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青春期精神分裂症症状与其个性的关系

时间:2022-07-06 01:40:59

试论青春期精神分裂症症状与其个性的关系

【摘要】 不同年龄阶段可能有不同的心理问题, 青春期正是心理、生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亲子关系、同学交往、学习压力、性的萌动等诸多方面的困惑, 必然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进而形成不同的个性特征。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发率和致残率很高的重性精神病。有报告约半数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病前具有胆小、话少、敏感、孤僻、好空想、消极、冷漠等性格特征 。病前性格有明显缺陷的预后差。而青春期首发的分裂症患者, 其个性特征与其阳性症状之间是否存在一定关系, 其阳性症状会受那些因素的影响, 尚未有定论。本研究采用常用的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 ) (成人版)、阳性症状量表对在青春期首发的分裂症患者进行评定, 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青春期;精神分裂;个性

【中图分类号】 R74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8231(2011) 08-0712-02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全部为阳曲县安康医院在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期间住院的患者。

1.1.1入组标准(1)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关于分裂症的诊断标准;(2)年龄在16―18岁;(3)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4)能理解并配合完成量表检查;(5)征求家属或监护人意见签署知情同意书。

1.1.2终止研究标准:(1)量表未完成而自动出院;(2)监护人要求终止研究。

1.1.3一般资料入组229例,因自动出院而未完成调查27例,实际纳入统计研究202例,男133例,女69例。其中初中生82例,高中生120例。16岁68例,平均受教育年限(9.01±1.28)年。17岁51例,平均受教育年限(8.98±1.12)年。18岁83例,平均受教育年限(9.05±1.08)年。均为有效测卷。

1.2方法

1.2.1工具(1)采用研究者根据本研究特别编写的一般情况问卷,该问卷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父母关系、亲子关系、同学关系等,共分22项。采用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完成。(2)艾森克个性问卷(成人版)共88项,分为内外向(E)、情绪稳定性(又称神经质,N)、精神质(又称倔强性,P)、掩饰性(L)4个因子,E分越低提示性格越内向,N分越高提示情绪越不稳定,P分越高提示精神质(即倔强性)越严重,L分越高提示掩饰性越强。(3)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共34个条目,4个分量表,分为六级评分(0―5分),分别为无、可疑、轻度、中度、重度、极重。要求入院时,即进行测定。评定的时间范围为最近1个月的表现。除了对患者进行临床精神检查外,还从其它方面收集资料,例如直接观察患者、家属的反映、护土的报告及患者自己的申述。如个别不暴露思维内容的,可延后。但1周内需评定完毕,否则不再纳入研究。阳性症状量表评定时间为45分钟到1小时。

1.2.2统计方法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均输入电脑,采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方法包括相关性分析,多因素分析。

2结果

2.1阳性症状与个性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以艾森克个性问卷中的内外向标准分(ET)、精神质标准分(PT)、神经质标准分(NT)、掩饰性标准分(LT),与SAPS中的幻觉总评分(E7)、妄想总评分(E20)、怪异行为总评分(E25)、阳性思维形式障碍总评分(E34)、分量表综合评价总分(E35)、阳性症状评定量表总分(E36)作相关性分析。

2.2多因素分析以阳性症状评定量表总分为因变量,以一般情况问卷中的22项因素以及ET、PT、NT、LT作为自变量,在a=0.05的水平进行多因素分析,发现有5个因素进入回归方程,按照标化回归系数排列依次是童年期疾病、神经质、受教育年限、亲子关系、性别。说明排除其他因素该5个因素依次是影响阳性症状的最重要的因素。有童年疾病、神经质标准分越高、受教育年限越长、亲子关系越差、女性病人越容易出现阳性症状。

3讨论

3.1精神分裂症既可产生阳性症状,也可产生阴性症状,而阳性症状往往使患者具有更大破坏性,影响家庭和社会的安定。何种个性特征容易导致阳性症状的出现,以往未见报道。有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精神症状变化的同时心理理论能力也在发生着变化,且心理理论能力和精神症状存在着显著相关,说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理论损害可能是一种疾病状态标志。青春期正是心理和生理都发生明显变化的非常时期,而心理的不稳定性往往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神经质高的人情绪不稳定,易激惹,以自我为中心,过分自信,虚荣心强,狂热而冷酷。求生欲望过于强烈,内省力过强。将专注力指向生命安全,过分关注自身的体验或不适。患得患失,犹豫不决,常推迟或避免作出决定。常有不安全感,喜欢穷思竭虑。本研究发现神经质与阳性症状量表总分、分量表综合评价总分、幻觉总评分均为正相关,说明神经质越高的患者阳性症状越明显,幻觉越常见。这与其求生欲望过于强烈、将专注力指向生命安全、常有不安全感等个性特质相一致。

3.2在多因素分析中,发现亲子关系、神经质、童年疾病、受教育年限、性别是影响分裂症阳性症状的重要因素。有报道随着年龄的增加,阳性症状有增加趋势,但在本研究的多因素分析中,年龄因素却未进入回归方程。这可能与本研究所选病例都是16―18岁的青春期患者年龄跨度小、已接近成人有关。本研究发现亲子关系越差的,其阳性症状越明显。郑成畴等也提出青少年分裂症亲子关系差的家庭明显多于正常青少年的家庭。这种家庭内部的不协调以及亲子关系紧张,都会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性格的形成,在患者成长过程中可能起到潜移默化的示范或强化作用,使易感素质增强。童年疾病常常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从而使其过分关注自身的体验或不适,出现不安全感,心理压力大而出现情绪不稳定、喜怒无常、易激惹、失眠、忧心忡忡,情感极不稳定进而出现神经质高的结局。在这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下,受教育年限越长,越容易思虑过多,患得患失,过分的追求完美,加重神经质的个性特点,导致性格缺陷。而性格缺陷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同时,也印证了张培新关于青少年分裂症的精神症状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而增多的观点。本研究还发现女性较男性更容易出现阳性症状,提示青春期女生的心理困扰较男生多。这可能与女生更早地进入青春期、更在意自己的外貌、对升学及就业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在面临烦恼和挫折时,心理更加脆弱有关。鉴于上述原因,笔者认为在青少年的成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家长更多的关心和呵护,父亲对子女少一些粗暴的惩罚,母亲多一些关心与理解,教师要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教育青少年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这样才有利于青少年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有利于预防和减少精神疾病特别是精神分裂症的发生。

必须指出的是,本研究只针对青春期分裂症患者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研究,受样本例数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其结果必然存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待今后扩大样本以进行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郑占杰,王冠军.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精神医学杂志,2008,21(6):420.

[2] 湖南医学院.精神医学丛书第二卷(临床精神病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300.

上一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急救与护理 下一篇:显像仪器和检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