮助幼儿理解不同角色的心理活动,慢慢地将经验迁移到交往中,理解他人不同的观点,避免出现过多敌意。

(二)提高幼儿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较弱的幼儿往往不知道如何与人交往,于是采用极端的方式引起他人的注意。对这类幼儿,教师一方面应给予更多关心,如挖掘其优点并在集体面前表扬他们,让他们越来越自信。另外,也应让他们明白攻击的自然后果,并知道获得关注的正确方法。如,通过某次攻击发生后的自然后果,帮幼儿理解“你打了别人,你将失去一个朋友”。当幼儿发生攻击时,清楚地告诉他:“如果你想要大家更喜欢你,可以试试先和小朋友一起商量。”让幼儿明确地知道只有做得好,大家才会给他更多关注。教师还可以总结几句简短易记的话,比如:“手是用来拥抱的。”“相亲相爱一家人。”当幼儿出现冲突时,这些话可以提醒他们及时自我反省,及时道歉。而得到同伴谅解的幼儿会感受到大家的爱与关心,攻击也会慢慢减少。

(三)指导家长科学育儿

专制型的家长同样需要教师更多的关注,教师应让家长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方式对幼儿的影响,争取家长在思想上的配合,说服家长不打骂幼儿。此外,还应向家长了解在什么情况下他们会打骂幼儿,为家长提供替代打骂的有效育儿方法,减少家长在育儿过程中的挫败感。另外,密切关注幼儿在园表现,向家长反馈幼儿的进步,让家长对幼儿越来越有信心。

(四)同看动画片

目前流行的奥特曼等电视对于幼儿攻击影响很大,教师可以每天抽出15分钟与幼儿同看动画片,帮他们了解奥特曼并不存在。看动画片时,与幼儿谈谈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错的。引导幼儿关注奥特曼关心、保护别人的优点,并将这个优点用到生活中,幼儿做到就及时给予鼓励。此外,教师还可组织幼儿看《西游记》等经典中国神话,让幼儿接触更多神话故事,慢慢减少对奥特曼的崇拜。

总之,教师应帮助幼儿改善攻击,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周围的世界,更友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1]苏生.对2~7岁儿童攻击行为的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2]程曦.电视对幼儿攻击的影响与对策[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0.

[3]叶平枝.幼儿攻击游戏矫正的倒返设计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

上一篇:贴着课文教语文 下一篇: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