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的爱恨 第10期

时间:2022-07-06 10:34:10

摘要产生毒素是保证植物在自然竞争中能够生存下来的一项重要策略,火是人类的一项重要发明,火的高温可分解植物中的很多毒素,由此,人类在进化中获得了一个重要优势。随着科技的发展,火的产生方式趋于多样化,有些可燃烧物体中的有害物质进入了食物、火产生的极高温度将食物中的成分变成了有害物质,人类的身体健康又为火所害。

关键词进化;火;毒素

中图分类号:F407.7

火的发明和使用曾经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至今在多个民族中仍然保留着对火的崇拜,如炎帝的称号即与火有关,在古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为人类偷得了火种而造福人类,主神宙斯因此狠狠地惩罚了普罗米修斯。

火可使毒素分解,因为基本上任何生物都是有毒的,那么毒从何来?这得从进化说起。任何生物都是通过生存斗争进化而来的,生存斗争在同种和不同种生物之间(如人类与虎豹豺狼、瓜果菜蔬、细菌病毒等之间)进行,斗争过程或缓和或激烈,但最终目的都是让自己的子裔延续下去。通俗一点来说,耗子不是天生让猫吃的,植物也不是为牛羊而生的,二者为了对付天敌而进化出了应对措施。耗子嗅觉更加敏感、行动更加谨小慎微、跑得更快,以逃脱猫的追杀。植物不能行走,也产生了巧妙甚或是更加毒辣的措施:使块茎隐蔽,使果壳坚硬,使种子、茎叶带上毒素。产生毒素是植物对付天敌的一种普遍策略,基本上所有的植物都产生毒素,只是毒性大小不同,园艺书上所列的有毒植物只是较厉害的几种。研究表明,当大豆、花生、绿豆、甘薯、胡萝卜等作物受到真菌侵染时,其代谢发生改变,会产生对细胞松弛素类物质以对抗真菌的侵染,这些物质同时会对动物造成潜在的毒性。需要提醒的是,作为香料的八角、茴香、花椒等实际上是植物为驱逐害虫而进化出来的防御性物质,即也是毒素。动物身上也有毒素,这些毒素有的来自于所吃掉的植物,有的是自身产生的用于抵御天敌的毒素。

未成熟的果实是有毒的,因为此时的种子尚未成熟,如果这个时候被吃掉是不利于繁衍后代的;但种子成熟后,果实也随之成熟了,其毒性大大降低甚至消失,口感软甜,在这个时候被吃掉,有利于种子的散播。种子常常是有毒的,因为种子的有无是决定生殖的关键因素。我们现在所吃的小米、大米、小麦、玉米、黍子、大豆、绿豆、黄豆等粮食的毒性是很小的,这全赖于勤劳的祖先在万余年时间内的人工选择,即使如此,生吃仍然是危险的。花蜜曾经认为是一种很好的滋补品,但事实是花蜜里有毒素,原因是这样的:花蜜是用来吸引动物帮助其传粉的一种手段,有些动物确实是在吸食花蜜的同时传播了花粉,但有些动物只吸食花蜜而不传粉,那么花蜜中的毒素能让前一种动物耐受,而对后一种动物就不能耐受了,被这种毒素给毒倒了,这样就达到了传粉的目的。

火的使用使人类的食物成分得以极大改变。通过火可对食物蒸煮、烹煎、烧烤,蒸煮的温度就是开水或水蒸气的温度,即100℃;烹煎的温度在300℃左右;烧烤(木炭火)的温度约在1200℃。因为火所产生的高温可以将食物中的毒素分解,使人的体质得以大幅增强,人类在自然界的生存能力得以大幅提升。在大豆、菜豆、刀豆、豌豆、蚕豆、花生、土豆等中含有凝集素,如果生吃,凝集素与肠道上皮细胞结合,造成腹泻,抑制营养物质的吸收。凝集素属于蛋白质,只需经过蒸煮,就可以使凝集素变性而失去毒性。在豆类、土豆、茄子、洋葱等中存在蛋白酶抑制剂,生食这些东西会抑制蛋白质的吸收,这些抑制剂也是蛋白质性质的,经过加热,可以使大部分抑制剂失去活性。在多种蔬菜和海产品中含有维生素吸收抑制剂,经过加热可将大部分有害物质去除。此外,在轻微损伤的甘薯中含有甘薯黑疤霉酮,可产生一定的毒性,这些毒素在普通烹调条件下很稳定,但经过微波或烘烤处理后,大部分甘薯黑疤霉酮都被分解掉了。

火的使用使先民的体质得到了极大提高,很好地适应了自然环境。但站在进化的角度来看,没有绝对安全的食品,要想科学地成就健康,最好从进化中获得智慧。牛羊马驴都是草食性动物,但没有因为吃草而中毒的,因为这些动物在自然条件下从不会只吃同一种植物或在同一个地方吃饱,这样可以减少同一种毒素在体内的过多积累。同样,儿童不爱吃蔬菜也是基于同样的原理:避免毒素积累,经过多年人工选择的蔬菜的毒素已经不足以致人以疾病了,但它仍作为进化遗迹保留了下来。所以,要想保持健康,应该使食物多样化。有很多减肥食品就是根据这一认识制作的,这些减肥食品用很单一的食材制成,久而食之,由于毒素的积累,人们的胃口就下降,以此减少能量的摄入。

现在流行的有机农业产品也不是完全健康的,只是在栽培这些作物时没有使用合成的肥料和农药,但植物体上仍然存在天然毒素;此外,在防止病虫害时,用的是其它植物产生的毒素来消灭病虫害,那么残留下来的毒素对人仍是有伤害的。

时至今日,人类使用火的技术很发达了,但对火的使用好像过了头,不但使用火的频率增加了、火的温度升高了——蒸煮用得少了,烧烤、油炸、烹煎用的多了,而且更重要的是,能产生高温的物质也多了。烧烤食品是由碳燃烧产生的火制成的,食品在经过烧烤处理后会产生苯并芘等多种致癌物质,据测定,在一只鸡腿里的苯并芘含量相当于60只香烟。实验表明,将苯并芘涂在兔子耳朵上,到40天时,兔子耳朵上出现了肿瘤。苯并芘是一种新出现的物质,是在不充分燃烧木炭、煤、石油、煤气、液化气、天然气、塑料等物质时产生的,烧烤食品中的苯并芘即来源于此。人类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还没有进化出对苯并芘的适应性。食用植物油主要是顺式不饱和脂肪酸,这种脂肪酸是人体所需要的,但在沸腾状态下变为反式饱和脂肪酸,这种脂肪酸可升高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增加胆固醇的风险。此外,淀粉类食品经过油炸之后会产生丙烯酰胺,而且温度越高,丙烯酰胺的含量越高。丙烯酰胺摄入体内后可影响神经系统,长期小剂量摄入会导致嗜睡、情绪波动、记忆衰退、幻觉和震颤等症状,动物实验表明:丙烯酰胺使动物患生殖系统癌症。

上一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下一篇:探究如何让现代语文教育充满人文精神